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Altis 新舊引擎的差別

isdera wrote:
恩 CV3也是那個...(恕刪)


sorry, 因為CV3 不在我注意範圍內, 搞錯了實在對不起~
我買車時的超越車訊好像只比
SENTRA 1.6 (新好男人), CIVIC1.6 VTEC 4門, Virage 1.8, GOA Corolla 1.8,
結果, 我曾買了後兩部, (Virage 因特殊原因脫手)
只覺得, 當時的車 配備比好的, 不像現在~~

對於TOYOTA, 我只能說: 曾經愛的深, 才會恨之入骨!
(好像這段話用的有點嘔心~~)

來玩相機, 卡實在~~
其實是比較便宜啦~
偶是"雜碎"工程師

maverick14 wrote:


當然, Toyota 身為國內第一大車廠, 公議時就有比較嚴格的標準
個人也很贊成車廠之間不能比爛! 但是善意的批評才是車廠進步的動力
在沒有瞭解各家車廠引擎的細節, 過度激動的批評是不必要的.

此外, 每家車廠都有誇張言詞的 Sales, 但是也有好的 Sales
建議與其講某車廠的 Sales 說什麼, 還不如舉出車廠正式聲明比較好

另一方面, 也請不要說買某車廠的人就是不懂車, 深藏不露的高手很多
車廠不注意安全性配備是不對的沒錯! 但是真正該檢討的是政府的制度
應傚法國外公佈碰撞測試; 法規強制配備氣囊/ABS/ESP等安全配備
並盡速淘汰相對較不安全的舊車, 這樣對人民的安全才有保障
當然最主要的是駕駛人本身, 危險駕駛 (酒駕/飆車/自侍車輛操控好而危險駕駛)
這樣再多的安全配備也無法保障危險駕駛人的生命!

.(恕刪)


推M兄這段話

討論區的理性憑據發言,是必要的

01之所以是01,也是建基於上面這句話

感謝M兄分享
stan_ccv wrote:
到現在, 5AT(H 的C8 & A8標準配備), CVT(N, M都用了一段時間了), Dual VVT-i,
甚至 VVTL-i, 目前只有LEXUS才有 (H的 i-VTEC, M的 新的B系列 MIVEC 皆屬VVTL-i這級)
國瑞/和泰 甚至 TOYOTA 並未很合理地下放至台灣市場,


不好意思,我可能需要稍微糾正一下!

VVTL-i已經消失在TOYOTA的體系裡了,自從Celica停產以後,VVTL-i的引擎也就跟著停產,現在LEXUS使用的多是Dual VVT-i,比較性能導向的則多用了直噴。

HONDA的i-VTEC跟TOYOTA的VVTL-i類似,但M家的MIVEC作用類似於Dual VVT-i而不是HONDA的i-VTEC,簡單分類一下:
可變汽門的有:VVT-i、MIVEC
可變揚程的只有:i-VTEC

我想大家用"嚴厲"的角度來看TOYOTA,並不為過,畢竟是第一大廠,但看看目前國產車裡面,全車系有所謂"可變汽門結構"的只有TOYOTA跟HONDA兩家車廠,連INNOVA都有VVT-i,但其他的車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車型是沒有可變汽門的。
不是說TOYOTA就是最好,只是TOYOTA沒這麼爛,現在TOYOTA車系裡面唯一沒有跟上其他國家的也僅有ALTIS一台車,其他的車系都是使用跟其他歐美國家同樣的系統,至於CVT本來就不是TOYOTA的強項,事實上除了日本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TOYOTA有搭配CVT系統的,你如果有看到的話,都是右駕國家,從日本貿易商送過去賣的,不是原廠代理的商品。
ThomasLin wrote:
不好意思,我可能需要...(恕刪)


MIVEC: MIVEC 是類似 VTEC 一般, 可以 改變揚程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VEC

新一代 4B-1x 系列MIVEC 引擎開始導入"連續式"可變正時 (與 VVT-i & i-VTEC 類似)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tsubishi_4B1_engine#Specifications

也就是說, Mitsubishi 新一代 4B1 系列引擎 都是 進氣+排氣 連續可變正時+揚程
然後 配的變速箱都是 CVT, 恐怖~ 連2.4都有CVT~~
http://roadtest.u-car.com.tw/roadtest-detail.asp?rid=358

4B-10: 1798cc => 可能會用在第二季上市的 Lancer 1.8
4B-11: 1998cc => Fortis 2.0
4B-12: 2359cc => 即將上市的 Outlander 2.4

不過 負責發展 4B1 系列的 GEMA 是由 三菱, 克萊斯勒, 現代 合資
國內的車廠(所有的都該打屁股), 自己要振作一下, 不要只是想撿現成的, 或要求消費者接受庫存品~~Orz~
然後再來喊 "別人行, 我們為什麼不行?" (唉~這句話好像我在唸國小時,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唉~忍不住 又食言了~~真是恨鐵不成鋼呀~~

對自己之前火爆的發言, 在此對不起.
偶是"雜碎"工程師
ThomasLin wrote:
我覺得上面講的好像不大對,應該是說BMW的VANOS是電動的,但其他的都是油壓的才對。因為BMW的VANOS取消了原先大家所認知的節氣閥,油門的開度則是從氣門的深度所模擬出來的,這應該要靠步進馬達才有可能辦的到。...(恕刪)


VVT-i 使用油壓控制知悉, 感謝 Thomas兄 指正!

另, BMW 的 VANOS 是類似 VVT-i 的正時機構, Valvetronic 才是 Thomas兄 所提的連續可變揚程. Nissan 甫發表的 Infiniti G37 上的 VQ37VHR 也採用了VVEL (Varios Valve Event & Lift) 連續可變正時揚程, 其也是電動控制搖臂來調整揚程, 只是 VQ37VHR 並未如 Valvetronic 般取消節氣門, 官方說法是保留節氣門以使正時調整更為精確並使扭力輸出平順, 但是實際效果尚待時間證實.

ThomasLin wrote:
... 至於CVT本來就不是TOYOTA的強項,事實上除了日本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TOYOTA有搭配CVT系統的...(恕刪)


Prius / RX-400h 上的不是 CVT 嗎?

此外, 個人認為, 目前可變汽門正時/揚程技術, 對各車廠來說都已能玩上一手 (Honda 加油! 連 Nissan 都量產 VVEL 了, 您家的 Advanced VTEC 趕緊量產化吧!), 以目前的原油價來說, 未來能源這種愈來愈少的東西, 價格只會愈來愈高 ....... 油電混合/替代能源+環保技術, 才是現行車廠的未來目標.

個人就對 RX-400h 上的 CVT 頗有興趣, 只是一方面工作繁忙 (下班後在練半馬 21km ...), 一直沒有時間去找相關資料, 據了解, RX-400h 的引擎負責前輪輸出, 電動馬達則是後輪 (Prius 則都是前輪), 考慮馬達的扭力輸出和引擎不一樣 (馬達從一開始轉動到最高 rpm 都是相等的扭力), 所以, RX-400h 的 CVT 到底是怎麼控制前後輸出的呢? 或許 Thomas 兄可指導一二 ...

另報告 stan_ccv兄 及 isdera兄, 小弟雖是使用 Pentax
但是剛好日前幫友人入手了台二手的 400豬 + A16, 還沒有時間拍攝
有機會再請教 Canon 的相關問題! 小弟的部落格 拍的不好, 獻醜了!

最後謝謝 freefly0兄 的支持! Thanks!
stan_ccv wrote:
sorry, 因為C...(恕刪)

STAN兄~
玩相機不只比玩車便宜 也更安全!!
重要的是:家人和女王都會與你同樂~~
之前大學到研究所六年間,換過:
VW VENTO、ALFA 75(落2.5)、MGF、ALFA156 2.5等車
雖然都買中古的(除了VENTO) 但真的不少錢都丟到海裡......
相機就不同了 那些胡搞的錢
我都可以買好幾台1D 5D加大三元了

小牛兄~
您拍的算非常好了~ 測光很準確啊~
A16我短暫用過 非常實用! 解析度很好!
以前底片時代 我也用過PENTAX
不過現在數位時代 多方考量
確實C牌是相對妥當的選擇
呵呵 有點像T牌車
不會是你最喜歡的 也不會是最好的 只是相對妥當......
不過值得C、T警覺的是:
排老二,甚至老三、老四的
已經迎頭趕上了 驕兵必敗!
金牌屁蔥
maverick14 wrote:
Prius / RX-400h 上的不是 CVT 嗎?


PRIUS跟RX400h上面用的CVT叫做E-CVT,基本上跟一般認知的CVT是兩回事了!

簡單來說,CVT有變速,E-CVT的變速是利用馬達模擬出來的,不算是"機械"的變速系統。
ThomasLin wrote:
PRIUS跟RX400h上面用的CVT叫做E-CVT,基本上跟一般認知的CVT是兩回事了!
簡單來說,CVT有變速,E-CVT的變速是利用馬達模擬出來的,不算是"機械"的變速系統。


感謝 Thomas兄 告知, 剛剛查了 Wiki 的資料
是否 E-CVT, 以 Prius 來說, 則是

1. 只有一個齒比, 算是高速檔位, 以五速變速箱來說, 就是第五檔
2. 從一檔到四檔的一般車速, 完全是由電動馬達所運作, 由於馬達各轉速的扭力恆定, 所以能模擬出無段變速
3. 俟車速增加到一定的臨界速度之後, 由引擎介入直接以最高(且唯一)齒比帶動車輪
4. 在未到此臨界車速時, 僅管是需要大扭力的爬坡, 依然是由電動馬達提供動力, 引擎只負責充電, 並沒有直接驅動車輪.
5. 倒車時也是由電動馬達所驅動, 由於馬達的扭力足夠
6. 由 Prius 引擎/馬達/綜合 馬力/扭力圖 看來, 馬達的主要負責轉速是 0-1,200rpm, 1,200rpm 後由引擎帶動? 但是臨界車速為何則看不太出來 ...
7. 其它有關 Prius 的 Hybrid 資料, 不知 RX-400h 或是 LS-600h 的是否類似? 或是有其它出入?
maverick14 wrote:
6. 由 Prius 引擎/馬達/綜合 馬力/扭力圖 看來, 馬達的主要負責轉速是 0-1,200rpm, 1,200rpm 後由引擎帶動? 但是臨界車速為何則看不太出來 ...


E-CVT的精華不在於CVT,而是在於切換動力來源的行星齒輪,這組行星齒輪可以有效地分配引擎跟馬達的動力來源,所以雖然馬達跟引擎有著先天轉速上的差異,但藉由這組行星齒輪,可以很順暢地去轉換不同動力來源。

下面這個網站解釋的很清楚,我對E-CVT的認知幾乎都從這裡來的。
http://www.cleangreencar.co.nz/page/prius-transmission
我相信新引擎是一定會上市的
說不定還會推出2.0款的
這樣的銷售手法
在台灣因該是見怪不怪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