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這是鋼板太脆弱嗎ALTIS


money84 wrote:
跟我想的一樣說 就像...(恕刪)


Toyota 可以的話也比照S5來作作看這實驗.
看看是不是如同你說的一樣.
Simple is the best
大大有種,一次得罪這三個車型牌子的死忠粉絲

PS:感覺開斜H的對別人批評他的車比較不在意...像開N排的車只要被攻擊偷內鐵馬上跳出來(但是很奇怪的teana又有內鐵),開本質的只要有人說尬不快馬上跳出來要用VTEC來拚....以上是爬文多的感覺

Windom5168 wrote:
Sentra,Civic,Elantra都更輕,可見鋼板更薄,卻耗油多多,表示引擎效率極差。.(恕刪)
一樣的厚度0.7
一般材270
跟高張力材440,590,780,980 強度可是差很多
所以用板後去定義說法有疑慮
數字代表抗旯強度
0.7 mm 270
0.7 mm 980
可是天差地遠
相對的270開模反彈系數少,模具用料也不用太要求,,所以成本低
980就不一樣了,反彈大模具開發成本相對提升,模具材料也要提升,因為板件材料硬了

所以用 板厚去評定並不會狠準確

鋁鎂合金板 正常貴的車才有,,
料輕,但相對的一樣 反彈系數跟 鋼板的高張力才有得拼,所以模具成本也不低

正常一般270材 反彈1度,980材,大概反彈個4,5度有吧,鋁板也大概有3~4度....

已上是用相同板厚說明

附帶高張力板一般都用在結構件..等等..

門內外板大概都只有0.7~0.8 我所接觸到的

wei che wrote:
不然你以為車子省油怎...(恕刪)


外加環保~

clovis012 wrote:
一樣的厚度0.7 一...(恕刪)


想必大大也是汽車板金模具製造業?
以前板金的規格沒那麼多
而且車A到小洞或板件間粘接
也都是熔鐵絲補
什麼等級的鋼性到了板金師手上
全變成同一等級
現在板金難敲的都換整片
不然就是手邊鐵片合用
就直接粘上去
很少有人像以前那樣
就為了一部車的車頭
邊拉邊敲十天半個月
工資也不划算
而且年輕人也不喜歡做這種高溫又粗重活
板金師也越來越少了

看到高張力難折
突然聯想到過去被戲稱為鐵棺材的
VOLVO 740
我贊同大大薄鋼板的厚度差不多,我認為關鍵是在鋼樑的粗細及簡化甚至省略!
我一個同學之前是開國產號稱絕省油的車(此車型賣得很好都是賣前五名的),他也自豪省油
過保後他自己換機油,後來突然換車了--他說--這車離譜,正常該有的大樑都很細或省略,只要高速公路前撞或後撞絕對潰到乘客區,他不想拿全家四口去賭(這我認同,但我認為若純開市區40,50而已就還好)


看底下空車重進口和國產部分車型重量很重,那絕不是差四到五顆氣囊的重量,難道進口的1A2B或是VOLVO技術不如人!沒有能力把一台1.8減重到1.2噸,我想絕不是這樣..............

列出一些空車重資料作參考:

國產Altis 11代1.8 1270 KG
國產NEW SENTRA 1.8 1240 KG
國產Civic 1.8 1225 KG
國產Elantra 1.8 1255 KG
國產lancer Fortis/IO 1.8 1400 KG
進口AUDI A4 1.8 1470 KG
進口Mercedes-Benz C200 1.8 1505 KG
進口BMW 316i 1.6 4D 1405 KG
進口 VOLVO S60 1.6 4D 1453 KG
國產NEW FOCUS 1.6 4D 1380 KG
國產NEW FOCUS 1.6 5D 1345 KG
國產TIIDA 1.8 1190 KG




clovis012 wrote:
一樣的厚度0.7 一...(恕刪)

owyn wrote:
我贊同大大薄鋼板的厚...(恕刪)


安全永遠大於省油,這是鐵的定律

請不要質疑他~

這樣可撞出一個洞,也令人嘆為觀止

也塑造另一個奇蹟



我的180因為這樣門被撞了好幾次!也沒破洞掉漆;就只有刮傷而已。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