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Toyota 86和舊款的AE86在機械結構上己經有非常巨大的差異,但它們基本的精神是不變的,輕盈且充滿樂趣,人人買得起也養得起的平價FR跑車,這就是新世代的Toyota 86的靈魂所在。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小改款在外觀上有了那些改變:

原本的位於車頭下方的六角型進氣壩,改為梯型的進氣壩。前下巴也做了一些波浪狀的起伏造型,為這款小跑車增添了些許侵略性。

全車系標配LED頭燈,燈罩側面新增了一個 86 logo增添精緻感受,霧燈部分也多了一些空力定風翼的造型。方向燈融合進入大燈的燈組之中。另外霧燈也使用LED燈。

車側的散熱孔也做了一些造型上的更新,更突顯性能味,86新 Logo也改成了圓型。

車尾的部分造型也略作些修改,呼應車頭的梯形氣壩,車尾下方的分流器也做了個梯字造形。

尾燈也改成全LED,並且加入光條的造型,讓夜間更容易讓後車一眼認出這是86。

這是我認為整台車最美的地方就是這個角度了,跑車的尾部造型很重要,當你開著跑車在路上海放別人時,最常讓人看到的地方就是尾燈。
另外它的雙出排氣管是真雙出不是飾管,不過雖然長的很大支甚至可以塞進一條玉米,但在車外聽起來排氣聲浪卻小聲的和一般家庭房車沒什麼兩樣。我個人的觀點還是認為fun car還是要瘋狂一點,排氣聲浪大一點這樣才會讓駕駛更加覺得有跑格。

新款17吋鋁圈,搭配米其林 Primacy HP 的 215/45/R17輪胎。說真的這條胎的抓地力不太行,如果我買了86第一時間就會換掉這條輪胎。

尾翼的設計取材至GT賽車的造型,但不像真的GT賽車尾翼大到像能拿來讀書寫字做功課,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成比較低調,又不失跑格。

這引擎是Toyota與Subaru合作的產物,另外再加上Toyota的 D-4S 燃油多重噴射系統讓高轉速缸內直噴達到效能提昇,低轉速岐管噴射達到省油目的。水平對臥引擎在引擎室內真的低到誇張,86的重心離地高度只有460mm,座椅高度只有400mm,幾乎是超跑才有的水準。
另外86這次改款的另一大重點,是他的內裝的配備和質感上的躍進。

這是手排版本的內裝,手排版內裝其實和自排版內裝一模一樣,只差在換檔撥片和排檔桿。附帶一提,86手排沒機會試駕到,但是有趁拍照空檔試了一下,排檔行程其實算短,並且檔位清楚,手感不錯。而離合器非常非常輕,幾乎和家用車沒什麼兩樣。

相較於自己平時在開的WRX手排,油門踏板與煞車踏板這兩者的距離對我而言有點遠,翻船式的跟趾應該是做不了,要真的用腳尖踩煞車腳跟踩油門的傳統方法才能做出跟趾。

自排版本的油門煞車踏板。值得一題的是86的方向盤腳感不錯,線性無虛位,一踩上去就有反應,但不是猛爆的那種回饋,非常好上手。

副駕前手套箱上方用了麂皮點綴,而且上面還有一個86 logo的刺繡。

自排的排檔座造型看起有點像手排。
值得一題的是這次新增了一種行車模式:賽道模式,能夠延時介入循跡防滑系統與車身穩定系統,讓駕駛更能夠充分享受駕駛樂趣同時又不失安全,只可惜沒機會試到。另外這次也新增了一個全車系都有的配備:上坡起步輔助系統。另外其它的安全配備也是一應俱全,七顆氣囊,胎壓偵測等等。

後座空間實在不大,感覺螞蟻都會被夾死。不要想坐人了,還是拿來當置物空間放豆腐就好。

多了一個2-DIN好大的全彩觸控式主機,抱歉拍攝時有點反光。

主機內建了Garmin的導航,有用過Garmin導航機的網友就知道,Garmin的好用程度有口皆碑。

這台主機能看數位電視台,但拍攝地收訊不太好。
本次86小改款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它已進化成為一台更成熟的車款了。它不再只是一台fun car。原本改款前,在配備上的缺乏,對很多沒那麼熱血的人,也許不具有那麼高的吸引力,但本次的小改款,加入了很多實用以及有趣的配備,使得86不僅僅只是在山路或賽道能夠讓你獲得樂趣,平常開著它上下班也能夠讓駕駛獲得一種享受。
而新款的86開起來如何?
我覺得它就像和一個素昧謀面但已經神交已久的筆友見面一樣,雖然之前從來沒見過,但是一旦開起來感覺就是那麼的熟悉。我覺得86和所有的 Toyota 車種有一個共通處,就是很好上手。在駕駛的過程中,我完全不覺得這是我第一次開這台車,而有陌生害怕的感覺。相反的,它開起來非常的自然。坐姿雖然低,但由駕駛人看出去的視野開闊。並且方向盤的輔助力道對跑車而言很剛好,雖然重手但是並不會重到很吃力,幾乎感覺不到虛位,左右打到底一共是3圈,我認為轉向的齒比可以再快一點會更好。
86的自排變速箱的反應雖然略遜於DSG或是ZF變速箱之流,但也不慢,附帶在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也讓換檔這事很順手,變速箱電腦也不會因為拉高轉速就自動跳檔。改款後的86換上了 Sachs 的避震器,我個人感覺相較於自己開的Subaru WRX舒適多了,尤其是前軸,後軸則感覺比較硬一點,但整體說來還是比WRX舒適。這台車有個很大的優點,在過彎時油門用力踩下去,你也根本不會害怕。雖然能感覺到FR的後輪在推著車走,完全不像一般前輪傳動車會把車頭推出去,取而代之的是有讓車頭擠到彎道中心裡的感覺,但車尾依然非常安定,轉向非常中性,底盤的實力遠超過引擎的動力,而且感覺非常靈活。此外側傾幅度非常小,感覺得出來車的過彎極限很高,讓駕駛者有十足的信心能夠挑戰每一個彎。而且避震器的減震效果還不會過硬不舒適,慢慢開也不會讓駕駛者產生一種焦躁感。雖然86的軸距不長,但是在高速巡航依然很穩定,沒有漂浮感。但是這個輪胎實在也太節能,抓地力比想像中的低很多,這個輪胎對我來說是必換項目。這台車的動力單元是台自然進氣2.0升的引擎,在平路上還算蠻OK,但是在陽金公路的上坡低轉的狀況,對比我自己在開的 Subaru WRX而言,可以很明顯發現扭力不足。
整體來說,相較於我自己常開的Subaru WRX而言,Toyota 86 的駕駛感受是一台比較具有親和力的設定。Subaru WRX上路則是彷彿路上到處都有神奇寶貝,隨時都有一種要進入戰鬥的硬派感覺,轉向重手,排檔費力,離合器也重腳,避震器也比較硬,如果前面有車慢慢開擋住你,駕駛者100%會忍不住想超前面的慢車。而86像是和舞蹈大師共舞,輕鬆的帶著你循序漸進的由淺入深由慢漸快,無需步伐擔心出錯出糗,大師自會帶著你舞出華麗舞步。只是這位大師有點慵懶,突然要加快腳步時要等它先喝口水再上。因此你可以很優雅的駕駛它,但要開快時,也絕對有這個實力能在山路上跟上任何車。
說了那麼多,那我會不會買這台車呢?
我很肯定的說,它很棒但不是我的菜。雖然86的幾個缺點我都能接受,但以我個人的用車習慣,考慮到後座必需要能載人,這台車我只能忍痛放棄,但如果我要買第二台車,那就是它了!(默默回去努力工作賺錢)
其實我覺得86的可玩性,比我自己的WRX還要更高很多。的確,它的動力比不上渦輪車。但是它動力上不慍不火的設定,很適合86本身入門跑車的定位。並且我也認為車的動力不是最重要的地方,車的均衡性才是我本身認為的關鍵,而86就是這樣的一台車,他底盤設定實在是太高明了。車的重心低到幾乎感覺不出來有任何側傾,短軸距不拖泥帶水入彎出彎,在山路上開這台車,很自然的就有人車一體的感覺。所以我的確非常心動,可惜後座空間實在太小,恐怕就算是螞蟻都可能被夾死在前座椅背與後座坐墊之間的縫隙之中。拜託 Toyota,給我一台後座能坐人的86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