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 老闆, 6/26我要請假一天。
我:

兩小時前,收到和泰汽車電話通知: 6/26你被選上要去大鵬灣試駕Auris,當日是否可以到場?請他等我確認是否能請假。看我老闆的回覆,就知道最近不知道是運氣太好?各種活動怎麼申請怎麼上

6/26一早抱著雀躍的心情來到高雄高鐵站集合,因為怕被接駁車放生,早早就抵達高雄。

到了大鵬灣之後,就看到好幾台Auris在賽道上快速行駛著,Auris遠遠看第一眼的感覺比照片好看,其實照片上很多看起來很突兀的線條,實車都沒有那麼明顯,很清楚主打市場就是年輕人。

實際上到了大約中午才真的近距離接觸到Auris實車,老實說主打的顏色我沒有特別的感覺,我倒覺得白色還是最好看的。
這次Auris搭配的是完整的TNGA,有TNGA底盤、TNGA引擎、TNGA變速箱,TNGA底盤在台灣已有車款搭載,這次重點在這顆全新的TNGA引擎與變速箱,這TNGA新引擎-Dynamic Force,原廠宣稱達到了熱效率40%,但我覺得最特別的是這顆全新的TNGA變速箱-Direct Shift CVT,低速起步的時候是靠另外一顆Lunch Gear來取代鋼帶起步,能大幅到降低CVT起步慢一拍的感覺,也可以提升油耗表現。

Direct Shift CVT (圖片取自於Toyota官網)
我舉列一些我看到的細節,大部分的規格配備相關媒體應該都公佈了,就不再列舉一次
1. 靜態部分
- 內裝雙色可選 (連同飾板車縫線),都搭配黑色車頂棚
- 外觀除了曝光的顏色外,還有藍色可以選
- 椅子都是麂皮桶椅+電動腰靠+電熱椅 (皆無電動調整椅)
- A柱有開三角裝減少死角,實際過彎視野真的比Mazda 3好
- 高階後窗玻璃有染黑 (無染黑窗戶皆為淡茶色)
- 因TSS,定速終於在就手的方向盤快撥鍵上
- 門上扶手與飾板大量使用軟皮革,觸感比傳統塑料好
- 駕駛座電動窗+後照鏡+自動收折後照鏡設定選擇鍵
- 前座因TNGA,中船非常的細,腳部空間優良
- 後座非果嶺式地板,空間跟Mazda 3相差不大,雙前座椅背皆有置物袋
- 後座杯架非常就手,而且無頃角,放熱咖啡非常方便
- 目前和泰頃向使用備胎劑,增加行李廂置物空間
- 若是補胎劑,下隔板可以高低調整,選擇大空間或是平整化
- 行李箱上隔板上有掛點,限重2kg
- 後保桿下方黑色部分為鋼琴烤漆
- 底盤平整化+底盤真的有低
- 引擎室沒有飾板,雖然散熱較佳,但第一眼感覺較凌亂
- 車重較Mazda 3重,大約多了60kg
- 車內裝 - 前紅色
- 車內裝 - 後紅色

- 灰車縫線
車縫線會跟椅子內裝搭配顏色

這個A柱三角窗對於左轉彎真的有很大幫助,拍右邊是因為右邊光項較足。
- 左邊快撥
方向盤快撥與定速鍵,撥片觸感感覺也比Mazda 3好點。
- 這個駕駛座側的按鈕,有馬自達的人應該很想要中控解鎖鍵,自己的車習慣了沒差,可是家中其他人開車總是找不到解鎖方式呀……..每次看他們要解鎖變成收後照鏡真的都….

後座非果嶺式地板,但也沒非常突出,不過Auris後座空間跟同級車也沒佔到甚麼優勢就是了

行李箱上隔板的掛點

可以看出底盤平整化,引擎室下方也有護板

引擎室飾板雖然沒實際用處,但放上去遮百醜,實際上市真的不會有嗎?
另外我有注意到車重不算輕,比尺碼更大的Mazda 3多了快60kg,看來看去內裝也沒有特別能增重的地方,看來這代TNGA對於車身及底盤鋼材用料應該相當的完整。
2. 賽道動態試駕
看完車之後,終於來到大家最期待的大鵬灣賽道試乘,由於這次Auris帶來全新的TNGA底盤、引擎、與變速箱,所以也設計了相關的項目給我們來體驗,此次試乘總共五圈,第一圈教練開,剩下四圈自己開,分別為高/低階車款各一圈特別項目圈,與高/低階車款標準賽道各一圈。
特別項目:
- 100km/h快速換線
- 繞錐測試
- 90km/h過彎
- 40km/h過灣
- 終點前重踩煞車

上車前準備

第一圈是由教練開車,我坐在副駕駛座當乘客,讓我們了解等等的賽道與特別項目,老實說,我還沒回過神就結束了

接下來就與教練更換位置,終於坐上駕駛座了,由於第一個項目就是100km/h變換車道,教練要求出發直接踩到底,不然速度會來不急到100km/h。聽到對講機說二號車出發,我就直接油門踩到底,馬上感覺到這CVT搭配Lunch gear,真的沒有CVT會慢一拍的感覺,但是也沒有衝出去貼背感的感覺,就是順順的加速上去,我承認,我沒加到100km/h就鬆油門了,因為我第一圈完全看不出來到底三角錐在哪,
換車隔壁的低階車款後,對於賽道稍微有點熟悉度了,我終於可以關掉輔助線了,教練也非常的熱血一直叫我補油門,整台車終於有比較感覺,我覺得過彎的側傾比Mazda 3大一點點,但是不會有不安定感,還是很滑順的通過各個彎道。到了繞錐測試,可以感覺到重心低,重心轉移相當的快。進入到高速彎道時,車頭很乖的照著方向盤位置跑,補點油門就推頭往外,收點油門就往內。到了低速彎要大腳煞車時,感覺相當的穩,這次Auris & TNGA真的是有備而來。
後來把特殊項目拿掉,改成大鵬灣正常路線,這次因為不需要注意賽道上三角錐,我發現到Auris即使油門踩到底,有速度後也不會達到最大馬力轉速6600RPM。之後用更高的速度進去T1&T2彎,可以感受到Auris高階款配的18吋胎穩穩地抓在賽道上面,尤其開過16吋車款後,更能發現此胎優異的抓地力。不論是接下來的高速灣還是低速灣,拜此18吋胎的抓地力,會讓人一直想要補油門來測試胎的能耐。
一圈結束後,再交換回低階16吋胎的車款,這次來到T1&T2後,馬上可以聽到輪胎的慘叫,但車子還是相當穩定,車尾也不會不安分,看來後雙A臂對於過彎幫助相當的大。接下來通過各種高速低速彎道,感覺車子相當的好控制,相當的靈活,完全跟以往的Toyota舒適的特性不同。
要結束的時候,還有小插曲
教練:有來過大鵬灣嗎?
我:沒有,第一次下賽道。
教練:那開車開了多久?
我:實際上一直有在開車約6-7年。
教練:那你對賽車相當的有天分呢。
我心裡想,可是我的荷包跟我說它沒有天分呀!

下車後最後回頭看一眼賽道上的Auris,這角度也是我最喜歡的角度。

最喜歡Auris這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