MBUSA wrote:看看這台車的動力與鋰電,再看看和泰車在臺灣所販售的“同級車”的動力、電池配備與售價,也難怪和泰車一年可賺約三個股本。 照你這說法三菱 日產 馬自達 福特為什麼沒有在台灣也大賺?畢竟對比上對岸的車和價錢台灣的車價隨便都是吊打人家的高價吧??
不是什麼秘密啊就是廠商不要偷工減料. 做事要實在, 認真檢討客訴壞掉的零件. 才有機會賺大錢怎麼這樣說呢? toyota不就是贏在妥善率?之前我N牌車開到十五年,就撐不下去不想修了, 別人T牌18年20年路上跑的一堆.雖然是叫同級車, T牌也許沒有花俏的東東, 但它壞掉的機率就是比別人小.再講一個例子, N牌水箱八九萬就壞, 換下個水箱仍是八九萬壞. 還號稱雙排的. 家人的T牌開到25萬還沒換過.其他品牌若想跟T牌一樣賺錢的話, 先從妥善率著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