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ltis請問加裝拉桿跟防頃桿對車子的操控跟底盤的剛性有幫助嗎?謝謝!­!!

請問加裝拉桿跟防頃桿對車子的操控跟底盤的剛性有幫助嗎?謝謝!­!!
2013-07-05 23:55 發佈
防傾桿前後兩隻絕對有明顯感受,引擎室拉桿可以裝,其他的拉桿可有可無,重點還是防傾感最有效果了,不過兩隻不便宜呀!
把車上4支避震換掉會比改一堆拉桿來的有感
當然有效果
防傾桿效果最明顯
引擎室也有一點點
只於底盤的拉桿, 因為車子本身底盤就有橫樑強化了, 所以加裝的效果比較有限

至於防傾桿可是有大學問的, 不是隨便裝都可以
要考慮車子原本的防傾桿負擔多少抗側傾能力
如果你的車子有性能車款可以參考是最好的(ex: focus st, mazdaspeed3, wrx sti等等)
沒有的話, 建議強化幅度以50%以內為限
一來對李仔串負擔比較低, 二來比較不會破壞車身平衡
除非你很清楚你的車不足點在哪邊, 才會改單支補強, 否則要裝就前後兩支都裝
如果你要換50%以上的, 請連彈簧避震器筒身與李仔串一起升級

至於如何判斷防傾桿提升的幅度?
很簡單, 抗扭曲強度跟桿徑的4次方成正比, 譬如原廠是20mm, 那換成22mm就提升46%抗扭曲剛性
不要選鋁材的, 這種防傾桿是垃圾

個人建議先改防傾桿, 覺得不夠再改避震器, 再不夠才強化車身拉桿
為什麼不是像大家講的先改避震器呢?
因為原廠調整過的性能車款, 防傾桿加強的幅度都遠比避震器還高
譬如說吧, Mazdaspeed3, vs Mazda3, 彈簧常數只提升25%, 但防傾桿剛性卻提升140%
因為不管多會跑的車, 只要是設計來開在一般道路的, 多少都要顧及舒適性
若直接把避震器調硬100%來換取必要的操控, 那種顛簸程度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引擎室拉桿對一般市區幾乎無感
要換先換成日規的避震器
再換日規後懸曳臂
再來才是底盤拉桿
meridian wrote:
當然有效果防傾桿效果...(恕刪)

很徝得參考的資訊,感謝分享


意思是,側傾要變小,換防傾桿,會比換彈簧效果好很多,而且不影響原本的舒適

那彈簧常數強化的百分比和防傾桿的強化百分比,都是指減少側傾幅度的比例?

代表防傾桿強化了50%,比彈簧常數強化25%,減少側傾幅度少了2倍?
那請問ALTIS防傾桿跟拉桿大概要花多少大洋?

yyyfu wrote:
很徝得參考的資訊,感...(恕刪)


怎麼可能換了防傾桿會不影響原本的舒適
那原本的應力到哪去了?

防傾桿改裝跟避震器比較起來,顯得較經濟一點而已
如果您只在意0-100KM/HR的感覺
避震器/防傾桿/輪胎~煞車~都需要一起規劃
但礙於後懸吊~先天設計問題~
高速的穩定度上~真的有待加強
yyyfu wrote:
意思是,側傾要變小,換防傾桿,會比換彈簧效果好很多,而且不影響原本的舒適

那彈簧常數強化的百分比和防傾桿的強化百分比,都是指減少側傾幅度的比例?

代表防傾桿強化了50%,比彈簧常數強化25%,減少側傾幅度少了2倍?...(恕刪)

不見得, 每台車防傾桿負責的抗側傾幅度都不同
有的車才20%是防傾桿, 其他80%是避震器彈簧在支撐
這樣的車就算防傾桿提高100%, 效果也比不上彈簧提升30%
所以才會有些人覺得, 改防傾桿不如改避震器

其實大部份房車, 防傾桿強度設定都偏低
這是因為防傾桿的作用主要只有防傾, 但彈簧除了可以防傾以外, 還負責支撐負重
如果彈簧軟到人一坐上車就藏輪, 稍微加點負重懸吊幾何改變太多, 操控也不會好
一般房車的彈簧都會有基本的硬度, 如果還要提升舒適性就只能從減弱防傾桿下手了
所以防傾桿通常都會比性能版弱化很多, 甚至有的車還拆掉了(譬如Lancer 1.8)
而性能版的車, 防傾桿作用的比例都比較高
譬如Focus ST, 前後防傾桿大約都負責50%的側傾抑制, 剩下50%才是彈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