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下如果看的是2015新款影音部分除非你完全不改用原裝否則就我所知,你就必須注意,因為原廠音響整合了行車電腦相關控制,也就是說,原廠音響是不能拔掉更換台裝音響,否則很多車輛設定功能就消失因此只能從改寫程式去整合台灣導航系統,數位電視,包含DVD(原裝音響如果沒記錯是CD,非DVD),聽說某車商是花了巨額的費用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如果是2015年款,要注意一下,這部分跟三代的完全不同,差異就是多看幾家,多問多看畢竟這是將近200萬上下的支出,不小的一筆費用,每個人都一樣,無論花多少錢,買新車都是一種愉悅的心情,但是如果交車之後,一下這個,一下那個,能解決就算了,不能解決那個之嘔會更痛心不是嗎?幾家大型的貿易商,車價都比較貴,但是銷售量都是小型貿易商的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這麼冷門的車(如果沒透過網路,沒看過或朋友開過,廣告雜誌介紹也很少,很多人到和泰也問沒有,更別說要找誰買),怎麼這幾家知名的賣車數量越來越多?都會找到這些貿易商,問完價格之後拿菜單多找幾家比價也是很平常的行為,甚至台北這家那條路上就有好幾家都有賣,但還是這幾家知名的賣最多?何解?真的是這些車主付錢不眨眼?這真的要自己細心觀察,大部分車主也是精打細算,各有其考量
其實這篇的用意是好的,但如果事情有這麼簡單,早就一堆人自己進車了,現在聰明的人、英文能力好的人一堆,網路資訊那麼發達,我想單純進車不會是問題。最重要的是不會幾間車商獨大,其他車商賣零頭。再來看到2.7成本只有127萬,一開始我還真嚇了一跳,後來想想,我相信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其他車商進來賣個150萬,賺賺20萬,又比大車商便宜30多萬,一定有很多人轉去買150萬的2.7LE(不是L喔),那188萬的2.7LE是要怎麼賣?再來買車後認識的朋友,真的有人是自己從美國進一台SE來台灣的(2012全新),成本接近180萬(當初2012全新SE車商賣多少,不是牌價喔!我想很多人都很清楚),在聊天的過程中,他說後來發現你們這樣才是對的,他的沒保固,沒有把很多方便性的東西整合進車裡,如果把這些東西算進去,他自己進車便宜不了多少錢,但是要花時間、精力,又少保固,當然豐田的車真的很好維修,但說要便宜,也不見得划算。接著去年初有一個人自稱是台灣在美國拉車的最大上游在FB賣車,說很多車商都是跟他拿車,跟他買車最便宜,SE空車190萬,當時我就跟他分析了,跟你買車看不到車,還要先付訂金,190萬加上一些東西早就比我跟這些大車商買車還要貴很多,怎麼會有吸引力?我也直接明說,價差20萬以內你是不用賣了,沒有多少人會為了差這20萬少掉那麼多東西及保固,20到30有機會,30萬以上會很好賣,所以SE空車請壓到175左右再來談,但是結論就是不可能,因為他也要賺錢。如果我朋友說的沒錯自己進的成本接近180,車商厲害一些成本壓到170-175,難道他不用賺錢?賣我175,這是不能的事,他要花那麼多時間、精力和壓錢在那裏,賺個10%適合理的吧?所以17X*1.1差不多就是190,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2月時也有一個案例,因為正2015新車開始陸續交車,車友詢問車商是否會給交車日期,大家的回答當然是會,但是這位車友是跟車商訂車,先付30萬(2012我買車時網路有車商只須先付6萬),再來等車進港,交車,車商賺手續費,當然手續費及車價多少我不知道。但是這就是害怕的心理,付了30萬,看不到東西,現在車到了沒,我也不知道。最後如果板上大家團購成功,直接美國買車運回,希望有人能分享詳細完整流程及最後真正的總價,因為我聽說美國買車不是看牌價而已,所以對於板上的2.7LE的試算會有些疑慮。如果有人能做到這樣,我想這才是開版的最大用意,造福大眾,這樣大家才能好好比較一下,該自己進車還是跟車商買。PS:SE現在能選配的東西好像不少,可能這項大家也要好好比較一下。atx511 wrote:h大,可否請教您說...(恕刪)
保固很妙,車商都說有保固,但是誰是真的保固?很多都是多幫你在保險上保一個零件險,有東西壞就用你保險修,然後你保費增加..............這算保固嗎?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要他出保固他很樂意,因為有錢賺所謂原廠的保固是不花錢,保險費也不增加的情況下出保固,別被乎弄了
jerry11011821 wrote:保固很妙,車商都說有保固,但是誰是真的保固?很多都是多幫你在保險上保一個零件險,有東西壞就用你保險修,然後你保費增加..............這算保固嗎? 1.有誰知道, 車商跟保險公司保"零件險", 跟車主跟保險公司 "保車險", 是有關連的?2.就我個人經驗而言, 我沒跟保險公司保所謂的甲乙式保險, 我也出過保固, 但完全不知道"保費是否會增加", 不過第三責任險等, 每年都一直調低, 倒是真的!! 車商出保固, 有幾次我連簽名也沒有, 所以到底這個(車主漲保費)是否有關連?如果車商為了降低風險, 他們自己跟保險公司另外簽零件險, 這個也是合理的! 只要不影響車主權益(例如保費增加), 也是一種分散風險的做法! 不是嗎?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 是不是反而有另外保險的車商, 比較肯負責(車商賠得比較少)所謂保固, 指的不就是非人為的故障(非耗材), 自己撞到的, 那就不叫出保固! 說真的汽車上的蓄電池應該也算耗材..車商其實也可以不予保固! 但是某些車商真的貼心 保固內 換給你, 這也是真的!通常來說, 引擎,變速箱這種重大的故障, 應該很難遇到, 除非很倒楣拿到檸檬車! 尤其是台灣有現車的, 都可以看到車況, 這類的風險是更低, 除非是訂車時, 車還在國外, 經過船運, 辦理各種驗車手續, 那萬一? 這時候保固就很重要了不過, 每台車應該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小毛病之類(通病), 或者異音處理, 或者一些台灣改裝品(例如電折等等), 保固內萬一故障有問題, 需要調整, 維修, 甚至"更換零件", 這個時候也是考驗車商所謂"保固"的能力...其實這類的問題, 在所謂"總代理"的車商, 感覺起來比較不是問題(當然也常常看到車商推來推去..), 但是"水貨商"呢? 這個應該也是很多人的疑惑!
color2255kimo wrote:請問美國網站上的2015...(恕刪) 中華民國萬萬稅~一堆稅額+運費+車測檢驗審查費用+貿易商管銷費用+利潤(人家開門也是要賺錢)=造就今天sienna高貴的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