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sfree wrote:答案就是:盲從。如此簡單而已。雖說簡單,但這T牌長久建立下來催眠效應,讓很多人在挑車時,甚至連試乘都不用就選了T牌。 我附近上了年紀的『阿上』都認識頭又大的車,連沒駕照的都說它的車子好,人到80歲,車子還能跑。我都覺得我們台南是不是老車【汽車和機車】特別多,車子修一修繼續開,萬一車子衝出去肇事了,再推給車子爆衝。
千萬別再說只是靠口碑,以前福特滿街跑的年代 ,豐田與本田的車在哪?? 口碑不好....再見不送...一堆人說盲從,現在都21世紀了資訊那麼多,還買車不用看就下訂你為是民國70-80年代阿......Rav4每個月都3-4千輛,只有你懂車,當這3-4千人都笨蛋.....買1百萬左右的車的人都是會精打細算的,要花錢買不會去思考?? 你以為是買雙球鞋??當你常常需要用車且經常要去保養廠喝咖啡的人就知道,我只是要一台不常故障好養的車誰管你超控多好;馬力多大; 這台只是代步工具,有閒錢當然會去買超控好馬力大的夢幻車口碑不是一天造成的,但口碑也不是永遠存在的...
事實上 ,光是大空間加進口身分再加價格相對低, 就打趴其他廠了要做大空間比放一堆新的電子科技來的簡單多了,但也不用想說很便宜, 因為相對其他車廠也是少了某些東西,而少的配備, 相對也把價格壓下來了 , 又可降低增加配備所必須面對的損壞風險.所以大車+進口身分+妥善率+相對便宜就吸引了絕大部分的台灣用車車主.而其他廠要思考的是為何給了那麼多還賣沒T廠的多.
1.休旅車2.小黃跟uber運將的唯一選擇wish停產,carmy扶不上檯面,crv客貨牌3.因為它是toyota4.沒有新電子配備所以妥善率高5.車美仕跟日本toyota沒關係,所以妥善率不佳不能算在toyota上6.中古價高7.被洗腦的人一大堆綜合以上原因
五年以內的時候,都是新車,這台、那台、另一台隨便比都不相上下。繼續開下去就知道差別在哪裡了。我住國外,買二手Rav4,入手的時候已經是十年的車了(但是里程數不高),買到現在開了六年,換過的東西如下:雨刷、輪胎、電瓶、煞車皮、其他保養的油啊什麼的。就這樣,沒別的了。連燈泡都沒壞過(這大概無關)⋯我開車正常速度,寧願看牙科也不喜歡修車,沒在在意什麼操控性省油等等,要的只是一台我要上山下海也不用煩惱的車。這台車現在看起來還可以再開很多年沒問題。我這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
租了二次IRENT一次小鴨,一次五人座(也有七人座)的這款,有點驚訝就是如果一般市區,省道道路,時速一百以內TOYOTA的車真的很好開,但如果山路一些有灣的,就真的不好開TOYOTA的車,很適合一般順順開的車主不過購車的話 ,我還是不太會考慮TOYOTA
prix_1213 wrote:千萬別再說只是靠口碑(恕刪) 大大不用生氣,那類的酸言酸語也不是只有在汽車版(TOYOTA)才有,只要是任何賣得好的產品,必然會被攻擊,攻擊廠商發現效果不彰後,多半就開始針對消費者了...可以考慮用點同理心去體諒他們...常看到有人把TOYOTA形容為『船』,這點倒是頗好笑,這些人懂『船』嗎?懂得搭(乘)船的真實感受嗎?這種奇怪的形容方式,就像以前看音響雜誌拿松香味來形容聲音一樣
orisfree wrote:答案就是:盲從。如此...(恕刪) 我也是曾搭RAV4的計程車,整台車一路上到處都是聲音,車內、底盤,全都是各種聲音,還是路況不錯的市區與環快,那些駕駛到底怎麼能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