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國產神車不賣了?汽車經銷商悲觀預測:台灣國產車,5年內就要消失

國產神車不賣了?汽車經銷商悲觀預測:台灣國產車,5年內就要消失

2017年11月22日 下午4:19
文/黃靖萱

台灣的國產車,即將消失了嗎?近年來國產車市占遭到進口車侵蝕已不是新聞,但國產車可能會消失的震撼彈,來自台灣汽車龍頭和泰汽車的國產大型房車,被市場喻為豐田(Toyota)神車之一的「Camry」,居然也即將退出國產的行列了。

Camry一個月高峰時兩千多輛,逐年掉到平均只剩500輛的規模,讓總代理和泰與原廠日本豐田做出下一代改款將改採進口的決定。

近年國產車節節敗退,2005年台灣車市高峰,當時國產車市占高達86%。今年急轉直下,九月單月銷售量,國產車市占率一度只剩52%,「保五」成為今年各國產車廠最重要的任務。

「再這樣下去,5年內國產車就要消失,」一位在車界已40年的汽車經銷商悲觀的預測。

「Camry是被RAV4給打趴的,」一位豐田體系的主管說。近年來,全球都吹起一股休旅車風,成長速度遠高過一般房車,但豐田在台灣並沒有國產化的休旅車,而引進RAV4,強打「日本原裝進口」,成功連續六年搶下台灣休旅車市冠軍,只是一樣價格帶,也侵蝕Camry的生存空間。

「他們有經濟規模,光講Suzuki,在日本生產,一個車型也可以賣到一年10萬台,但我們再怎麼拚老命,一個車型一年就1萬台,」裕隆日產總經理李振成無奈的說。

一位日系國產車廠的主管分析,一輛國產新車要製作3千套模具,因為量少,每個模子要攤提好幾年。「但進口車是只要有改款,立刻就可以引進最新的車。」

而且,國產車從計畫到開模、與零件商開發零件,到生產上市,最少要3年時間,但近兩年,全球各車廠的主、被動安全配備發展神速,例如車道偏移、盲點偵測系統等,甚至是六具安全氣囊都變成標配。和進口車一比,國產車就顯得又貴、配備又不夠齊全。「人家都用最新的,來打我們落後一到兩年的產品。」

因成本考量而配備不如進口車,是國產車競爭力不足的另一主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底高價請來五月天代言的豐田新車「Sienta」。

為了接棒計程車運將最愛的Wish以及商用車Innova兩款車,和泰推出Sienta應戰,想要用一款車吃下兩個區隔市場。但上市半年,每個月平均約1100多輛,遠不及當初規畫的6成。今年中即再推出限量特仕版,居然罕見的降價5萬元,企圖挽回頹勢。

豐田在台灣成立的製造廠國瑞與和泰開了多次反省會,檢討這輛應晉升「神車」的Sienta,為何銷售不如預期,也拖累和泰在台灣市占率在今年累積至10月止跌破3成。

Sienta標配兩具安全氣囊,到最頂級款才有四具氣囊,且全系列都無盲點偵測與車道偏移系統。意識到消費者在這一年來被進口車慢慢教育得越來越重視安全配備,12月,Sienta即會補上這些落後於進口車的配備。

11月,裕隆日產的Super Sentra改款上市,就不斷強調新增了盲點警示、後方車測警示等系統,當然,六具安全氣囊也一個不能少。

根據車輛公會統計,台灣汽車產業的產值在2005年達到高峰,為2309億元,到去年只剩1906億元,而包括協力廠商在內的就業人數,也減少了2萬多人。

政府在取消國產車自製率的貨物稅減免獎勵及進口配額後,幾乎已無汽車產業政策,但政府也不是只能兩手一攤,全然無計可施。

例如,國內汽車總量裡,超過20年的高齡車達92萬輛,台灣人換購新車時的前車車齡,在去年達到史上最老,平均約16年。政府雖推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可折抵5萬元的措施,但因欠缺強迫退場機制,大家寧可將就著開。

站在環保、安全以及經濟發展的考量,政府也可學學日本,對老車加重稅負,或祭出例如限制上路路段等手段,讓這群對車價較敏感的車主,轉而購買養車維修成本低於進口的國產車,讓產業關聯性極高,有火車頭工業之稱的台灣汽車產業,有一線生機。
=========================================
檢討這輛應晉升「神車」的Sienta,為何銷售不如預期--->不知道和泰找到原因了沒有?
還是01眾多網友知道原因嗎?


2017-11-22 17:39 發佈
頭香...早就該檢討了...還當台灣人都是老一輩想法??神車!!!

stoak wrote:
國產神車不賣了?汽...(恕刪)


列張表看看空間,價格,配備Sienta有哪一點能贏Wish/Innova不就知道了?
Sienta想通吃Wish/Innova市場? 哈哈哈.
光看看東南亞新款的Innova,直接打趴Sienta.

賣不好原因還用找,就賣太貴阿...

沒有賣不去的東西,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不信? 降到一台50萬,保證每個月銷量破2000

我承認真的是因為現在不談論品牌,6X萬左右就可以買到一台休旅車,要空間有空間,要便宜有便宜,那勢必會擠壓到傳統格局的房車身上,但是休旅車也有風險,就像當初油價上漲,休旅車就變成票房毒藥,一堆小型四門、五門房車就得嚇嚇叫,價格低的中型房車也沾到了好處,現在現在的油價還是消費者能接受的範圍,那麼空間就變成優先選擇,而非省油程度。

但是國產車因為製造成本比國外高,然後車型配備比國外差,所以消費者慢慢轉成購買進口車,這是要怪消費者嗎? 還是在警告政府,不把進口車弄得貴鬆鬆,讓消費者買不起,不然台灣國產車要倒閉關廠,一堆人要失業回家吃自己,還是準備上街抗爭,要政府給飯吃,而且難道國外的生產成本很真的很便宜,工資比台灣便宜,原物料比台灣便宜,所以進口車還可以一堆配備再賣個國產價,車商自己心裡更明白。

stoak wrote:
豐田在台灣成立的製造廠國瑞與和泰開了多次反省會,檢討這輛應晉升「神車」的Sienta,為何銷售不如預期...(恕刪)

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
就國瑞與和泰不知道??

在日本賣跟YARIS一樣的價位,來台灣卻賣Wish的價位?
stoak wrote:
...為了接棒計程車運將最愛的Wish以及商用車Innova兩款車,和泰推出Sienta應戰,想要用一款車吃下兩個區隔市場。...(恕刪)
這沒道理呀, 當初 Sienta 上市時是用客貨車及廂式小客車認證, 不是用轎車型式認證根本不能當成計程車, 而且也預先生產了一堆 Wish 庫存等著要賣給計程車, Sienta 擺明是要賣一般家庭客群。

加上 Sienta 在日本售價是跟 Yaris 同級, 國產化後卻賣到跟 Wish 同級, 說穿了就是要早期購買的客戶們來攤提開模成本。

消費者撥撥算盤, 當然是要對 TOYOTA 很有愛的才買得下去。
如果12月改款後的 Sienta 是補上安全配備而且不加價, 早期購買的客戶們是不是會更愛 TOYOTA。
撲,牛頭阿替斯簡版折扣後不是57萬還有找嗎?再扣舊車輔助就剩下52萬~

其實國產車本來就前景坎坷,不是沒技術[如納牌!],或是原廠不給生產[如牛頭會授權在台生產油電車?],基本上2020年後很多車廠本來就會倒閉,無能力量產綠能車[如對岸的綠能車銷售比規定],以及油耗無法達標[如對岸2020年的2x公里/升]!


我家小妞蛀牙了~
要賣贏進口車不難阿~

首先要有IIHS Top Safety Pick+跟Euro NCAP五顆星

不要只撞一部分~要嘛該怎麼撞就怎麼撞..撞擊結果全部公布

價格方面比進口車低一點...


一位日系國產車廠的主管分析,一輛國產新車要製作3千套模具,因為量少,每個模子要攤提好幾年。「但進口車是只要有改款,立刻就可以引進最新的車。」
而且,國產車從計畫到開模、與零件商開發零件,到生產上市,最少要3年時間,但近兩年,全球各車廠的主、被動安全配備發展神速,例如車道偏移、盲點偵測系統等,甚至是六具安全氣囊都變成標配。和進口車一比,國產車就顯得又貴、配備又不夠齊全。「人家都用最新的,來打我們落後一到兩年的產品。」
因成本考量而配備不如進口車,是國產車競爭力不足的另一主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底高價請來五月天代言的豐田新車「Sienta」。

部分零件難道不能跟母廠供應商買嗎??還是母廠只賣你LOGO的使用權??




stoak wrote:
國產神車不賣了?汽...(恕刪)


這又是和泰對政府的求救文?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