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小改款CAMRY試駕重點(來自GO車誌及行車紀錄趣)

GO車誌及行車紀錄趣已分別做了小改款CAMRY 2.0頂級款的試駕影片

GO車誌
行車紀錄趣

不知道是不是受網路與論風向的影響
兩家媒體試駕也”酸”的不少
尤其在安全配備部分
GO車誌的24分半影片有將近4分鐘在勸告和泰注重主被動安全

以下截錄一些節目主持人的介紹重點及實際駕駛心得給大家參考

GO車誌部分
1.和泰表示2.0經典款(兩球沒循跡的入門款)為設定之銷售主力
2.車頭像放大版的YARIS
3.配有KEYLESS,但僅前車門能做上/解鎖動作
4.油耗能源效率為”2級”
5.後座椅背無法64分離,影響空間機能
6.無配備車側盲點
7.無配備倒車顯影
8.無配備ISOFIX
9.無配備自動感應頭燈及雨刷功能
10.胎噪有點大,高速共鳴聲明顯
11.車室隔音不好,高速風壓聲明顯
12.引擎噪音明顯
13.底盤變的較為硬朗,但還是很TOYOTA
14.油門輕盈.方向盤很輕.但煞車行程很長.反應不好.重踩力道不足
15.動力感受接近2.5引擎.變速箱銜接順暢
16.安全配備評價:入門的命不值錢,但這是銷售量決定的/消費者造成的

行車紀錄趣部分(有些不再重複)
1.行李箱蓋支架飾版組裝鬆散
2.內裝部分用料塑膠感太重,不符百萬身價
3.引擎出力綽綽有餘.小有貼背.但不會太多激情
4.方向盤輕到誇張
5.引擎聲不好聽.噪音過大(防火牆隔音不好)
6.操控部分:像不太會運動的書生.過彎側傾嚴重.轉向遲鈍
7.天窗隔板很薄很軟.像厚紙板
8.不如去買馬6汽油款2.0
9.安全配備部分:汽車銷售龍頭應該要多發揮一些”社會責任”
2015-03-16 11:14 發佈
ndmc5c086 wrote:
GO車誌及行車紀錄...(恕刪)


不用把這兩個節目 的主持人 講話當作圭臬拉

自己去試開最實在

每個人其實都有特定品牌偏好 ,聽誰講都不準
吳柏柏 wrote:
不用把這兩個節目 ...(恕刪)


圭臬?!...言重了

就算親身到展間看車或試駕
有些優缺點也不一定有充裕的時間試的出來
而且業代也多是揚善隱惡不是嗎?!
業代的話會更準嗎?!

媒體可能花了一天甚至更多的時間
來試駕一部車.也向車廠取得更直接的資訊
有些業代不一定真的懂車
尤其是機械結構的優劣差異

就要靠消費者自己找資料囉
資料哪裡來?!還是可以參考這些網路.平面汽媒的試駕不是嗎?!

有興趣就看~沒興趣就跳過囉

吳柏柏 wrote:
不用把這兩個節目 ...(恕刪)


這麼說是沒有錯,不過改款有改等於沒改
光一堆安全性的東西還是沒有注重

光看到這種鳥規格,連去試乘都不想去了
現在車市這麼多元,選擇又多可以參考別家
吳柏柏 wrote: 不用把這兩個節目 的主持人 講話當作...(恕刪)

我也開T家的車
但他們對安全配備的感想我倒蠻同意的...
沒用的
過去幾十年營造的品牌形象沒這麼容易撼動的
光貼上這牌子就是銷售保證了
還端牛肉呢
想太多
這次的T牌汽油款確實很多安全配備都取消很沒有誠意,根本無法跟其他車廠比.
題外話:
之前有看到行車紀錄趣介紹NEW MONDEO結果發現,有一段說法好像一字不漏的跟大陸介紹此車說法一樣.真懷疑是不是先參考大陸說法再來介紹此車呢?
吳柏柏 wrote:
我是覺得 開過很多...(恕刪)


這兩個人都是本質派的~
有在看的節目應該都知道 ,批評安全、操控的程度會依品牌而不同
其實試車本來就是主觀,要怎麼客觀?
或許把他們的試車點記下來,去展間特別注意一下吧
吳柏柏 wrote: ..
不用把這兩個節目 的主持人 講話當作圭臬拉 .(恕刪)


至少比本版的業配文實在多了,
說了很多業務不會說的事
怡塵非常推崇camry的這顆新引擎說XD
還沒空整個影片看完,跳著看的感覺
還說直接把mazda skyactive巴假的
看來下星期值得去試駕看看,雖然我一定不會買 Orz (安全性太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