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還敢用副廠零件嗎?(SAKURA還算是機油芯大廠說...)
http://tw.myblog.yahoo.com/your3910378a/article?mid=4148&prev=4179&l=f&fid=8
另一家是飛鹿牌DEER...一樣品質不算優
http://tw.myblog.yahoo.com/your3910378a/article?mid=2330&prev=2389&next=1544&page=1⪼=1#yartcmt
原廠機油芯就算是中國製的也有一定品質至少濾紙不會爛
http://tw.myblog.yahoo.com/your3910378a/article?mid=187&prev=195&next=141&page=1⪼=1#yartcmt
BENZ機油芯也有相同的情形,VAG集團就更不用說了...(之前某銷售副廠零件的網站還因機油芯出過事情...)
http://tw.myblog.yahoo.com/ctc667712s/article?mid=227&prev=276&next=-2&page=1⪼=1#yartcmt
正副廠空氣芯的差別
http://tw.myblog.yahoo.com/your3910378a/article?mid=3627&prev=3676&next=3622&page=1⪼=1#yartcmt
日本製KYB跟台製Y-KYB避震器的差異
http://tw.myblog.yahoo.com/your3910378a/article?mid=7282&prev=7283&next=7124&page=1⪼=1#yartcmt
網路上一堆台製喇叭神油的來源(請堅持使用國際大廠機油)
http://tw.myblog.yahoo.com/jw!1Pkz46KfEx__qFUtIKsx/article?mid=800&prev=823&next=671&page=1⪼=1#yartcmt
Toyota 20年...老車Corona看來還比較扎實(Altis 開起來真的頗可怕)
http://tw.myblog.yahoo.com/your3910378a/article?mid=6576&prev=6741&next=6401&page=1⪼=1#yartcmt
且ECFA一簽之後預計全數採用大陸製零件(去拆拆台灣的國瑞所生產的WISH的零件看看吧...),
飛鹿牌僅幫NISSAN裕日車、經惠NICHE(號稱裕隆副廠件)、三菱中華汽車幾家代工機油芯及空氣芯,且就算是幫原廠代工OEM機油芯,品質跟掛自己牌子的產品還是天差地,不然原廠會告你小廠商的,你去看看上膠的接合處就知道。
不知道三樓的知道了有何感想?
不是只有你跑過材料行......
以下部分轉載自由時報
---------------------------------------------------
和泰車︰產業外移 台灣車市「爆胎」
2010-3-8
記者楊雅民/專訪
車市景氣見曙光,和泰車(2207)總經理張重彥認為,在產業外移、整體消費力萎縮,國內車市過去50幾萬輛榮景恐難再見到,正常水準僅約每年30萬輛規模;他也對近來純電動車話題熱,潑了桶冷水,他直言,未來五年內,純電動車市場難成氣候。
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
問:國內車市年銷售連續幾年低於30萬輛,未來還有機會重回50萬輛榮景嗎?
答:國內汽車保有台數約700萬輛,以每年汰換率5%到6%估算,每年應該有30萬至40萬輛的實力,但車市從高峰的50萬輛掉了下來,和產業外移有很大關連性。
產業外移讓台灣主要購車階級跟著外移,需求減少;其次是台灣這幾年經濟狀況不太好,消費者收入未增加,造成消費信心低落,是內需產業無法蓬勃發展的主因。
市占率挑戰四成目標
問:對今年台灣車市看法如何?
答:今年1、2月新車掛牌數達4.4萬餘輛,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9%,主因是去年比較基期太低,以此掛牌數推估,今年整體市場銷售規模約23萬輛,較去年衰退約兩成。
但因今年各項經濟預測指標漸趨樂觀,和泰車決定上調今年市場預估,從原先的23萬輛上調到26萬輛,內部並訂下今年要賣出10.41萬輛的目標,挑戰40%市占率。
問:您認為台灣電動車相關基礎架構及消費者接受度時機到了嗎?
答:全世界都在研發電動車,但沒有人確定電動車何時可商品化?以目前電動車的生產技術,還停留在只能小量生產幾十輛、幾百輛的階段,沒辦法商品化。
電動車主要瓶頸在於成本太貴、續航力不佳,以及電池安全性還有待努力。以成本為例,一輛電動車至少要裝上10個電瓶,電瓶很貴、還有電瓶壽命問題,續航力則只有100多公里。
且目前台灣並沒有架構好電動車充電站,電動車電池突然沒電,找不到地方充電,充電時間太長,車子開兩小時,可能需要充電四小時,不夠便利。所以未來五年內,電動車在台灣市場不會成氣候。
ECFA對車廠有利
問:兩岸簽訂ECFA,對汽車產業的利與弊為何?
答:企業界對ECFA都有期待,由於汽車業被列入ECFA「早期收穫清單」項目,兩岸簽訂ECFA,對汽車業是比較利多的,尤其對生產廠商比較有利,但對代理商的幫助有限。
台灣內需市場小,汽車沒辦法達到「量化」市場,中國去年汽車年銷售量達1,360萬輛,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兩岸簽訂ECFA 後,可以整合成一個大中華區。
汽車業第一個會嚐到的甜頭是汽車輸出中國零關稅,若台灣內需市場年銷量能維持30輛水準,車廠每年再生產20 萬輛的台製汽車外銷中國,各家汽車廠產能就能大幅提升,維持獲利水準。
兩岸簽訂ECFA後,對台灣汽車廠而言將多一個採購汽車零組件的管道,未來就可以到中國採購更便宜的汽車零組件,降低生產成本,零組件採購來源不必再侷限於台灣和日本兩地。
裝潢順序:水電,冷氣,木工,系統櫃,油漆,石材,二次木工,燈,冷氣機,窗簾,玻璃,壁紙,木地板
小弟的altis今天有回原廠保養廠做首次一千公里保養(其實未滿1千-但滿一個月)
小弟自己要求做了機油套餐.小弟有爬文聽說要在現場看整個過程
看到技師把機油排掉再加新的下去時候.小弟去了一下洗手間.返回時技師正在打氣
回家後看了保養明細單上有零件包含200共1800元.好像有換了機油芯和一個好像墊片
但我沒有親眼看到技師換機油芯和墊片.不知道技師會不會沒有換以上兩樣東西?
但我本身是覺得這兩樣東西都屬較便宜的零件.技師應當不會省掉才對?有無高手是否了解
只要排掉機油.這兩樣就一定會換掉嗎?可否幫小弟解惑呢?謝謝各位!
ps:還有是只有前兩次免工資?一萬時換機油選擇套餐也需工資嗎?還是套餐都已含工資呢?
墊片一兩次沒換,只要不會漏油就沒關係,但相信他會換的。
-------------------------------------------------------------------
頭又大一萬公里前都是免工資,也沒什麼好換的(只換油),
一萬以後要照T35 T26 T48 套餐保養,
除非一樓版大都自行檢查,照套餐內容保養對於不懂車的車主比較有保障,但也比較傷荷包
-------------------------------------------------------------------
等到八萬公里左右,煞車皮、輪胎及清積碳等耗材及保養
等到十二萬公里左右避震器、冷氣及引擎腳的保養保修
上述的里程情形不一定準,但早晚會遇到,個人認為悠關安全的保養保修不能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