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從國產車安全性看Toyota心態:台灣人性命廉價/中國人安全無價


cyc502002 wrote:
所以市場上已經有樓主...(恕刪)

我覺得這種說法感覺像是沒有將樓主的文章讀完
基本上樓煮感覺比較想推廣對於主被動安全性的重視,而非一定要針對TOYOTA
只是以市占率來說TOYOTA的確是名列前茅,但台灣版本與其他國家的版本以同車相較下
除了切成較多等級之外,頂級的也未必將國外所擁有的安全配備全部給齊
一部分也是希望TOYOTA能夠重視這樣的呼聲吧?

艾力 wrote:
基本上假如是這樣認定...(恕刪)


艾力兄
這個新聞是真的
我也一時忘了是哪個廠牌了
但大陸會主動送去歐洲做評測的,一定是對自家有信心的某大廠牌的吧
我記的是前一年送去評測........0顆星
今年再送去評測有進步了........1顆星



另外請問C-NCAP和EURO NCAP兩者差別是什麼?

我個人是比較相信歐洲那邊的測試
這樣的講解描述法還蠻有趣的XD

被動式只要沒故障可以正常作動就比較不怕

但其實發生車禍,人的操控也是因素
https://www.youtube.com/user/whsvdo

艾力 wrote:
基本上假如是這樣認定...(恕刪)

去過E-NCAP撞過的中國車
1.陸風
2.華晨BS6(尊馳),BS4(駿捷).
BS6是07年去撞的吧,CNCAP測試沒測過這台...0星
BS4印象是09年,ENCAP去撞的..0星,因為人家改新制了,這台在07年CNCAP測是3星
CNCAP 5星的自主品牌也沒幾台車,就熊貓(TOBE),奇瑞A3(台灣Apllo)...有興趣再查吧
不過CNCAP今年碰撞的車速很像也提高了
http://www.c-ncap.org/C-NCAP/index.htm
Camry 3.5Q一台150幾萬
也是只有4顆氣囊,沒有汽簾的~
可惜阿可惜~
請全體乘員(後座中間免了)都戴安全帽好了~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其實台灣的國慘車安全配備奇差這是可以理解的,
市場總是競爭的,
toyota在台灣車市已經市完勝了,
而且是勝到一個離譜的情況,
不管出什麼車型安全配備再差價格比同級車高,
只要一掛上牛頭牌的mark和加個DVD,
一樣把一堆安全配備完整的對手解決,
按照一般企業經營,
是不會去改善自己產品的,
反正怎麼賣都會大賣,
都已經狂勝了,
何必還要多花成本改善產品,
讓自己少賺,
因此一些原本該有的配備依然不會裝上去,
在國外各位看到牛頭牌的車子配備齊全,
是因為競爭非常激烈,
不拿真正的本事出來沒辦法贏過對手,
在台灣因為牛頭牌已經變成神主牌,
已經沒有對手了,
自然就不需要增加產品成本,
光舊車型和少少的安全配備就可以在台灣賣的這麼好,
又何必花時間花人力去管車子安全問題,
反正有賺大錢就好,
等到真的有對手可以和自己競爭,
到時候再多加一點配備或者改用新車型都來得及,
這是企業競爭的方式,
就像十幾年前intel 486處理器連續五年不降價也不太推新產品,
一直到AMD趕上之後才開始才開始降價推新產品,
就是這個道理,
原因不難理解但是對台灣人來說卻很殘酷,
因為台灣人所買到的車子安全性都比國外同型車要差,
所以luxgen加油吧,
我支持台灣有自己品牌的車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人家願意買你能怎麼樣?

無謂的月經文,買東西爽就好,有人喜歡吃龍蝦,有人喜歡吃滷肉飯,看不下去就別買就別看,這種文章發再多也是多餘,請樓主多花點時間休閒娛樂,別人的兒子死不完,各人造業各人擔,請樓主別擔心。





話說小弟我開SUBARU的原因也是喜歡它安全,但是很多人都以為我飆車。歪風阿~~~~~~~~~~~



Drango wrote:
認真看過之後,其實大...(恕刪)

阿..人家的VIOS跟台灣的VIOS不是同一台車唷...

aasn15 wrote:
想買就買~不想買就不...(恕刪)


說真的,我不喜歡這個說法,TOYOTA的形象是世界性的,行銷也是

07年,TOYOTA組裝一台7SRS規格的Yaris去Euro NCNP作撞擊測試...
但是日本市售版不主推這個等級,台灣和泰版...根本裝不上去

這件事實,順便回應一下,樓上的網友認為重量不大,不會影響油耗,容我粗略的說
1. 為了留下此類部品的裝置空間,各車廠必須絞盡腦汁,去維持內部的空間感,外部的平順效果...
在台灣生產是省略掉就好,省錢又留下空間
2. 多5個氣囊,其中2個是氣簾,少說11萬NT...為了節省成本,其他部位就要在改變設定,變動等級,你說還會一樣省油嗎?

再說一個事實:日本產的WISH後懸吊是多連桿的,台灣變成拖曳臂
拖曳臂不是不好,有些小車採用精裝的拖曳臂(成本可能大過多連桿,如福斯),不要叫我相信
台灣TOYOTA改用拖曳臂,是為了底盤至輪圈之間的珍貴空間

我討厭台灣的TOYOTA,因為不誠實的把這些資訊對稱的給消費者,只是一味的用世界級的TOYOTA來包裝行銷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