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在台布局Hybrid油電車市場的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於今日(3/20)宣告將以「專案引進」旗下最新世代的氫燃料電動車Mirai,並預計在今年4/12~4/15於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中展出實車!

Toyota長年耕耘油電科技已是眾所皆知,近年來也將發展技術轉往時下流行的電動車市場。於2021年底舉辦的全球電動車戰略活動中,社長豐田章男更親自宣布將在2030年前,投入八兆日圓(約新台幣1.9兆元)開發全產品線電動車,並推出多達30款電氣化產品,加速碳中和進程。而在台灣,總代理和泰汽車也積極引進新能源車款,包含Toyota及Lexus兩大品牌都具備為數眾多的油電車,以及近期加入銷售行列中的電動車如Toyota bZ4X和即將在第二季登場的Lexus RZ 450e;如今就連眾人相對陌生的氫燃料電動車也將準備抵台,看得出和泰汽車推動淨零轉型的決心。

相較於鼎鼎大名的油電車Prius,Mirai這個車名可就比較鮮為人知。漢字寫作「未來」的Mirai是豐田集團於2014年發表的全新車型,也是世界上第一輛實際商業販售的氫燃料電動車。顧名思義,既然是電動車,驅動Mirai的動力系統依然是電動馬達,但背後仰賴的電力來源並不是靠外部充電,而是氫燃料。其原理是以氫氣與氧氣在燃料電池中產生氫質子與電子,此時電子就會沿著外部電路產生電力驅動馬達,氫質子與氧氣結合後產生水分排出車外。在眾多低碳運具當中,若以車輛生命週期觀點評估,氫燃料電池電動車不僅沒有一般電池電動車因大電池生產及報廢回收造成的碳排放與其他汙染物,又具備行駛過程零碳排放的優勢,是達成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電氣化車款之一。

第一代Mirai曾在日本、北美及歐洲等地販賣,甚至也在2016年於高雄市舉辦的氫能城市論壇中以展示用途名義亮相,但當時並無任何在台上市的規畫。這回採專案引進的Mirai則是在2019年東京車展首演的第二代新車,最大變革就是改採TNGA-L後驅平台打造,車格尺碼更是放大至4.9米的級距,外型也朝向大型運動房車看齊,一甩過去古怪前衛的模樣。另一方面,第二代Mirai在底盤中央、後座下方和尾廂底部分別安裝三組壓縮氫氣槽,總容量達141公升,氫燃料電池組則置於車頭。位於後軸的電動馬達可帶來182hp/30.6kgm的最大出力,官方表示加滿氫氣後的最大續航約落在750公里。此外,與一般電池電動車相比,於加氫站填補氫氣只需3~5分鐘就能完成,如同傳統燃油車加油一般迅速。

氫燃料電動車於歐美、日本及韓國等地區其實已有許多營運實績,2022年全球氫燃料電動車銷量也突破兩萬輛大關,儘管和龐大的電池電動車大軍相比仍屬小眾,但成長性指日可待。而在台灣,氫能同樣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也是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政府預期氫能可使2030年低減6,877噸年排碳量,並於2050年達成1,750萬噸年減碳量,目前則規劃在今年提出氫能載具示範計畫和建置加氫站。為此,和泰汽車也與國內工業氣體廠商聯華林德合作,除了以專案方式引進第二代Mirai之外,聯華林德也預計將在台南樹谷園區完成加氫站的建置,並於2024年年初正式展開始營運計畫,攜手和泰汽車邁出氫燃料電動車在台灣的第一步。至於專案引進的詳細內容官方尚未公布,有待四月中的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再為大家帶來進一步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