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就是30公里以下自動解除ACC後就將車子的操控還給駕駛人了.在影片 14分20秒 到 14分50秒 可以看到demo
其實我覺得這樣很危險,假設狀況: 在高速公路上駕駛90公里開啟ACC跟著前車,前車加速減速只要不要低於30公里的情況下台灣這套沒有全速域的TSS2.0 ACC都會跟著加速減速沒有問題.但是在習慣這樣的駕駛模式時前車如果減速到30公里以下電腦就解除ACC也就是說跟車不會跟到全停,接著就是駕駛人要馬上介入去控制煞車跟油門.那要是駕駛人沒有介入踩煞車那是不是就是撞上去了?還是這時候AEB會介入,來個急煞? 要是AEB介入來不及呢? 撞上? 就我的看法ACC被解除後就算到AEB介入總會有時間上的耗損,這段時間可是很寶貴的.
AEB介入後急煞被後車追撞的風險也大幅提昇.為什麼就不能運用『全速域』跟車的科技在安全穩定的速率上將車整個煞到全停.如此沒有因為被解除ACC後駕駛人反應不及追撞前車的疑慮,也同時降低被後方車輛追撞的風險(假設AEB介入急煞).
總之,Toyota給這樣半套的ACC,說真的非常不乾脆,一套好好也已經成熟的系統偏偏不用,又要等到改款才要加上去.
全速域是趨勢,將來一定會有的.就是這麼不想把安全性的提升一次做好.
還說什麼因為給半套ACC這樣可以讓駕駛人提高注意力這種歪理,說真的就我聽起來就是幹話.
就同一支影片提到Honda CRV已經有全速域ACC. Ford Focus 四代也有了. 馬自達就我了解也有全速域.
對於行車安全的配備Toyota總是慢人一步.市佔率第一,卻是這樣回報消費者.實在無法認同.
我的標題是刻意寫的聳動一點,只是希望能夠引來更多人的注意與反應,促使Toyota 將安全性的配備盡快補齊.
=====以下為發文後24小時內已經達到2.5萬的點閱以及將近100個回應 更新日期3/13=====
各位的每一個回文我都看過.首先謝謝認同我的網友.
有部分回文有意無意的引述要求全速域是因為駕駛人不想專注於路況、想偷懶、沒有全速域就不會開車、或是用全速域就是三寶等言詞.這樣的言論我就就不一個一個回覆.統一回覆如下:
1. 有全速域ACC是世界各大車廠造車的趨勢,因為這是一套可以讓駕駛過程更安全的系統.第一減少駕駛人疲勞,第二降低因為人為疏忽的追撞或碰撞事故,第三用電腦控制消減人為的錯誤所產生的事故機率.全速域只有加分.
如果有人還是抱持著想把全速域ACC跟不注意路況還有不想專心開車劃上等號,那是不是緊急煞停AEB也最好不要有因為「駕駛人本應該專注路況」,駕駛人絕對不能疏忽追撞前車,或是沒看到從路邊衝出的小孩,突然切入的機車而發生碰撞.所有增加安全的輔助系統都不應該有呢? 只因為 「駕駛人本應該注意路況」 這句話。這句話基本上是廢話,誰不知道啊.重點在於有安全輔助的系統當然是越多越好,怎麼會有人把將安全輔助系統做齊全牽扯成就是駕駛人不想專心開車,不想注意路況.真的建議這些人去開沒有電動方向盤,沒有電動窗,沒有安全氣囊的車.因為所有的輔助對你們來說都只是讓駕駛人更不專心在開車.
2. Toyota 在台灣未來勢必會導入全速域ACC的,那當導入那天,是不是Toyota 成為讓駕駛人不專注在開車的幫兇了呢?
而且全世界其他車廠有生產全速域ACC的車廠,將這些車賣給民眾都是讓這些駕駛人可以在開車不專心?
更不用說在美國跟歐洲TSS2.0 已經是全速域ACC.我只想說為什麼台灣明明可以導入更安全的全速域為什麼不做呢.
3. 再說一次 Toyota 說 『沒有給全速域ACC是因為要讓駕駛人更專心在開車』.這樣的說法我真的是要吐了,好噁心啊.
商業利益與駕駛人安全的選擇上,選擇了商業利益,有錢賺最重要,對Toyota來說.這種言論本應該遭到所有人的譴責,沒想到還有人附和.就我看這樣的做法只是留後續改款時給消費者有升級的感覺,就是為了賣更多車嘛,講的冠冕堂皇,真的聽不下去.
作一個比喻也不知道適合不適合,如下:你去工作然後老闆少發薪水給你,然後跟你說,這是為了讓你將來更努力工作喔.好像有幾分相似.
4. 再次呼籲台灣Toyota 將安全的配備盡快補齊給台灣的消費者,讓購買你車輛的消費者有高更安全的駕駛過程.在台灣你是市佔率第一名的車廠,和泰每一年都賺了兩個股本左右,不是要你做慈善機構,但是你已經那麼賺錢了,回饋給台灣社會吧,不要在只有獲利最大化的考量,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你有心照顧消費者,消費者一定會感受到.把眼光放遠一點.龍頭車廠應該有龍頭的榜樣.
5. 沒有想到我的文章引來那麼多的注意力,這也是我的本意.我一開始就說了,標題是刻意聳動只希望引來更多的討論與注意力,希望能促進Toyota盡快將安全配備補齊.謝謝各位.最後祝各位行車平安,用路平安.
=====以上為發文後24小時內已經達到2.5萬的點閱以及將近100個回應 更新日期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