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與和泰一直在灌輸 這次發生爆衝事件的車子的電子油門系統 北美與日本還有台灣是使用不同的電子油門系統
所以不會有想這次的爆衝發生
那問題來了
為何同樣的車型 不同地區要使用不同公司所設計的電子油門系統
且外形還不同 內部控制程式也不同 還無法互換
這在品質與成本的控管上是會發生麻煩的
ladios.huang wrote:
豐田與和泰一直在灌輸...(恕刪)
最主要還是市場與條件的限制,
一是每個國家讓車廠來這賣車,圖的不就是增加就業機會,所以對進口車都會有配額限制,車商為了多賺一些錢,通常在某一階段過後就會導入當地的車廠去生產,一方面是符合規定、跨大利基,另一方面就是節省原料成本;
而在產品設計方面,大的方向不會變太多,但是其他的東西或系統就可能必須因地制宜,有的是需要符合當地法令規範、有的是要遷就當地零件供應商所能提供的規格、能力、備料取得的等待時間等等,
再加上市場間的區隔與差異化,所以當然不可能全球適用完全一樣的規格;
當然了,如果車商一定要使用全球一樣的規格也可以,那就是其額外增加的成本必須能賺得回來。
像在台灣,買車的規格滿制式化的,車商就那幾種選擇,可能也因為市場不大,這也是車商降低成本(庫存)的手段之一;像以前在美國買車的時候,他的等級就可以細到有沒有電子時鐘、有沒有電動車窗、有沒有電動後照境調整等等選項。
車子的一些零件不像電腦,快遞隔天就可以解決,如果你是車商的話,你會使用全球統一零件規格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