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遇到一個自己開保養廠的朋友....
他說我加0w40的機油對車不太好....
因為他說用這型號的機油都是高級進口車...
因為引擎比較精密所以可以加...但衰退比較快
引擎不夠精密反而比較不好...
不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嗎?
hsieh996 wrote:
前幾天遇到一個自己開...(恕刪)
請問老闆講完你的機油不好,是不是就從房間裡拿出自家機油來推銷?
樓主要相信國際大廠背面標示密密麻麻的認證,還是要相信老闆的經驗談?
6150 → LF2000i → 9@9 → J70 → T630 → 1600 → N73 → Incredible S → iPhone 4S
引擎整個內部的間隙公差值縮小~機油的黏度指數自然需求降低~
加上散熱系統的進化~過去10不存在的機油黏度指數出現~
是因為油商是隨著車廠引擎的需求做出機油特性調整~!!
所以區隔的重點並非在於車廠的生產製造國別~而在於該車型該引擎引擎本身的加工精密度~
當然生產製造車廠的母國環境並非台灣之氣候時~機油的選擇就會成為廣泛討論~
加上用車人的既有習慣與機油商的觀念灌輸~每個人的思考模式幾乎落差很大!!
可以由機油大廠國外網站~多吸收新的訊息~
板主開的車是toyota RAV4 雖然不是什麼很先進~但算是新一世代的引擎~
0W40絕對是可以使用~至於更換的里程數就是看個人使用條件與環境~
坦白說~沒有低溫天氣的台灣環境5W40或5W30可能是更適合於0W40!!
合成機油溫度對應的區域越寬~機油效能衰退的速度相對越快~這也是一種潛在的問題!!
其實~台灣這種高溫擁擠用車環境~就算偶而拉拉轉速到6000轉程度~機油的潤滑度絕對都是夠的~
該思考的反而是機油的清潔能力~
問過那種在街角~不起眼卻在擁有很多"老車"客源的小保養場經營者得知~
這幾年原廠的保養週期拉長~依照原廠規範以10000km更換機油的引擎~再使用公里數拉長到10幾萬km後~
上座油封漏油~拆開引擎上蓋時內部油垢油泥~週邊管路墊片的嚴重老化問題~的確都是相對嚴重~
內文搜尋
X
有機會去看看日本的網站,他們大多是用30-40的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