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的煉油廠輸油管線到各油庫是專管專用嗎?專管專用就是92,95,98和柴油每種油品要一條,不然汽柴油分開也要2條但就所知中油的管線是沿中山高速公路跑的,看到的也只有一條;一條管線的話,不可能每次輸送不同油品就清管吧!如果是這樣,管線輸送是會混到,有沒有在中油任職的大大出來說明一下.
swards1 wrote:能想出這點子真是天才...(恕刪) 大家好!我是FB用對油愛地球的版主!先請看看您的加油口 、跟說明書(都有寫92,外國人常笑台灣人很直,原廠都已經寫了還不敢用),再來說大聲話吧!為何葉物叫吃95 , 如果連”商機”是什麼 ? 都不知道的話,那麼幾十年的飯不知道吃到哪裡去了!不好意思!本社團注重實際操作 , 高辛烷值迷思的理論已經多次被實車驗證所推翻,目前網路的資料 -- 絕大多數關於汽油的使用方面是失效的!實車驗證~本社團的”滑行測試法”,我的Escape 2.3 自從混油後--打入D檔 、放腳煞車起步前進,沒一會兒就以時速將近6~7公里等速前進!應該是1.汽油接近完全燃燒:油門經常加到5 、6000rpm , 而且是任意踩;像醬~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_gdata&v=0_ydv0LjUS42.機油充分潤滑~汽車 (重機 、機車) 換機油時,洩油塞鎖上前先將上方”加機油的孔”暫時蓋上,並請用”空氣槍”從”機油尺的孔”吹3分鐘 ; 降低”舊機油”的殘留量 , 再將洩油螺絲鎖上,就可以加入新機油 ; 確保引擎內的新機油~近乎100%(達到”機油充分潤滑”),降低引擎的磨耗!至於機車 -- 我用的是”機車環保工法”~http://www.youtube.com/watch?v=0T3X7TPpZX0”用對油”固然重要 、”機油充分潤滑”亦不可或缺 !3.煞車收放自如--煞車皮鉅溝!三得力元素兼具備的關係,再加上混油後的動力延續 ; 影片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cwmMRpFQ2k順便補上當天的實際路況 ~http://youtu.be/4ebKueWekMM(全程是平路 、有的路面還不太平,過了三個彎 、終點前有減速小坡--影片中騎機車拍攝的起點,最後以時速20公里煞停) ; 如果縮短加速的距離 : 300公尺保持時速50公里放掉油門,將可以滑行1.5公里(5倍的距離 、時速應該還有10公里)!麻煩請搜尋 : 馬自達(引擎壓縮比 13:1 、14:1 的 兩具引擎 , 使用 NOR 91 比 NOR 95 燃燒效率多10%)的發表也證明了”辛烷值適中”的重要性 ,(有好友的 Prius C 新車--國內最高的引擎壓縮比 13.4 : 1 , 用了中油九五 、台塑92 +0.35% 、台糖九二 + 0.35%的煤油--60公里全程冷氣 、乘坐4人 , 油耗31.5km/L , 實際已經超越原廠公布的32--無負荷測試) ; 不斷酸分享混油心得的好友 , 既然高辛烷值這麼強 , 那就請拿出東西來!理論跟實際畢竟是有一段差距的!辛烷值適中--汽油(辛烷值)的汽缸內耐壓力 , 微大於汽缸壓力 , 就是最佳燃燒狀況(我的Escape 2.3已經持續將近3年了);而且汽油還兼具供油系統的汽油幫浦 、噴油嘴及進氣門等的潤滑(我的引擎聲比用全國95 、92時安靜多了, 潤滑度最好)!所以 , 才會希望大家盡量用92來混油;因為就算再高級的ECU , 如果辛烷太高 , 仍然無法寫出最佳的燃燒效率!讓辛烷值降至引擎所須之最低值,將使噴射泵 、噴油嘴及進氣門(缸內直噴不提供),享有最高之潤滑度(過去不曾探究 、目前已經有數千例的實車驗證 : 引擎聲明顯變小) ; 延長引擎壽命,進而達到物盡其用(本社團成立的宗旨)!目前網路上的資料 , 絕大多數是22年前”理論壓縮比”的衍生”(只是在預防爆震 、不斷的極度燃燒不完全--”排氣口內”一管比一管還要黑)!不過 , 有些高級車遵照世界的趨勢”理論壓縮比” ; 用了號稱對引擎最好的98,但里程數不到20萬公里 , 就在要換車之際 、改用了92混柴 煤油 , 愛車從此比新車時用98效果還讚!混油到達”用對油”的極致版(排氣口完全乾淨),就可以免除 爆震 、稀薄燃燒(我的車3年來至少有過30次引擎在稀薄燃燒的狀況下 , 連續行駛220公里)等 恐懼~現今的汽油引擎 , 為了提高燃燒效率 , 將引擎設計為超稀薄燃燒(40:1),已成潮流~GDI-汽油直噴引擎之工作:三菱GDI引擎就是把汽油直接噴射進入汽缸中,如此可以冷卻缸內溫度,而提高空氣密度,進氣效率提升,而進氣冷卻的效果也抑制引擎暴振的可能,且日後在進氣閥門那積碳的機會就大大降低囉:)引擎積碳可是很嚴肅的問題喔!因為後果慘重呀:~~進氣歧管改垂直式進入汽缸,這樣的設計多少有進氣增壓的效果;改用可以產生5Mpa的高壓汽油幫浦與可以產生渦漩霧狀的噴油嘴,且這噴油嘴須要可以耐的著幫浦的高壓.......活塞表面是呈凹凸的曲面,....etc.這些的改變使得GDI引擎能使用超稀薄燃油(40:1)且點火情況良好.燃油經高壓後"層狀霧化",且油汽運動方式都有改善,克服稀薄燃燒的點火不易,引擎暴振與NOx過高的問題(是由於高壓供油,且汽流的捲動方式,配合活塞頂頭的凹凸曲面,在壓縮行程後,使得被噴入汽缸內的燃料經微粒化後形成非擴散的噴霧狀,然而在活塞頂部空間汽化,而這些混合氣被迴漩帶到火星塞附近,使得稀薄油氣在點火點附近濃度足夠,整個汽缸混合氣也還可以足夠到燃燒的比例!不過 , 只要引擎的一切指數 、運轉正常(完全沒有稀薄燃燒的缺點);像我的Escape 2.3 混油將近三年 , 引擎已經熱車狀態轉速至6000rpm , 水還是硬給它噴出來~https://www.facebook.com/video.php?v=834422973242732 (新聞影片中段!我的車引擎壓縮比 9.7 :1 ,已經跳脫高辛烷值的迷思對應95;用全國92混加1%的柴煤油將近3年 , 同型車的燃燒狀況有辦法達到醬嗎?)!光靠混油 、機油充分潤滑 , 就有高科技引擎設計的效果 、而且3年來不曾爆震過;這些都是目前大家常引用的理論所無法解釋 、也做不到的 !故事的真相~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B1%BD%E6%B2%B9%E9%81%94%E4%BA%BA/1408256589440374?fref=ts我的依據就是國父學說之”物盡其用”,以及十八年來有邏輯性實際驗證的心得~辛烷值適中--引擎耐用 、省油 、馬力強!感恩!
汽油達人 wrote:大家好!我是FB用對...(恕刪) 你好,我覺得你的論點有一些地方不合乎邏輯首先,有關於達人您這一段的論述============================================麻煩請搜尋 : 馬自達(引擎壓縮比 13:1 、14:1 的 兩具引擎 , 使用 NOR 91 比 NOR 95 燃燒效率多10%)的發表也證明了”辛烷值適中”的重要性 ,(有好友的 Prius C 新車--國內最高的引擎壓縮比 13.4 : 1 , 用了中油九五 、台塑92 +0.35% 、台糖九二 + 0.35%的煤油--60公里全程冷氣 、乘坐4人 , 油耗31.5km/L , 實際已經超越原廠公布的32--無負荷測試) ; 不斷酸分享混油心得的好友 , 既然高辛烷值這麼強 , 那就請拿出東西來!理論跟實際畢竟是有一段差距的!============================================*首先 Prius C 是Atkinson Cycle引擎, Atkinson Cycle引擎,本來就是加92就可以,原廠也是叫你加92。你拿兩個不同循環的(一個奧圖循環,一個阿金森循環)來作例子。 我不太懂你想表達什麼?============================================三菱GDI引擎就是把汽油直接噴射進入汽缸中,如此可以冷卻缸內溫度,而提高空氣密度,進氣效率提升,而進氣冷卻的效果也抑制引擎暴振的可能,且日後在進氣閥門那積碳的機會就大大降低囉:)引擎積碳可是很嚴肅的問題喔!因為後果慘重呀:~~============================================*是提高空氣中的含氧量不是提高"空氣密度",空氣裡面的氧是助燃物,空氣裡面大部分都是氮氣,了不起跟高溫產生氮氧化合物。=======================================================*還有,活塞表面的凹凸曲面的設計意義是要提高壓縮比,跟稀薄燃燒沒有正相關,但是直噴引擎的確活塞與汽缸頭設計與一般引擎不同,活塞移動到上死點(TDP)的時候,上面還有一段些許的空間,此空間叫做 Combustion Chamber(C.C) 而壓縮比的定義是:R=[Vd(汽缸衝程的體積)+ Vc(燃燒室體積)]/Vc
汽油達人 wrote:麻煩請搜尋 : 馬自達(引擎壓縮比 13:1 、14:1 的 兩具引擎 , 使用 NOR 91 比 NOR 95 燃燒效率多10%)的發表也證明了”辛烷值適中”的重要性 ...(恕刪) NOR是什麼? 應該是RON吧汽油達人.....另外, Mazda這兩顆引擎也是atkinson cycle, 當然可以加92如果是貨真價實的otto cycle, 這麼高的壓縮比很難不爆震不過並沒有像Toyota FXE/FSE系列引擎是比較重度atkinson cycle, toyota的引擎會推約20%空氣回到進氣岐管, 所以實際壓縮比大約10.5左右Mazda的atkinson cycle大約還有12:1壓縮比, 所以他的扭力並沒有降低很多, 依然維持1.5/2.0/2.5L引擎應有的水準不過這也沒什麼, Focus 2.0壓縮比也是12, 國外照樣加92 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