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新聞
日圓跌了,結果還是要漲價
15年前一台國產車生產平均成本約20萬
TOYOTA現在的車產量更大,產線更自動化,成本降低,賣得更多
怎麼每年都在漲價?
我對品牌漲價覺得很好奇
去大陸(壓低人事材料成本)->一連串溝通->建工廠->買機器->誰的原料買到做成商品最便宜就跟誰買
->一連串溝通->出口->工資上漲搬到泰國越南
去泰國(壓低人事材料成本)->一連串溝通->建工廠->買機器->誰的原料買到做成商品最便宜就跟誰買
->一連串溝通->出口->工資上漲搬到印度
去泰國(壓低人事材料成本)->一連串溝通->建工廠->買機器->誰的原料買到做成商品最便宜就跟誰買
->一連串溝通->出口->工資上漲搬到非洲
商品製造成本是一直從低至高,從高至低循環的,也就是成本其實幾乎都是固定的
大家都說台灣市場小
可是量產的商品只要銷售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即可回本獲利
和泰汽車的銷售明顯超過一定規模
而且只有銷售成本在微不足道的變動
為什麼每年還會漲價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