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請和泰認真思考國產新COROLLA WAGON

亨利叔叔 wrote:
神車也到了快大改款的...(恕刪)

其實和泰/國瑞一直沒有想要一統江湖的意思(但就已經市佔第一了……),如果要通殺的話
其實應該停掉Vios/Yaris,
用1.5L NA+超級爛的配備維持起跳價在50~55萬(為什麼不用1.2T?因為這顆比1.8還貴,台灣貨物稅是以2.0L分級的,所以2.0L以下的引擎,對車廠的稅是一樣的)
再用高規的2.0L引擎守住現在Corolla Altis的市場,因稅制差異讓一點銷售量給1.5L版本
反正只是左手讓給右手,只要想辦法作出1.5L跟2.0L的外觀差異
像是圈、前後保桿造型、頭尾燈規格等,這個和泰熟門熟路,應該比我們更懂
這麼一來,整個國產轎車生產線就都是同一個底盤平臺,生產成本會比現在兩個平臺還便宜、產量更大
如此一來,才能在足夠的經濟規模來養可能不賺錢的同底盤平臺延伸車型(像是旅行車)
而現階段,因為國瑞在轎車平臺就有B、C兩個平臺,不可能再搞C平臺的延伸車型的
ariete wrote:

其實和泰/國瑞一直...(恕刪)

開發新平台是賺是賠不知道
沒事幹嘛冒險
神A銷量降低就跟現在一樣
引進新的進口車款
神A繼續賺
甚至跌倒一個月只賣500台還是賺
那更新產線是更新心酸的嗎...
kurokawa079 wrote:
開發新平台是賺是賠不知道
沒事幹嘛冒險...(恕刪)

嗯……我前面那段話其實跟是否換裝TNGA-C無關
而是台灣到底是Vios/Yaris+Corolla Altis兩個平臺 VS 單一Corolla平臺比較賺
相信隨便一個看也是單一平臺比較賺

至於更新產線來生產TNGA的部分,豐田也證實使用新產線生產舊有平臺會更有效率、成本更低
在和泰高層沒有點頭同意花大錢更新產線設備使其可以生產TNGA底盤的車子前
要國產"新車型"都是空談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放雷克 wrote:
Wagon一年可以賣幾台
要開發Wagon模具一組多少錢(或是跟原廠購買授權要多少錢)你知道嗎?
當初一堆人說Mazda 6進Wagon就要買的
現在路上Mazda 6 Wagon有幾台...
樓主洗洗睡 考慮歐洲車型吧...



就目前的銷售成績來看,小改款Mazda6在單一2.0升Skyactiv-G汽油動力、全車系標配全速域MRCC主動車距控制系統的內容下,確實仍吸引不少中大型轎車買家入主,前面數月累積的訂單,也讓Mazda6在本月份繳出亮麗的成績。銷售占比而言,Mazda Taiwan表示4門Sedan與5門的Wagon比例呈現「五五波」,4門Sedan為172輛、占43%,5門Wagon則為226輛、占57%,後續欲消化的訂單也是「五五波」,在中大型轎車市場勢微的情況下,算是取得不錯的成果。

誰說馬6 WAGON賣不好的?

aaaomc wrote:
在和泰高層沒有點頭同意花大錢更新產線設備使其可以生產TNGA底盤的車子前
要國產"新車型"都是空談


除非和泰要放棄深車這台灣銷售第一的市場
否則設備更新是遲早的

zerocross wrote:
目前喜好WAGON車型的車主在台灣仍然是少數,
短期內想要國產化的機率感覺不高(量不夠,不符成本),
不過或許可以期待進口版本,但價格怎麼定就是關鍵了


以ALTIS在台灣的量
我認為導入WAGON車型國產的難度不會太高

把ALTIS未來因轎車市場萎縮減少的量
用WAGON車型來補齊
我認為也是個辦法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來台Altis碗公感覺也不錯,
反正只要掛上牛頭牌,
就是票房保證了不是嗎?


沒錯
光是TOYOTA+WAGON
絕對有市場

maxy103 wrote:
這台再好看你們都不會買,因為我猜這個車應該是要賣給計程車司機的


我個人認為
旅行車實在太適合當計程車了
載行李多方便啊

kenot303 wrote:
這些少數開WAGON還大部分是有錢人,真怪
當然不是這樣,是因為現在WAGON只有高價車才有...


+1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