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哈囉大家好,許久不曾在Mobile01上發表文章,這次很榮幸獲得評選,有這個機會能夠來試駕全新大改款的ALL NEW RAV4。在參加活動說明會前幾天,小弟就先到了住家附近的Toyota展間,來了解全新RAV4的改款重點,回到家中之後,拜讀Mobile01汽車編輯與觀賞各大汽車媒體Youtube影音平台,都有非常詳盡的介紹與解說,也對這款新車有了多一份的了解。

《活動說明會》
小弟在前幾年很熱衷參與汽車試駕活動,不得不說這一次真的感覺倍受禮遇,除了官方有詳盡的投影片解說之外,並且讓每一位參加者有機會可以面對面討論和交流。在這邊還是特別感謝Toyota南港旗艦展示中心,提供良好的說明會場地與一些精美小禮物和餐食,真的是十足誠意。但很可惜當天因為下班直接前往會場,沒有攜帶相機在身上,抱歉就無法提供照片了。

《外觀》
這次我所分配到的車款等級是 : RAV4 2.5 Hybrid 4WD 旗艦款,第一眼見到全新RAV4,給我的第一印象就變得粗曠許多,視覺效果上讓我覺得是不是車身尺碼變大!?但仔細看了新舊兩款的比較之後,其實車身尺碼相差不多。
新款-> (長4600x寬1865 x高1685mm)
舊款-> (長4605x寬1845 x高1715mm)

車頭由許多多邊形的設計元素所組合而成,感覺線條豐富,並且延伸到引擎蓋雨水護罩,連成一體十足霸氣。

除了全車系標配的AHB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之外,Hybrid車型,配置了 LED Bi-Beam 頭燈組,將遠近頭燈整合之外,並且有LED定位燈的功能,看起來是不是炯炯有神!?

而尾燈的部分採用全LED的設計,除了提供安全的警示亮度之外,外型設計也跟前方車頭呼應連結,採用多邊形設計。

而車尾下方飾版則採用防刮塑料件與原車車色做搭配,雙邊單出的排氣管,呈現與已往不同的越野動感。

車側的部分,我總感覺有點LEXUS車系的影子,不過畢竟系出同門,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輪拱的部分採用防刮材質,輪框採用五幅式18吋鋁圈,有些許放大效果。

輪胎則是搭配Bridgestone Alenza尺寸225/60/18。

而Hybrid車款特別在葉子版與車尾部分多了字樣設計,當然也少不了藍底廠徽,這可是所有Toyota Hybrid車系的共通點。



車尾因為是四輪驅動車款,多了E-FOUR字體。

《內裝》
對於上一代RAV4內裝,我個人會覺得塑料感頗重,只能用務實簡約來形容。但這次全新大改款的RAV4,與家族其他成員New Auris or New Altis,類似的中控台配置,增添了許多設計感與時尚感,加上儀表板上方的軟質塑膠包覆,這可是車主每天視線的必經之處,縱使平常不會一直用手觸摸,但看起來質感上乘,也是一種賞心悅目。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

左側轉盤可控制MID儀表板切換、音響與通話系統。

而右側則是ACC系統按鈕與車道偏移系統,在加上音樂曲目前後調整控制。

此車款搭載了E-CVT變速箱,左側上方為電子手煞車、AUTO HOLD,下方則為TRAIL與行車模切換旋鈕&EV MODE按鈕。


標配七吋多功能顯示MID儀表板。

左側為Hybrid (動力、節能、充電)狀態顯示。

右側則為油量以及水溫表。

中間時速表以及匯整車輛控制銀幕。

中央的大型銀幕,就是現在網路上討論相當熱烈的車美仕系統,至於很多網友詢問為什麼不使用日本原廠主機,而是要使用這款? 原廠在說明會時的回覆是: 能夠更有效率的提供車機更新速度。

360度環景攝影,倒車檔或是停車熄火時,都會自動顯示,對於周邊環境了解很有幫助。

雙區恆溫空調顯示銀幕,下方則是雙前電動加熱椅 & 循跡防滑系統控制按鈕。

搭配螺紋式的旋鈕,增添些許運動氣息,

《車內空間》
RAV4大部分的主要客群,應該還是以家庭為主,所以車內空間與置物空間,就顯得格外重要。

排檔桿後方的飲料杯架,底層還有花紋設計。

雙層中央扶手,內含一組12V電源。

手套箱的空間不算大。

上方凹槽則可以放一些車內小物,底部設計有增添摩擦性,防止東西掉落。

前方座椅表現,以小弟友人176公分的身高而言,絲毫不會感受到侷限,且椅面寬度舒適,腿部支撐性也很好,搭配寬闊的視野角度,即便面臨長時間駕駛,也不會感受到過於疲勞。

後方座椅表現,因為軸距加長的關係,乘客可以擁有很好的膝部空間與頭頂空間,椅面的支撐性也相當好,後背的角度也不會過於挺直。


後車廂表現,可6/4分離傾倒,在標準狀態有580公升的容量,對於一般小家庭而言,可以應付大部份需求。

可以開啟前段的全景式天窗,是我很喜歡的配備。

《動力與底盤表現》
2.5升4缸自然進氣Dynamic Force引擎,搭配了第四代的Hybrid系統,與LEXUS ES300h是同一套系統,可提供綜效222P的馬力。

原本當初的規劃是想體驗一天環島,無奈東部天氣預報降雨機率高達80%,擔心使用與TOYOTA租借的車輛萬一發生狀況,會造成不便與困擾,所以臨時改了行程,改前往北台灣與中台灣體驗不同路況的行車感受。

這次的體驗重點,當然還是TNGA底盤,嚴格來說它算是一個模組化的平台,又細分為GA-C、GA-K、GA-L & GA-B,這種分別提供不同尺碼車型所搭載的底盤。簡單來說就是共享零組件,可以減少開發成本與互通性高的優勢。

而我們這次所駕駛的NEW RAV4則是與CAMRY、LEXUS ES300h這幾款家族車型,所使用相同的GA-K底盤。

《試駕體驗》
滿懷期待地來到文山營業所,領取陪伴我兩天的ALL NEW RAV4。

順利在文山所取車之後,先在市區行駛,因為電動馬達的輔助,感覺起步油門很輕快,一路沿著國道前往林口,在高速公路的加速表現相當流暢,已經開習慣渦輪車將近十年的我,對於RAV4而言,雖說加速沒有渦輪車來的直接,但確實比以前對於一般NA家庭用車的印象,有了很大幅度的改觀。

這是由於分配到的是RAV4 2.5 Hybrid 4WD 旗艦款,車身上多了一顆電池,車重應該比起一般的RAV4更重,可能也會間接影響配種比,加上有四輪驅動的輔助,以及懸吊前麥花臣、後雙A臂的配置之下,在平穩高速公路道路而言,自然不會有"開船"的感覺,但怎麼可以就此放過體驗的機會,山道體驗才是真正的精華所在,隨意找了一小段山路,試著將速度提高一點過彎,雖然說休旅車重心本來就比較高,對於過彎極限與給駕駛者的不安定感本來就會比較強,不過RAV4本身的目標族群應該還是家庭為主,應該很少車主是為了跑山路而選擇購買RAV4。所以我們站在家庭休旅車的角度來說,RAV4的山路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對於駕駛者與乘客而言,舒適度與穩定度都相當好,我想這才是這個產品的主要訴求。

《體驗ACC系統》
這個ACC系統,無論在認知上的半套或是全套,其實在很多論壇都有熱烈的討論,在說明會上也有其他參加者大大,直接向原廠提出為什麼不搭載全套的疑問,而原廠的回覆還是要考量台灣的用車情形與路況,所以這部分小弟就不再另外評論與闡述。
小弟目前本身自己或是家人所使用的車款,都沒有ACC系統的配置,所以應該算起來是第一次使用這個系統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第一次使用難免有點緊張,找了一段車少的濱海快速公路,準備來體驗看看。

經過設定與前方車距後,啟動ACC系統。

我的感想就是,很順!很流暢!,不經感嘆現在科技真的太厲害了,無論是前方車速減緩或是增加,RAV4的跟車系統都能以和緩的方式變更車速,加上車道偏移的修正系統,面對長時間的路程,可以有效減少駕駛的負擔。
但我比較好奇的是,假如前方有車子突然切入煞停,ACC系統有辦法精準判斷嗎? 在試駕的過程中,遇過一次類似的情況,但我還是忍不住自己用腳踩下煞車,不敢賭哈哈哈。

《簡單心得感想》
簡單用兩個字來形容這台ALL NEW RAV4,就是【進步】。
在參加試駕活動之前,到住家附近的展間與業務人員聊天,聽說接單早已經破萬,而最快車子都必須等到六月份才能交車,與RAV4 2.5 Hybrid 4WD相處了兩天,無論是外觀的更加霸氣,與內裝配備質感的提升,加上電子輔助配備與安全防護系統的提升,都能感受到TOYOTA現在真的很不一樣,相信未來這款車肯定在路上能見度一定很高。
當然任何車子都不是完美的,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期待,但能符合大多數消費者胃口的車款,我想那就是成功的車款。
不過我還是小小抱怨幾個缺點 :
1. 汽車通風椅的聲音真的很大,開啟幾分鐘就想立刻關掉。
2. 車美仕主機導航很好用,操作也很直覺,但假如切換音樂與導航速度頻繁一點,還是有點卡卡的,在這兩天有遇過兩次當機的情況。
3. 不太明白駕駛座手把控制後照鏡角度與中控鎖的按鈕,為什麼夜晚沒有燈光配置? 還是我拿到的這台車壞掉了?

《秘境攝影》
在先前我曾經在01 & 我的個人粉專發表過這篇文章 周周純分享-汽車攝影景點分享 & FACEBOOK粉絲專頁,如果要說是秘境,應該就不去自己曾經在網路上發表的地點,但很可惜天氣的影響,無法順利環島,否則台灣東部應該可以拍出更多美景,接下來就跟我一起欣賞RAV4的美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