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IIHS的突襲 RAV4拿poor


安卓拉貝貝 wrote:
我懂你要表達的意思
但是顯然邏輯是不對的
2016年,2015年正面撞擊成績
也是拿2013年的成績套用
但是2016,2015年的小面積撞擊成績(駕駛座)是G
2013,2014的成績則是p
成績套用
不代表全車的車身結構都是同樣的


2013年和2014年拿Poor,這時車型是4代
但在2014年11月進行修改,並於2015年拿Good,這時車型也還是4代
然後修改後的Good就從2015年延續至今的4.5代

4.5代只是修改後的4代換皮而已啦
lukepeng wrote:
IIHS的紀錄裡面...(恕刪)


S40確實側撞很差
比C30的成績還差
這個當年就有很多國內外的人討論了

但是講到S60這台
我覺得你可能沒有看照片就在講
那個側面撞擊拿A的是2009以前是一款車
那個2011以後的才是你現在市面上正在販售的S60,沒發現有拿A的跡象

簡單說你根本把兩台車當一台車來講
那這樣子BMW 3系列會很可憐因為從2000年到現在的紀錄他還有拿過P的......但是是整整三代不一樣的車型了

安卓拉貝貝 wrote:
我懂你要表達的意思
...(恕刪)


那個是補考後的成績........
有很大的機會你不考他就不會去念書.......

年份問題是依據結構相同年份來參考的,也就是2014年到2016年都用同樣結構的就以最就的年份為起始
不妨再次看看IIHS針對這次的新聞
http://www.iihs.org/iihs/news/desktopnews/vehicles-with-good-driver-side-protection-may-leave-passengers-at-risk
毀滅之神-棄天帝 wrote:
2013年和2014...(恕刪)


2015年小面積撞擊成績改進後
其他還是套用2013的成績
即使車身結構不同
修改後的其他部分仍會套用之前的成績
2016年套用2015年的小面積撞擊成績(駕駛座)
但是不代表其車身結構就是一樣

安卓拉貝貝 wrote:
2015年小面積撞...(恕刪)


有沒有一樣我覺得IIHS和原製造廠最清楚,如果真的有更新改進那原製造廠不會不跟IIHS說
因為增強結構是加分不是減分、會讓成績更好
JulianCHU wrote:
有沒有一樣我覺得IIHS...(恕刪)


成績是在昨日公佈的
所以才讓人感到疑惑
為什麼測試的不是今年的新款車型
我還那是那句話
人家車比較安全...關你鳥事(除非你要跟它撞)

你的車艙安不安全才是自己的事
真的在意安全性的本質還是在意比輸人?
怎麼看都是在強調公不公平的心態...

安卓拉貝貝 wrote:
成績是在昨日公佈的...(恕刪)


搞不好隱而不發很久了
你知道寫論文有的時候要好幾年....哈哈哈


我覺得這個文章是針對比較當初同年分且目前還在製造的新車來做一個比較

因為一開始就在講他們推出小偏位撞擊後有 13家製造廠的 97種車型有做過結構改變,IIHS說這樣很不錯他很鼓勵這樣做,不過是短期如此,長期希望能夠兩邊都加強(所以這個報告才會出現好準備打人屁股)

例如他有講到 2015 Toyota RAV4 and the 2014 Nissan Rogue 的兩側差異最大,但2015 Toyota RAV4的駕駛座潰縮比乘客坐少了13英吋, 2014 Nissan Rogu則是10英寸
2015 Toyota RAV4的部分你可以從影片看到很明顯的有結構加強的痕跡

所以了某人的研究發現要強化小偏位撞擊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強化一下前座成員座艙那邊的結構,有的是換材質或是增加厚度但是都很難用肉眼去發現,例如Forester and CX-5就是這樣、但是只有駕駛座那邊
2014 Subaru Forester and the 2015 Mazda CX-5有這個現象但是差異非常的接近

剩下那幾個車型則是兩邊的差異幾乎一樣,駕駛座艙和乘客座艙結構看起來是向同的也就是兩邊同時有強化
SUBARU馬上就要換SGP平台了
知恥幾乎勇(當然不是因為這個測試才要換平台)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我比較想看Prius 4這新車體架構, 可以得到幾分~~~

z85917131 wrote:
話說toyota還真的很在乎「駕駛人」的安全呢!

T牌在安全方面本來就不好
所以一堆人去買進口T
現在連進口T都不安全
要他們情何以堪
省油神話早就破滅
操控跟車身剛性本來就不是強項
現在連進口T的安全也只做半套
好家在在台灣T牌二手價很好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