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一下自己的一些經歷
從事車輛研發,專長是電動車/車輛NVH(振動噪音)和結構分析
曾到過中國車廠協助車輛開發計畫,執行車輛設計階段內裝異音預測和改善
只是賽道試駕沒法試振動和異音.....
不過車輛既是工作也是一大興趣,我是還滿愛開車的,之前擁有IS200,目前是Prius車主
呃~趕快回歸試駕正題.....
[試駕影片]
活動主要內容是賽道體驗嘛,就先附上兩個試駕影片囉
整個過程都滿安全的,有擺錐限制走線,防止A到牆上
隨車教練也會適時的提醒補油或煞車,一些走線上的小技巧
第一段是教練示範,駕駛高階18吋鋁圈的版本(影片很晃請見諒)
https://youtu.be/9JDrakDCtUI
第二段則是我親自開,低階16吋鋁圈的版本(後半教練沒提醒就滑出去吃草了...)
https://youtu.be/pi9Hb1x75-M
[賽道規劃]
1. 大直道段時速100變換車道
2. 繞錐測試
3. 時速90通過高速彎,體驗後懸吊
4. 時速40出髮夾彎,體驗3000~4000轉下的扭力
當天賽道上共有六輛Auris,18吋鋁圈和16吋鋁圈各三輛
試駕是每跑一圈後18吋的跟16吋的互換,所以基本上兩種版本都有體驗到

麻煩教練大大幫我拍攝,無法開快只好開帥

[操駕新得]
1. 後懸吊表現出色,跟TOYOTA國產車系截然不同
車輛本身體質就很好,側傾還是會有一點,但就是很穩不會有多餘的晃動
Q彈的特性跟後天改裝硬彈簧完全不同的調性
2. 轉向精準刁鑽,配合不錯的輪胎抓地
在連續繞錐那非常輕鬆,方向盤打多少車子就轉多少
幾乎沒看到教練操駕時在修正方向盤,當然教練可能是老司機了吧XD
3. 車輛極限可以更高,但被16"的配胎限制,18"的配胎安定感好很多
(不少試駕兩版本交換開時,低階的都滑出去XD)
4. 對新CVT變速箱不要有過多期待,低速沒到重拖但也沒有貼背感
可以想像成是起步1AT,時速30以上試CVT的變速箱
齒輪跟CVT中間銜接很順暢不會有太大察覺,然後CVT模擬的十速換檔有點假XD
5. 時速50~100才是引擎發揮實力的時候
剛好引擎特性特別適合大鵬灣這種低速彎多的賽道,然後四缸聲音就這樣
[空間表現]
1. 乘坐空間表現勉強及格
依我183的身高設定前座,後座約剩3~4隻指頭,顯得有些侷促
還好後座座墊高度和深度夠,大腿有被支撐到,另一個缺點是頭快碰到車頂

2. 前座椅包覆性讓人驚艷!
這大概是多數試駕共同的心得,這座椅誇張的好坐
大家可以看嘉偉在Prius試駕影片稱讚過Prius座椅舒適性,我本身是Prius車主,覺得Auris坐椅乘坐品質更勝一籌
3. 行李箱空間還可以,空間算方正
估計大概是29"行李箱、20"行李箱各一個
和泰有說正在跟原廠爭取以補胎取代放備胎的方式,讓空間能更大更好利用

[內裝]
整體來說滿分10分的話給8分
1. 我很喜歡鋼琴烤漆延伸線條內裝,PU材質也很好摸
2. 麂皮和紅色縫線營造出質感,但個人認為低階換成廉價塑料內裝然後車價低個3萬也不錯(做出高低階的差異嘛)
3. 螢幕是最可惜的一點,設計感顯得有些笨重,跟這台車輕快俐落的形象不搭

4. 對了內裝換色不加價唷
感覺這點也是針對年輕人而來,紅黑搭配的內裝很不賴
[高低階版本比較]
低階16"鋁圈

低階儀表(但其實不難看耶XD)

高階18"鋁圈

高階數位儀表

車頭霸氣

引擎室配置滿緊湊的,沒辦法車長才這樣嘛!

車色部分有暗棕金、白、亮紅,還有一款天藍色
大概是這樣
簡單講AURIS是有個性的掀背車
外型和內裝刻意營造的年輕化,但也不是狼皮羊,TNGA骨子還真有點操控本事
定位滿正確的!
滿足兩人乘坐很OK,要大空間有RAV4可選擇
[小惡魔福利時間]
我們今天請到..........素人XXX(欸)
好啦~只是當天有拍宣傳照,我記得
差點就被我坐凹,還好引擎蓋很有彈性

比個讚!
試駕前拍的,試駕完我的讚才是發自內心啊!

坐在駕駛座來個一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