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我13年的車也是考到駕照後開的第一台車,從後座到駕駛座的過程,實為難得。因為是7人坐的配置,每每需要載人載物時這都是台好幫手,但開始每個月不停的進修車廠,在鄉間小路甚至高速公路抓水溫的經驗都被我碰上了,且油耗實在太驚人,換車的念頭因此產生。

老實說RAV4不是首選,更沒出現在購車計畫中,我進了很多廠牌的展間看車,TOYOTA的展間反而是滿月保養才第一次進去。KUGA從上一代就在觀望,一觀就觀到了現在這一代,太過美式的車頭不是我的菜,不過還是喜歡它的動力配置與操控,中間雖然殺出程咬金"CRV5",去看完車後的感想是:等好久阿...決定放棄,繼續慢慢適應KUGA那老美的車頭造型。
01上有句名言:買車靠衝動。母親中間一直跟我提過RAV4,說有認識的業務;但一直對TOYOTA的車不以為然,原因是太常上01



差了一輪的設計,4.5代RAV4外觀跟4代大同小異,4.5代的車頭比起4代少了那大面積的防刮材質,年輕了不少;SpaceGear從199?-2008年的變化一直是外觀拉皮而已,但個人覺得SpaceGear這代的外觀拉皮得蠻成功的,保桿設計雙層的大面積氣壩頗有豪華MPV的風範,這樣的設計也與新世代的RAV4頗為相似。

個人覺得頭燈的造型可以再往葉子版延伸,與輪拱及車身腰線做呼應,不然車頭視覺上狹隘了點,造成略顯老氣。

類似CH-R頭燈延伸至側方 (圖片取自Mobile01)

中規中矩的車尾造型,與4代大同小異,但尾燈比4代多了LED,增添了些科技感。

排氣管能與後保桿搭配會更好,一條垂在那邊實在沒很好看,單調了些。


個人很喜歡的從前葉子版延伸至車尾的線條,增添了肌肉造型

不過車側也只有那條線條,只能用乾淨形容,以車頭多層次的造型來說,落差大了些

所有等級搭配的都是17吋鋁圈,嫌小了點;時下SUV大多是18甚至19吋,一開始覺得這顆輪圈在報章上看起來很醜;但實車看上去倒是不錯!用了現在流行的雙色搭配(不過真的略小了點,是將來改裝名單的第一順位)


網友說的貨車內裝,不說還好,一說真的蠻像自家日野300系列


豪華款方向盤沒有語音按鍵的整合,少了些方便

雖然不是電子液晶儀表板,但還是比較習慣指針式的設計

升級貴鬆鬆的多媒體導航系統,不過網路上災情不斷,我的則是容易當機


包含在升級套餐內的排檔鎖,個人覺得比原廠排檔頭有質感很多

搭配CVT模擬7速的變速箱,第一次接觸CVT,果然是換檔平順,無頓挫感,覺得換檔無頓挫感就少了些開車的"樣子"。手自排的配置,可自行升降檔,但電腦介入性太高

非常敗筆的地方,應該不用多說!


後座少了配合客貨認證的鐵棍,椅子角度的調整範圍較大,可以調到較舒適的角度

146匹馬力的引擎,雖帳面數字難看,不過沒有網友所說的爬不上交流道那麼誇張

最後,因為RAV4 4.5代已經算是產品週期的末期了,雖然沒有其他同級對手新世代的一些科技與配備,但最重要的至少沒有Toyota最令人詬病的主被動安全問題,且取而換之的是不斷修正而來的穩定度與品牌的妥善率以及保值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