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chihweihsu wrote:找到這張以前存在我電腦的圖,無良企業總愛道貌岸然地睜著眼睛說瞎話........ 其實這些貿易商都會做匯兌避險 一般外幣的短期浮動 對他們來說是無關緊要啦當然對他們漲價有利時 就會把"匯兌損失"掛在嘴上睜眼說瞎話其實也不限於汽車貿易商以奶粉為例 (幾年前)明明全世界奶源國批發價格都下跌國內奶粉商人還是可以聯合漲一波(這叫聯合壟斷) 還用原料上漲這種假藉口 (其實只是汽油漲....)本來這些是"公平交易委員會"都要主動調查的可是這幾年好像失聯一樣 難道被裁掉了?!
看準台灣人是全世界最不團結的消費者,到底哪一家企業被台灣人抵制到真的倒的?過去奶粉關稅調降,進口商就說有其他成本增加,所以不能降,現在如果降低汽車零件的進口關稅,你看看國產車業者會不會降價,整天靠北不能降進口車的關稅,不然會影響到國產車,會一堆連帶產業沒飯吃之類的,以前一年賣5萬台賺這個錢,現在受疫情影響只賣3萬台,但是又想賺5萬台的那個錢,當然就只能漲價了啊,不是成本漲,是賺的不夠多,怕股價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