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有關Altis的高剛性結構GOA

aquaeuro wrote:
中鋼已經有能力製造...(恕刪)


高階鋼材的重點是輕量化與高強度堅固
還能符合小面積撞擊測試

低階鋼板要有等效的強度就要厚一點
厚就重油耗就難看

令人擔心的一點是
美規高強度鋼板可以滿足小面積撞擊又輕量化油耗好
台製車無法規無公佈撞擊測試
但有公佈油耗
為了油耗好看又不用高階鋼板直接偷料,用輕薄的低階鋼板取代
那就令人擔心了⋯⋯
"建議鋼材強度看看就好,材料強度還得乘上厚度和構型才是總強度。
貨車大樑鋼材從來就不是什麼上等貨,乘上厚度就是K小轎車K好玩的。"

車子的剛性由材料的強度與使用材料的厚度(斷面積)來評估
個人覺得沒甚麼問題
只是如果車子的材料強度不高
而且鋼材的厚度(斷面積)也不大的話
那要說車子的剛性很好
個人是不認同的
就Altis來說
它具有高剛性車體的說法 個人是質疑的
四代RAV4上市時簡報是有提到鋼材分佈的
loveeva30115 wrote:
四代RAV4上市時簡報是有提到鋼材分佈的


RAV4看起來就是玩假的吧? 連比例都沒告訴你。朋友跟我說一個故事,內容如下:

台本推新款CR-V,主打車體安全性,首度公開鋼材結構比較。看了之後,真切感受到國產車的差別待遇,難怪要想安全點就買進口車。反問台本這不需要羞恥心嗎?業代靦腆笑回:”大哥,拍謝,至少這台我們有勇氣敢公開,其他從來沒有公開過的國產車品牌,得請您自己想像了。”

真是哭笑不得,但,想想,好像沒其他國產車敢自己公開這樣的比較吧!?



已堪誤 小弟我誤會名詞的意思
原來GOA是Altis引以自豪的獨門剛性結構專利

snjsf2 wrote:
"建議鋼材強度看看就好,材料強度還得乘上厚度和構型才是總強度。
貨車大樑鋼材從來就不是什麼上等貨,乘上厚度就是K小轎車K好玩的。"

車子的剛性由材料的強度與使用材料的厚度(斷面積)來評估
個人覺得沒甚麼問題
只是如果車子的材料強度不高...(恕刪)


材料力學是用慣性矩(Moment of inertia)來看的
以長方形的材料來說
Ix=bh^3/12
b=寬度
h=高度

細節請看材力的解釋
http://mems.web.nkfust.edu.tw/ezfiles/113/1113/img/1736/542657715.pdf

http://www.linsgroup.com/MECHANICAL_DESIGN/Strength_Material/Chap1.pdf

實際上形狀複雜
一個小單位的應力受力的條件為一應力矩陣
xx, xy, xz
yx, yy, yz
zx, zy, zz

形狀複雜就用電腦模擬
如用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來模擬

重點還是低強度鋼要有能承受高負荷
就是加寬加粗
這樣就會變重
油耗就變差
所以要有高強度又省油
就是要用高強度鋼達到輕量化的目地

1500MPa的導入主要是因應美規的小面積撞擊測試
而歐規沒有
所以美規自然比歐規更堅固
其他規,認命吧~
名偵探貓男 wrote:
台本推新款CR-V,主打車體安全性,首度公開鋼材結構比較....

...(恕刪)

Honda真有種!

竟然用了這麼多年Toyota家的GOA車體設計,而且還公告鏗鏘鑿鑿的比較表XD

大家都醉了。

你要快去燒幾張給本田宅一郎呀!




喜歡01最大的一點原因,就是可以看到嘴炮無極限,永遠能在最無法想像的地方見識到最新的突破。

erc wrote:
竟然用了這麼多年Toyota家的GOA車體設計,而且還公告鏗鏘鑿鑿的比較表


哥 這表是小弟我自己重製過的 經你一提 我也才知自己錯誤
原始數據 是朋友引述 而 為了確認數字 引用了蘋果日報的報導後製表
原來GOA這個名詞 是專有Toyota用來是廣告用的

錯誤的部分我自己應當修改

但 也好奇擁有GOA技術的TOYOTA能不能也公布鋼材比例比較差異?

erc wrote:
(恕刪)...喜歡01最大的一點原因,就是可以看到嘴炮無極限,永遠能在最無法想像的地方見識到最新的突破。

+1

而且消費者跟消費者吵,不是應該消費者團結對付廠商才對嗎?

又站在廠商角度看事情,買輛車須要獻上忠誠嗎?
網路上我看不到您,但我會在我的回應留言中看到我自己。
loveeva30115 wrote:
四代RAV4上市時...(恕刪)


C柱沒有用高強度鋼材是因為台灣法規沒有後撞測試嗎? (偷掉? XD)

買Toyota 要安全的話,「至少」要買進口的
不然安全要國產的話,
去買福特和現代這兩個在國產界敢標榜鋼材的品牌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