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潤在前,車主安全在後?
2016年3月,國內車市龍頭和泰車宣布去年稅後純益97.76億元、年增率6.3%,創下歷史新高,而且每股稅後純益(EPS)17.9元,成為汽車股獲利王。一家汽車國產車銷售公司,獲利快兩個股本,當你看到這個消息,你應該要納悶,國產車這麼好賺,利潤這麼高,為什麼安全配備卻如此落後?
各位,這是商周的一篇文章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8629&type=Blog&p=2
想看詳細文章的.請自己連結
和泰汽車偷工減料.拔東拔西.
油耗.耐用度.後勤保養費用.二手價.妥善度
以上這些有比"安全"重要???我不懂.....
讓我想起台南安平那位被BMW撞到的女老師
人不在.其他都沒意義.不是嗎?
.....1/6更新............................................................
發這篇文的重點是想考論為何"安全"在國人購車的考慮順序並不是優先
導致國內一些汽車業者罔顧人命.不願意製造或加裝一些更安全的配備
舉例.身邊一個政府任職10職等的公務員.太太護士.雙薪年收入約200萬
買住家透天現金付清.買車RAV4現金一次付清
我問他.你經濟能力不錯.休旅車又是載全家出門的
怎麼不買好一點的.你又不缺錢!!
他回答:應該沒那麼倒楣啦!
意外.不就是讓你意想不到.突然的發生嗎?
撇開經濟因素不談
若明明有經濟能力.卻罔顧"安全".是對家人不負責任的行為吧!
題外話:我不是在幫馬自達打廣告
我昨天開車不小心刮到一點車身.順路去馬自達的門市想看一下CX-5.也口渴想進去喝個飲料
進去後跟業代說想看CX-5.他馬上告訴我說交車要年底了喔!!!!!
產品本質好.是不會被埋沒的
tomplua wrote:
你應該要納悶,國產車這麼好賺,利潤這麼高,為什麼安全配備卻如此落後?
的確很那悶,假設如您說的國產車這麼好賺,利潤這麼高,為什麼你不去開一家公司來賺卻把機會平白的讓給和泰?
tomplua wrote:
公司利潤在前,車主...(恕刪)
就像前面網友提到的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不買啊
所以說有沒有被當盤子是取決於有沒有做功課
只要有做功課或多爬01文章應該都會知道
和泰可不是只有Sienta賣太貴
確實Sienta是最貴的,者早在當初上市時
就有網友拿日本價格來推算出來台灣就是賣貴15~20萬
但豐田可不只這一台賺很大
像是對岸Yaris實際販售價格
只要花差不多台幣30幾萬的價格
即可買到有側氣囊版本
反觀台灣即便花到60幾萬去買頂規
一樣都還是只能買到兩氣囊
然後日本熱賣的PriusC也是
台灣賣90萬,日本當地可是僅僅只要50萬出頭就可以買得到
其他也包含像是Rav4 2.0用舊引擎
然後安全規格不只輸歐美,也慘輸大陸
一樣是休旅車銷售冠軍,台灣為何高獲利都有其背後原因的
所以說你可以不買Toyota的車,去買他們家的股票你心情應該會比較好一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