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和泰車Q1賺30億新高....別再說沒這麼好賺了

神車只有神人在買....神牌賺30個億太少了....台灣那麼多神人
雖然我真的不喜歡T牌,不過還是想講一下
不要忘了隔壁裕日車的EPS更高,賣的台數少還能維持這樣的利潤,偷配備偷得更兇

demo1234 wrote:
和泰車Q1賺30億...(恕刪)


賺30億?營業額?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政府覺得台灣市場太小, 要繼續給予保護跟獎勵減稅措施...他就算一季賺300億, 日幣貶值他也不降價, 美金升值他有匯損所以要調高售價...政府官員跟利委們完全贊同他們...就是台灣現狀永遠是市場機制跟政府無關, 是你們願意跟他買車...so, 別眼紅了 好好賺錢納稅吧
台灣人多數人想錢想瘋了,能省錢可以不要命

什麼對了台灣人胃口

不用講那麼好聽~

和泰賺的多,那也只是和泰

基層的業務員卻不盡然
現在貨比三家都已經是基本的,網路加店面加親朋好友詢問~比比皆是
如果那麼好賺

我們的離職率不會高達30%

很多的員工只是和一般人一樣,只是為了一分穩定的收入好養家糊口
業務工作久了,年齡年資深了,不得不硬著頭皮做下去

否則要換去那裡?

超級業務員到處都有,高薪的也不乏皆是
可是根據28法則,永遠只有那20%而已
大多數的人也只是一般的上班族與小小的業務員

可是你願意付出每週最寶貴的六日及晚上的休息時間

只因為客戶的一通電話?要比價、要商談卻未必有成果

我想各行各業都有辛苦之處
和泰賺錢我相信有其過人的商品價格設定,同時也善用品牌與集團優勢
但我也相信和泰並沒有非常重視基層員工的想法與意見
甚至於基層員工的福利~畢竟和泰股東及總公司幾個人分,好過全台近10000人分,有意思多了

過去我曾在汽車業務工作相當常的時間
我幾乎不知道小朋友是怎麼長大的?

很慶幸自己已經脫離業務工作

但是還是希望大家對於多數辛勤工作的業務人員不要用有色的角度對待
而和泰(企業)賺錢是應該的,但是否合理?
有沒有反映在產品、售後、員工與消費者...
應該才是重要的



shearwater0627 wrote:
神車只有神人在買....(恕刪)
很多人就是見不得別人賺錢,難道要像30年裕隆的飛羚汽車
賣到賠錢品牌倒了,舊車送人人家還不要的車商才是好車商嗎?
pita1234 wrote:
和泰賺的多,那也只...(恕刪)


T牌是業務太多.......

造成客源分散

就算到現在網路發達,真正"實際消費者"

不上網看行情菜單的也一堆

01、PPT 網路菜單精算師,現實中並不是每個客戶都這樣

業績好的,介紹客多,會拿這些 來補有差異的, 要不然神單怎麼來的?

汽車業務要做越久越穩~

版主的標題是 和泰車Q1賺30億 "新高"
我想重點是 "新高" 這兩個字
上市公司的EPS 和獲利是公開的資訊
前陣子冷氣調溫度的按鈕不靈敏
跑去修, 原廠說要換整個主機板, 要1萬多塊
想想就不修了
我真不懂, 1萬多, 可以買支iphone5吧, 需要像iphone5 這麼強大的機器來控制冷氣嗎 ?


www
最近房價打的不錯,是不是應該要來打一下車稅?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