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wayne wrote:
以下的文章,就是摘自「汽車百科」雜誌(2005年11月)
對於這起Toyota Altis失控意外事件的報導:目前國內最具有車輛測試能力的單位,就屬財團法人車輛測試中心,各家車廠的新車認證、測試等工作,無不藉由這個單位完成。但在某年 5月份,在所有負責採訪經濟部的媒體記者面前, Toyota Altis就硬生生的因為後懸吊系統的設計缺失,導致車輛失控撞上護欄,造成兩人受傷。能想像嗎?在全國最專業的汽車測試場地上, Toyota Altis載著國內的媒體記者發生嚴重的意外,而一切都是因為這款車型為了「節省製造成本」而設計的後懸吊系統。
據瞭解,參訪車測中心當天下著傾盆大雨,車測中心考量下仍決定依照原定計畫,在試車員的駕駛下,讓出席的媒體們試乘體驗環形跑道。而為展現不同車種的特性,車測中心安排包括了 Toyota Altis、 Ford Tierra、Nissan Sentra以及Hyundai Elantra等四款不同的國產車型提供試乘。
ARTC車輛測試中心是國內最專業的車輛測試場所,但Toyota Altis這款車型的「特殊設計」,卻讓專業的試車手馬前失蹄,載著媒體發生事故。
其中某一組共3人,原本應坐上一部Hyundai Elantra,但同組的女記者認為Elantra不安全,希望能夠改搭 Toyota Altis,因此,包括一位男記者、該名女記者以及工業局技術處長黃重球所屬的蘇姓公務車駕駛,便搭乘由車測中心試車員駕駛的Toyota Altis進行環形跑道的試乘體驗。
當環形跑道體驗即將結束,準備自出口離開測試道時,他們所乘坐的Toyota Altis突然發生車輛打滑,車尾撞上環形跑道出口匝道旁的 紐澤西護欄,緊接著車輛完全失控,原地旋轉。在車測中心試車員豐富的經驗下,當場放空油門和煞車,才好不容易讓車子完全靜止下來,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但當車子完全停下後,發覺坐在右後座的蘇先生,由於其乘坐的位置最接近碰撞紐澤西護欄處,受到最大的衝擊,不僅滿臉是血,同時右手臂也嚴重脫臼。當一行人下車查看車子受損情況時,發覺這部 Toyota Altis的後行李廂已然幾近全毀。
據瞭解,當事人在回到休息區後,詢問試駕員到底怎麼會發生意外事故時,試車員表示,主要是因為跑道出口處有積水,車子在經過積水處時,出現「水漂」現象,導致車身失控。當被質問到,為什麼其他車輛沒有發生類似情況,而該名試車員所駕駛的Toyota Altis 卻會失控撞上護欄時,試車員坦承,除了他個人的確應負上部份相關責任,但更重要的是,Altis這款車型的後懸吊設計不良,當遇上緊急狀況時,這款車型的後軸容易發生重心失衡,造成意外事故。. 事後當事人向車界的朋友及媒體轉述這次的經歷,並打聽Toyota Altis的後懸吊系統到底是否真有著設計上的嚴重瑕疵。結果幾乎每一個車界的朋友及資深媒體同業均表示,只要對國內車壇瞭解稍深的人士都知道,Altis 這款車型的後懸吊系統,原本就有著嚴重的瑕疵。 事實上,Toyota Altis所採用的是非獨立性拖曳臂懸吊系統,這套系統常用在歐系房車上,其最大的優點除了節省車輛後軸的空間外,更重要的就是這類的懸吊系統其生產成本相當節省,維修成本也相當便宜。但事實上, Toyota Altis所採用的非獨立性拖曳臂懸吊系統,由於其懸吊本身的剛性及強度不足,因此完全無法如歐系房車般,有著優異的操控性。反而容易出現後軸左右晃動的情況。因此,後座乘客很容易出現暈車的現象。
據資深技師表示,Toyota Altis所採用的這套後懸吊系統,只要左右輪受力不一,比如壓到路上的小石頭或是路上的人孔蓋,其後軸便會產生左右搖擺的現象;當實際駕駛時,只要駕駛人時速稍快,很容易發生不預期的甩尾現象。而當這款車型上市時,Toyota原廠便在國內媒體的詢問下,坦誠這款車型後軸設計是因為節省製造成本所致,至於可能造成的意外事故,更大言不慚的表示:「 Toyota車主不會把車開那麼快!」
據瞭解,當事人指稱,後續在與朋友的閒談中,更得知Toyota的業代與經銷商,早就知道其車型的缺點,常要求Altis車主額外加裝 防傾桿。
...(恕刪)
還有這段故事啊....長知識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