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和泰的經營方式與產品策略是正確的

在下是開CAMRY 2.4E,
老實說定期保養真的沒啥問題,
開起來也OK,
車內隔音做得不錯,
操控普普,
油耗普普,
對我來說就是一台大一點的代步車,
但是我下一台決不會買國產的TOYOTA,
因為安全配備真的太差太差,
在板上有很多版友一直在炮國產TOYOTA的安全性,
說和泰偷得太誇張,
以我的觀點我必須說,
和泰這樣做以一個企業的角度來說是完全正確的,
TOYOTA這個牌子可以說在台灣是一支獨秀所向披靡沒有對手,
一間企業成立的目的是要賺錢,
剛開始為了搶市占一定會給很多牛肉讓大家覺得便宜又大碗,
漸漸的當口碑建立起來後市占變高之後,
下一步就是要提升獲利,
以台灣汽車業來說最常見的作法就是偷料節省成本,
以目前接近50%的市佔來說再加上台灣對於TOYOTA這個牌子的神似的信仰,
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讓消費者能買到更好超值的產品而給牛肉,
因為這樣做會減少獲利,
以一個市占如此之高的情況,
和泰的策略根本就不會做出減少獲利的動作,
因為衝市占已經不是首要目標了,
給牛肉是那些對手們的事情,
和泰目前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增加獲利,
而偷配備省成本只是手段之一而已,
不能說這樣是錯,
因為企業成立的目的就是要賺錢,
只是經營理念有很多種,
而和泰的經營理念就我認為無非就是盡可能用各種方法賺到錢,
而不是讓消費者能買到一部安全的車,
所以請大家不要再炮和泰了,
因為和泰只是在做一間企業應該要做的事而已,
各位版友不認同的其實是和泰的經營理念,
而經營理念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見仁見智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在下不才有感而發,
歡迎理性討論
2012-01-06 0:52 發佈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如果我是和泰董事、領11月年終的員工
我舉雙手雙腳贊成你的說法
(這11月的年終,消費者貢獻了真不少~)

可是我們是消費者
為何要站在老闆角度看這件事?

如同發生了資方剝削勞工,
結果還有工會裡還有人幫資方講話??

各國都立法強制安裝了,即代表不裝是違法、對民眾有害
台灣立法牛步就代表廠商沒事嗎?

大家記得塑化劑事件嗎?
歐美各國禁用的DEHP、DINP,台灣未全面禁用
塑化劑事件爆發後,政府還事後緊急修法、追究廠商
甚至有一堆民眾事前還不知道什麼是塑化劑!!

這跟各國陸續強制安裝、而國產車商卻忙著偷安全氣囊、偷ESC/VSC有何不同?


小弟先前就PO了一篇文章:
Toyota安全倒退嚕,證實廠商為了利潤什麼事都敢做!
不能同意這樣的說法

古早我們說商有商德,超過了那個界線就是只想賺錢的無良商人,美國過去就因為車商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作到將想揭露其瘡疤的民間人士都作秘密監視(哪一家大廠就不用說太多,有些汽車相關教材跟資料提過),搞到最後讓消費者更憤怒,所以才有後面的強制汽車安全法規不斷擴充逼迫車商低頭的演變

所以歐美基本上才會變成所有影音跟舒適配備都是選配(因為安全配備被強迫安裝,只好從其他方面去賺,很多車是出廠只有絨毛座椅跟鐵圈標配的)

如果今天台灣車商想說只要賺錢就好甚至以假專業洗腦的方式賣車,那遲早會嘗到苦果的

lahu wrote:
在下是開CAMRY ...(恕刪)


當然正確,不然新聞報和泰今年發十一個月的年終這錢從哪裡來。
想獲利就買和泰股票

想要安全拿和泰股票買進口車

lahu wrote:
在下是開CAMRY ...(恕刪)


我同意樓主的標題,就是因為正確,所以每年年終獎金都能讓員工笑哈哈。
lahu wrote:
以台灣汽車業來說最常見的作法就是偷料節省成本...(恕刪)


偷料可以往不重要的地方偷料
天窗、DVD PLAYER、喇叭數量...等
為什麼第一個偷的都是安全配備?

不曉得美國的Toyota在2011的獲利能力怎麼樣, 當然影響因素很多, 若是單就有無安全配備以及省成本來比較, 理論上美國Toyota獲利應該跟其他美國在地產業差不多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