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leefan wrote:
TRD IS200 ...(恕刪)
還好吧...
如果去港口停一下就會這樣...
那就太誇張了...
我的車..
今年20歲了...
除了一些小油汙..
要不可比一些車還乾淨呢...
手排狂 ..心態,決定一個人的氣度。
kogonomo wrote:
說真的國產車買便宜的...(恕刪)
很遺憾的告訴你大致上過80~1百多萬級別的國產車是比許多中低價車款值得
有很多材料差一級價格就差蠻多的,外觀或許看不出來可是前後保桿.內裝一拆就知道用料好壞,紮實與否
不知道您是否看過50萬級別以下的國產車種拆下內裝的樣子?
很多低價車主小抱怨的隔音不良其實一拆內裝就能明白,不是看的見跟重點處薄薄的廉價回收隔音棉一層就是根本沒有貼,前後保桿更明顯,尤其是後保內只靠兩座潰縮塔加一顆高密度發泡體就解決的比比皆是
而這些都還是比較容易看到跟一看就懂的,不易見到的機件還價差更多,友板最近剛解決的地毯翻起問題有地毯照片對吧?那地毯翻開一看內面是雜色的就能了解是次級品,我一個在裕盛工作的朋友就說過只要是比較便宜的國產車幾乎都是這種用料,再往下40萬級別的還有更差的地毯...
原廠進口件跟國產件價差更大,當然不是說國產件就不好,但有不少低檔的便宜協力廠品質不是很穩也是事實
這些機件的表面處理工序跟報價好壞間價差頗大,可是在新車時沒經過時間洗禮你根本看不出來,像螺絲只看新品表面消費者是不會知道這玩意兒是不是有通過鹽霧測試之類的品質保證的,每個月原料報價都在漲,可是協力廠報價我是不會同意你漲的
那怎辦?協力廠就偷啊,偷工序.偷用料,幾年前我還在做品管時常剖熱處理的鋼鐵軸件用維克式硬度機驗硬化深度
,那時的材料在從顯微鏡傳到電腦螢幕上都是漂亮的高純度均質斷面,幾年後的現在我只看的到含一堆雜質用大陸原料的劣品,不閃掉雜質我還驗不出正確數值,這些東西還是通得過最低QC要求,可是耐久性也只能給你最低保證
這些成本便宜物料的品質是要賭的,不過只要外觀包裝的美美消費者一樣買帳,因為消費者根本看不懂
物超所值?
時間會誠實的給予答案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