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如果照開版大所言,和泰原來是可以拿客戶的車當測試車!
要是車主的話,我是不會同意出借的!
更何況,原廠保養廠出入口都應該會監視器的吧!
未經車主同意,是不得將車子開出保養廠外試車(如果會路試,也會先告知車主)
而且保養技師也不願意把車開出去隨便試,萬一有出問題,自己要負責!
買到問題新車,車主是蠻傷腦筋的!
我想和泰那麼大一間公司,應該會合理的解決吧!
何況業代也換整組16吋給你了,也算蠻有誠意!
altis高速要改裝懸吊吧,這對公司車是不可能花這種錢的!
既然對已交車覺得有問題,營業所都無法解決,直接找總公司處理!
總公司總有測試altis的測試員吧!
不然就找消基會當中間人一起處理就好!
ccchane wrote:
車子這麼多你卻硬要選擇這台車,然後在匝道高速行駛卻說差點失控撞上護欄,如果是這樣開車早晚撞死不用懷疑。
船很晃嗎?開船會很晃嗎?開船的感覺是什麼?你開過船嗎?如果沒有開過船,那麼你怎麼知道開船的感覺,講的好像你很了不起的樣子,也不過是一部代步車,讓你講的好像是在找一部F1賽車似的性能跑車,還要公司那麼多人試車,連試個車都有特定單位,都這麼大的公司了,還要你這位高幹花那麼多的時間打字寫這一篇報告,真難為你了。
nanoitx wrote:
又是一篇開炮文,看多了! Altis能夠賣得那麼好,很多人是看不下去的,攻擊自然多。不過並非每位Altis車主都能認同這個主題,打那麼多字為了要描述一些不合理的情節(例如業代動輒可以將別人的車讓你開??),只能說---你不適合這台車! 離它遠一點! 少一點口水,應能讓自已心情更好!!
nanoitx wrote:
因為內容落落長,不合理的情節過多,已超乎平常人可以接受的了。我不相信業代有這種權限將別人車主的車就這樣讓他人試開。若是真要說Altis是船直接標題就已經很明顯了點出了,本來就是有些人喜歡這款、有些人不喜歡這款,不適合自已的車就形容是船,那滿街跑的計程車都是在陸上行船了。
其實Altis本來就很會晃是沒錯,但是不太會有人像開版者這樣非得要在速限只有4、50的彎道上以時速7、80來過彎。若是不瞭解一台車的性能,卻要做出超出自已瞭解範圍的行車方式,很多車禍不都是這樣發生的嗎?
很多雙B車主也是以為他們自已的車很神,剎車好、剛板厚,操控性能佳,所以即使明知自已不是受過特別駕駛訓練的車主也想學頭文字D的情節,但是卻會失控。最近新聞才報了BMW的速度過快撞到電線桿而使得火燒車,即使BMW的安全氣囊再多、鋼板再厚,也難保人會沒事。那是要怪BMW車輛的操控性能差呢? 還是人為因素? 還是車主打算測試這台車的撞擊能耐? (事實上BMW該台車性能絕對夠,但人的操控技巧不夠)
同樣的一條彎道,同樣是Altis車主,若是每天開,開到你能夠熟悉你的車與路況的極限到了一個程度,叫你時速100過彎你也不怕,為何? 因為你每天在練,今天開40、明天開45、後天開50....
但開版者只是"試開"Altis,就想拿自已以往的駕駛習慣去做為一台車操控是否好壞的依據? 完全無法想像這樣的試開完後的心得發文希望能夠引起什麼樣的認同? 所以時速八、九十過得了那個彎的就是好車,過不了的就是車子的問題就是了是嗎??
若是原文能夠刪除掉許多令人無法認同的開車習慣(例如非得要叫Altis學別的車在超過速限的彎道上過彎,不然就不及格?)、以及業代動輒可以借別人的車來開...(真的假的也不清楚,反正文中也說了都是業代講的?)的話,那可能這篇文就比較合理有可討論性了。
即使是現在的Altis車主,若自已的車被說是船的話也不會那麼反感吧! 但是看了許多不合理的情節後,只能說,這不會是大多數人的開車習慣以及買車的經驗,所以,正常的車主覺得反感,也不叫做不分青紅皂白的開砲吧! 也沒什麼好護衛的,它就只不過是一台車,別太神化它,但也別太誇張因為它達不到車主高速過彎而貶低它,在遵守交通規則的限速範圍內來駕駛一台車,應該才是大多數人比較能接受的情節。
比較耐人玩味的是: 那位業代的說法和做法是否在唬籠客人,實際上開版者是碰上了一台問題車而業代卻不想換,這比較是需要解決的部份,即使是已經交車之後。
nanoitx wrote:
好吧! 既然是自家人,理當收起炮火,炮口一致向外才對。開版大真的要好好地向業代討個公道,雖然是公司的車,但若是真買到了問題車的話,即使交車了在短期內還是可以向業代要求要調整至可接受的程度,例如避震器的軟硬度等...
若是真的該業代擺出一付不理的態度的話,是中部哪間營業所也讓大家知道一下,或是向蘋果等媒體報料一下相信對該業代還是會有壓力的(業代也有主管的,若該營業所所長也不理的話,可再向總公司申訴...)
不過既然是Altis 9代的車主,應是9代的車更像是船才對,除非9代的車有換過懸吊或避震器等...。Toyota的車經過了第10代、甚至到了10.5代,有調整過後懸吊的穩定度,所以若是從9代換成10代的車主,應可感受出差異,除非9代車也有改過懸吊或是換過了避震器但試乘的10代車卻沒換過反而不習慣了。
我只不過點出了開版者的幾個矛盾的點:
一、樓主指10代(10.5代)比9代不穩像船,其實應該是相反,像船這種說法早在第9代就有了,這點不用我多說,有從9代換至10代的人問問他們就知道,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講述經驗了。(除非遇到問題車!)
二、不論是否以前曾是Altis的車主,試新車或開別人的車時,還是不宜將自已比較逾越交通規則的駕駛習慣帶進來,以免會因為不熟悉它人車況而發生意外,這應該是每個人開別人的車都應有的注意,由其是高速過彎等的路段。
三、像業代講的這樣能夠動輒將別人車主的車可借給你開,你要注意這樣的業代也可能會將你的車借給別人開,與這樣的業代打交道要注意,可能說話內容都要打折扣。約定事項也可能是謊話連篇。
四、Toyota算是比較有制度的公司,試乘時,都還限制不得上高速公路(我在北部試國都、北都兩家都是這樣),在選擇Toyota之前我試開Mitsubishi時都是二話不說阿莎力地就依我要求上高速公路,而且還讓我試開到時速120公里以證明該款車在高速時不會晃,而Toyota都說不行,因為業代說就真的曾經發生過意外而全面禁止! 所以不知道為何中部Toyota就可以?
更別提當車主試車在超過速限的情況下高速過彎等時,理當坐在副駕的業代是否有盡到善意告知提醒危險或開慢一點等的責任,因為試車前車主簽名後,真的發生了車禍,駕駛是要負責的,即使該車已保險了!
諸多的疑問令人不解是不是中部的Toyota和我所認識的北部的Toyota是兩間毫無關聯不同制度的公司? 我也是開了10幾年Toyota忠實用戶且換了第3台Toyota的車主了,在買車期間也陸陸續續地試乘過超過了五間不同的營業所,真的沒有看過或聽說過有這樣的試車方式,所以比較針對開版者內文講述的情節不太合理的地方提出來而已。
嚴格來說,關起門自家人說Altis是船我也不會否認也不會什麼激動或撼衛等等,但是若是標準是必須達到開版者坐後座不暈車、以先前過彎習慣時速八、九十來過彎得了才認為新車是沒問題的話,那可能不管哪一家Toyota營業所的業代都沒人敢保證吧!
所以,之所以讓人覺得怎麼會引起自家人的炮火等等的話,應該說絕大多數現任的Altis車主買車、試車的經驗並非如此(若真有這種感覺應該也不會去買它了),所以像開版者這樣若是公司已經買了才試乘,不就太慢了? 真遇到問題車的話可請第三方公正單位來檢驗的!!
買車前試乘、下訂後交車前也可以先要求去交車中心去驗車(驗不過業代就別想拿到尾款了!),買方若是覺得車有問題是有權拒絕交車或是取消不買的!(頂多冒著訂金被沒收的風險,但至少不會付出大錢卻覺得不滿意的!!)
換個立場來思考,此篇文章若以業代的角度來看也可能認為遇到了"奧客",兩造之間的糾紛已經超出了一般人試乘、下訂、驗車、交車、付清尾款這種合理的正常購車的程序了,所以光憑買方之詞,是很難來判斷或還原事情的真實性了,也可能不是簡單PO文就能引起Altis大多數自家人車主的認同的,還是要依更有效的方式來檢驗車子本身是否有問題以犁清原因才能解決吧~~
雖然開版大已將內文比較誇張的高速過彎差點失控的違反交通規則方式的人為駕駛問題那段修改掉了,但是標題還是寫的太聳動了,雖吸引進不少覺得好奇的人進來看,但真的看完全文卻會讓人誤認為"原來這就是市佔率第一的TOYOTA呀! 業代的種種謊話、車子的品質! 誇張的試駕驗收流程...",但事實上這是否真是一個買到問題車的個案? 還有待離清吧!
從頭到尾沒有看到該公司與TOYOTA在交車前所談妥的驗車標準為何? 若是要以乘客乘坐不會暈車、高速過彎要能過得了等等純粹人為駕車、乘客感受來做為已交車後再驗退的理由的話,那這個案例很難會有結果的,因為太多個人主觀的因素在內了。
樓主說現在車子還躺在原廠內,難道不怕這位業代比照辦理也讓別人來試乘你的車? 業代也大可用這種方式取得公正第三方的認同這台車本來就沒問題的依據! 若是樓主真覺得已經和該營業所或業代之間無法取得共識,大可由公司方面將此台車交由第三方公証單位來檢驗就知道了!
以上四篇帶有強烈人身攻擊,予以備份保留。
請自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