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剛才查了一下才發現 原來premio是四輪獨立懸吊

但是比較好奇的事是 該車軸距只有2600 但是它內部空間頗大 道底是如何達成的阿?2600的軸距搭配獨立懸吊 可以拉出這樣的空間?
有神人可解釋嗎?還是說獨立麥花臣 與多連桿的作用不盡相同
2017-06-07 22: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Premio
麥花臣的體積比較小吧
構造也簡單很多
如果你要拿後輪多連桿懸吊的車來比的話,後輪麥花臣懸吊的車理論上空間會比較大

期魂小桑 wrote:
但是比較好奇的事是...(恕刪)


當年也算是神P一台
印象中加速不算慢
空間也不小~~

但是他的連桿是筷子連桿
影響他的穩定性
即便他是四輪獨立懸吊
Premio 是Exsior 的後繼車種,只差在外觀把圓角改方角。當時Exsior後座採用了[高平式]座椅,將後座屁股後端略微抬高使椅子略平,把油箱完全縮在屁股下爭取空間,但因較不符合人體工學,坐久了會較不舒服。

麥花臣後懸吊為了爭取行李廂空間,只保留了下面的A臂,拿掉了上面的部分,因此只能說是獨立懸吊的最低階入門款;犧牲了部分穩定性。也因此無法控制部分的輪胎角度。

但在一邊高一邊低的180度上下山彎道或傾斜路面迴轉時,就會感覺到穩定性的呈現為
雙A臂、多連桿≫麥花臣≫扭力樑式拖曳臂懸吊

所以說20多年來國產豐田汽車的操控性一直在退步,為了 Cost down省錢改用最便宜的扭力樑式拖曳臂懸吊,為了安全自己要懂得選擇懸吊,別被車商呼攏了。
順便回樓主
1.2.0引擎≫1.8引擎 →馬力容量大一級
2.缸內直噴引擎≫非直噴引擎 →技術先進一級
3.2.0引擎比1.8引擎省油 →變速箱傳動效率高,電腦管理先進精細一級
其實台灣人大部分都不懂這領域 (懸吊)
http://classroom.u-car.com.tw/classroom-list.asp?ccid=8

你大概看一下國產入門車款,,與進口的入門懸吊比較,,你就知道國產(入門)都是用 扭力樑式 , 拖曳臂式,來降車價低成本!!

請大家支持參與加連署-成立台灣NCAP車輛撞測機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5186072

so8 wrote:
順便回樓主 1.2...(恕刪)

第三點不太成立 我指之到同殼車 1.8比1.6省油

so8 wrote:
Premio 是Exsior...(恕刪)


你的義思是不是 賣花臣是直接把避震器當作是上A背 在加上下橫的A背 便成簡易式的雙A背?
沒錯!
但不能說是“簡易的雙A臂”,說是(下面半套的雙A臂)比較貼切。
麥花臣後懸吊只保留了下面的A臂,也就是(下半套),
上面的部分,直接改經由彈簧+避震器連接車身。
而彈簧+避震器的結構,穩定性跟強度非常不足,而且容易晃動的。沒了上半部,輪胎的角度也跟著犧牲掉了。

但是“麥花臣後懸吊”至少是最低階入門的獨立懸吊,比起Altis那個非獨立式的好太多了

所以很少聽到20幾年前的美規Corolla,Exsior和Premio在高速公路閃車打滑翻覆,翻車的絕大部分是像Altis這種非獨立式懸吊的車。
當年的平價日系車都是獨立懸吊,但是平價歐系都是非獨立,時至今日,平價日系也都幾乎是非獨立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