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問題〕請問大家的 ALTIS 在高速公路上會容易出現 不穩定 有點 左右飄的 情況嗎?

Vios1116 wrote:
裝一組原廠的空力套件...(恕刪)




親愛的樓主,我跟妳包這絕對沒用

國產車這種東西並不是M3還是法拉利什麼的根本就沒有經過千百次的實地測量

進來台灣的都是好爸爸車,更不要說好爸爸排行榜的第一名阿提斯

全都只是視覺系而已

就算你下訂日本御用改裝廠正廠車大包

我跟你說還是沒用

為什麼?

一個〝有用〞的空力套件必須經過厡厰好幾千次的風洞測試去模擬去紀錄

效果要出來也絕對要加上底盤全改裝整個 一體搭配

你阿提斯要穩如果以為加上個原廠鴨尾跟前後大包圍就有效的話

那真的,國產改裝廠都收一收了



的確是有另一個方法尾翼會有用

就是你去找國內在玩04的車廠去加裝那種超誇張的尾翼

那個因為下壓面積太大,但缺點是車會變慢變重兼耗油

但是因為實在是太大的尾翼了所以才有用,一些未經測量的細微差異都可以接受






Vios1116 wrote:
當風往這個空間湧入的時候就會造成車身漂浮

解決方案就是減少底盤與路面之間的空隙

如果降低懸吊則會犧牲舒適性

建議搭配空力套件之外順便

裝一組原廠的引擎室平衡桿



以上VIOS大大講的是白努力定律

可是小弟以為國產各牌好爸爸車風阻係數、風洞測試〈國產有嗎?〉就是空隙那個部份應該都差不多

真正會在那下功夫的是跑車等級的東西了

FOCUS車身比阿提斯高吧,也沒見他在搖啊

所以小弟以為飄移、車晃的問題還是要從懸吊著手



又另如果裝了引擎室平衡桿竟然會讓您感受到明顯差異的話

那版主的駕駛技術恐已達到拓海般神人級了
好爸爸房車就好爸爸開法就好
別期待換了避震器加上前後防傾桿就會變成focus等級的車

個人建議
換組不錯的煞車皮
或是加大碟盤
提升煞車性能
都比一些大包引拉有用多了

yenshiang wrote:
好爸爸房車就好爸爸開...(恕刪)


這有點矛盾!
既然是好爸爸開法,那換煞車幹什麼?
Altis的煞車在我開過的一般轎車來說已經算很不錯的了,起碼針對
好爸爸開法絕對夠用還有超過,況且煞車太靈敏或制動力太強,對乘
客是很不舒服的,不考慮乘客哪還能叫好爸爸呢?
歐...糟糕
沒說的很清楚

我的意思是
真的要改車的話
還是從最基本的煞車改起

因為.....
車再會跑
煞不住一樣會出事
STAR-YGG wrote:
又來了,標準嘴砲開始...(恕刪)

那個日籍工程師是說ETA後懸吊在設計上的缺失
而上面有一位板友說除了台灣的ALTIS之外其他國家都改成別的形式......
這很明顯不是這個意思吧,那個日籍工程師是說ETA後懸吊在設計上犯的錯誤
簡單的來看ETA後懸吊其實就是一種非獨立式的拖曳臂懸吊系統,只是它的拖曳臂長度比較長&較細
但是這部分不是主要造成ALTIS不穩的原因,畢竟其他國家的ETA 後懸吊也沒發生這種不穩定的現象
不然你看看第十代的Corrolla也沒改變它的ETA後懸吊,就可以發現就算拖曳臂長度較長&較細,也不會有很大的危險
如果從其他使用非獨立後拖曳臂懸吊的車來看你會發現台規的ALTIS跟他們最大的不同在於
其他的車都使用短行程&非常硬的彈簧和阻尼設定,像是Swift,BlueBird之類的車
美規or日規的Corolla是使用長行程&硬的彈簧阻尼設定
但是台灣的ALTIS卻是用長行程&較軟的彈簧阻尼設定
如果要解釋為什麼後拖曳臂的設計需要使用短行程+硬彈簧&硬阻尼設定需要很長的篇幅
但是就結論來說後拖曳臂的設計在使用短行程+硬彈簧&硬阻尼設定可以改善操控性&穩定性

所以那些說換了避震器也無用的板友,真的換上TRD or其他廠牌的避震器無效嗎??
至少可以把原來的長行程+軟彈簧&軟阻尼設定轉變成短行程+較硬彈簧&較硬阻尼的設定
就會比原來的穩定性&操控性提升
s840103 wrote:
輕量化普利…恕刪)


這東西是為了拉轉好用

但會有個後遺症…


就是油門要一直含著保持轉速,轉速拉的快也掉的快

一鬆油門馬上感覺到引擎煞車,降反而耗油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本人對任何參考本文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yenshiang wrote:
好爸爸房車就好爸爸開...(恕刪)


改車從最接近地面的地方改起。

要改制動請先來套好胎。

然後在換大尺寸,接下來是來令卡鉗大碟油管。

還嫌不夠就上四活塞。

懸吊、防傾桿這些東西改了有沒有效小弟不多贅述。

很多東西不是光改一點就會有顯著效果,這又不是打電動在改車。

有一點要提醒好爸爸…

懸吊改硬、除了乘客感受之外…

避震器上座會提早收工,車身組裝也會提早出現異音。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本人對任何參考本文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ariete wrote:
如果從其他使用非獨立後拖曳臂懸吊的車來看你會發現台規的ALTIS跟他們最大的不同在於
其他的車都使用短行程&非常硬的彈簧和阻尼設定,像是Swift,BlueBird之類的車
美規or日規的Corolla是使用長行程&硬的彈簧阻尼設定
但是台灣的ALTIS卻是用長行程&較軟的彈簧阻尼設定
如果要解釋為什麼後拖曳臂的設計需要使用短行程+硬彈簧&硬阻尼設定需要很長的篇幅
但是就結論來說後拖曳臂的設計在使用短行程+硬彈簧&硬阻尼設定可以改善操控性&穩定性

...(恕刪)





謝謝,你這樣說我比較清楚了 一點


對這些東西之間的搭配也多印證了 些我的想法


感恩哦
金鞍美少年 去躍青驄馬 牽系玉樓人 繡被春寒夜
porsche911t wrote:
大大言下之義是TRD...(恕刪)


日本的改裝廠網站
通常是賣什麼就會po什麼
試問如果日本TRD有出altis的對應套件
是不是應該就能找到相關的訊息
可是 找不到
所以嚕...答案應該很明顯了吧= ="
Rotary power
ariete wrote:
那個日籍工程師是說ETA後懸吊在設計上的缺失
而上面有一位板友說除了台灣的ALTIS之外其他國家都改成別的形式......
這很明顯不是這個意思吧,那個日籍工程師是說ETA後懸吊在設計上犯的錯誤
簡單的來看ETA後懸吊其實就是一種非獨立式的拖曳臂懸吊系統,只是它的拖曳臂長度比較長&較細
但是這部分不是主要造成ALTIS不穩的原因,畢竟其他國家的ETA 後懸吊也沒發生這種不穩定的現象
不然你看看第十代的Corrolla也沒改變它的ETA後懸吊,就可以發現就算拖曳臂長度較長&較細,也不會有很大的危險
如果從其他使用非獨立後拖曳臂懸吊的車來看你會發現台規的ALTIS跟他們最大的不同在於
其他的車都使用短行程&非常硬的彈簧和阻尼設定,像是Swift,BlueBird之類的車
美規or日規的Corolla是使用長行程&硬的彈簧阻尼設定
但是台灣的ALTIS卻是用長行程&較軟的彈簧阻尼設定
如果要解釋為什麼後拖曳臂的設計需要使用短行程+硬彈簧&硬阻尼設定需要很長的篇幅
但是就結論來說後拖曳臂的設計在使用短行程+硬彈簧&硬阻尼設定可以改善操控性&穩定性

所以那些說換了避震器也無用的板友,真的換上TRD or其他廠牌的避震器無效嗎??
至少可以把原來的長行程+軟彈簧&軟阻尼設定轉變成短行程+較硬彈簧&較硬阻尼的設定
就會比原來的穩定性&操控性提升


感謝你的解說,說的很中肯..
不過一堆說這車子懸調偷料的人不知道資訊是哪來的..
問個規格講不出就閉嘴潛水了..然後又跳出個來說問規格是打嘴炮的開始..
如果連規格厚度都不知道那要憑什麼說後梁偷料做很細呢?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