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原廠使用非車主手冊內所列的機油規格(原廠回覆)

蒼穹之子 wrote:
感謝各位有心的看完文章和討論....

原來你本身就喜歡玩文字遊戲,難怪心裡面也認定車廠事後會以文字遊戲方式來推責任
"和"跟"或"不需要跟我解釋,因為我完全不覺得這爭議有什麼可議之處
1.一開始對機油完全不了解,所以衍生出後續糾紛
2.事後的要求很多餘

你可以去google其它廠的車主手冊
有哪一間車廠會把所有符合等級的油品全數詳列出來?
如果有,日後你就挑那個品牌的車就好了

TOYOTA這些做法是很可怕的,車子趕快賣掉好了
它的二手車價應該還算不錯


另外你都沒發現嗎
以TOYOTA這一個在01上面相對比較顧人怨的牌子
在你po出了一則看似車廠與消費者之間糾紛的案例之後
竟然沒什麼人站在你的立場聲援你
這也有點奇怪吧

好不容易有機會
至少也應該要跳出幾個同行相忌的同業趁機踩一腳才合理
可是都沒看到


流川 風 wrote:
原來你本身就喜歡玩文字遊戲,難怪心裡面也認定車廠事後會以文字遊戲方式來推責任

他根本就是一直鬼打牆!
都已經解釋手冊寫20W-50可用,表示5W-50也能用。

如同手冊若寫輪胎須使用速限180公里等級,難到有人也要質疑速限190的輪胎若能用,手冊為何沒寫?
流川 風 wrote:
原來你本身就喜歡玩文...(恕刪)


沒事時,一字不同,或許沒什麼差異...有事時,就差很大.....
如同發生事故時,"推"撞和"追"撞,雖然只差一字,差距甚遠。
有機會你可以再回頭看這段,先提出這段的可不是我唷~

這次討論的中,提到可用機油列表........
並不是把所有符合等級的油品全數詳列出來,就好了。
重點在於,所列出來的規格(耗材)中,回到原購買處,
是否可以購買到手冊所列的規格(耗材),且至要少有一樣以上符合....
若一家公司賣的產品,會讓消費者回到原購買處後,是無法購買可用的機油(耗材)。
可能是產品賣不好或早己超過備料庫存周期....
但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發生才對吧!?

流川 風 wrote:
另外你都沒發現嗎
以TOYOTA這一個在01上面相對比較顧人怨的牌子...(恕刪)


討論區,本來就是提供大家一個資訊交流的平台,並不是發起主題後,
就去期望什麼,旨在交流...


黃日重 wrote:
他根本就是一直鬼打牆...(恕刪)


其實我覺得您舉的例子,有一些些怪怪的地方,因為輪胎的規格並不是這樣子的。
若將您舉的例子套用在這次案例的話...應該可以這樣子說.....

如同手冊若寫輪胎須使用速限180公里等級,難到有人也要質疑速限190的輪胎若能用,手冊為何沒寫?

如果今天,原廠將輪胎分成180公里以下是賣100,超過180公里是賣200。
那麼,若原廠沒有詢問或說明,直接選用200元的,被發現,就會想了解,為什麼不用180公里的就好?
高規低用,對車主而言可能不是最佳選擇...但能不能用?
當然可以用,只是...車主需要嗎?
再著,若真有寫限速180公里等級的輪胎....那可能會在其它地方,會有補充說明注意事項...
例如車子的設計,在180公里以上時,可能會發生一些不可預期的事.......所以不建議這樣做之類的吧?

另外,己經有網友看出一些問題了....以下資料取自官網....
在相同保養套餐條件下:T35定保(10W30)1410元,T35定保(5W50)2360元,差 950 (+59.7%)
以下是舉例....
若車主沒發現,原來5W公里時,機油己經是被換成比較貴的.....
之後保養十次,分別是14100和23600,差9500...等於 額外付出的金錢成本
對車主而言,真的有必要花這額外的金錢嗎?

另外,有人有貼出另一個車款的車主手冊,機油部份...
http://attach.mobile01.com/mobile/attach/201601/mobile01-a0036d66e756db041413b1bb9c0129f6.jpg
如同先前所述,若有車主一直都自備5W50的機油,若真不小心在保固內出問題,原廠會怎麼解讀這內容呢?
如同前面討論,一台車若沒寫需要50這種黏度的機油,有可能在車子的設計上,使用這種黏度的機油,
可能會失去某種特性...例如省油或讓人覺得油門輕巧的感覺....

另外,從這主題討論中,不難看出,部份網友也都知道原廠用5W50打死旗下一堆車款,也或許覺得這沒什麼問題....
就這件事而言,龍潭保養廠也回覆說,的確5W50不在車主手冊規格內....
但依目前程序是沒有錯的。有想知道原因就是自己想辨法去問當初改掉規格的保養廠..
若使用上,有出問題,再來討論......
蒼穹之子 wrote:
這次討論的中,提到可用機油列表........
並不是把所有符合等級的油品全數詳列出來,就好了。
重點在於,所列出來的規格(耗材)中,回到原購買處,
是否可以購買到手冊所列的規格(耗材),且至要少有一樣以上符合....
若一家公司賣的產品,會讓消費者回到原購買處後,是無法購買可用的機油(耗材)。
可能是產品賣不好或早己超過備料庫存周期....
但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發生才對吧!?

原廠不是已經提供10w-30跟5w-50兩支機油了嗎
兩支也都符合手冊裡的可用規格範圍
是怎樣讓消費者回到原購買處後,無法購買可用的機油(耗材)呢??
蒼穹之子 wrote:
另外,有人有貼出另一個車款的車主手冊,機油部份...
http://attach.mobile01.com/mobile/attach/201601/mobile01-a0036d66e756db041413b1bb9c0129f6.jpg
如同先前所述,若有車主一直都自備5W50的機油,若真不小心在保固內出問題,原廠會怎麼解讀這內容呢?
如同前面討論,一台車若沒寫需要50這種黏度的機油,有可能在車子的設計上,使用這種黏度的機油,
可能會失去某種特性...例如省油或讓人覺得油門輕巧的感覺....
另外,從這主題討論中,不難看出,部份網友也都知道原廠用5W50打死旗下一堆車款,也或許覺得這沒什麼問題....
就這件事而言,龍潭保養廠也回覆說,的確5W50不在車主手冊規格內....
但依目前程序是沒有錯的。有想知道原因就是自己想辨法去問當初改掉規格的保養廠..
若使用上,有出問題,再來討論......

另外再給你一個概念
任何一部車並沒有最適合用哪種黏度的機油
車廠訂的規格只是適合的使用範圍,加上建議使用規格
但也不表示建議規格就一定是最適合的規格
最終還是需要依照天候,用車環境,駕駛習性及里程數來調整
所以車廠只需給個使用規格範圍,而不是指定規格
你的思考比較一板一眼
解讀成手冊建議規格10W-30,5W-30,或是"指定"規格 20W-50,15W-40,10W-30,5W-30
所以才會一直堅持5w-50並無記載在手冊裡面
但是手冊那是可用規格,並不是指定規格
所以5w-50包含在可用範圍內並沒有什麼爭議
前面也有其它大大解釋過
若可用規格有20w-50
則5w-50也一定可以用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
就在於機油特性了
5w-50跟20w-50兩者在高溫時黏度是一樣的
而在低溫流動性方面5w則是更優於20w
所以別再把可用規格當成是指定規格了
你這麼注重字面意義,應該就了解我說的"可用"與"指定"的差異處了吧


另外依你出示的保養單據
被"擅自"更改機油規格的那次保養里程數已達75000km
或許也是讓新店廠評估幫你換上高黏度機油的因素之一
不過最終原因為何,如果你還有疑慮
這部份確實是需要你自行向新店廠洽詢
龍潭廠的處置並無不當之處


至於你的另一個疑問是自備油品保固一事
如果真有這方面的疑慮
建議自己先爬文或是向原廠直接尋問
但可以先了解相關資訊後再發問
才不會又遇到各說各話的溝通不良現象
當上" 法院❞時是以手冊為依據還是你自己認定為準? 車廠本就有義務寫清楚而不是讓消費者自己類推,尤其是特別影嚮安全的部分, 把這部分寫清楚有這麼難嗎?
(保養廠用手冊表列外之機油型號,寫的跟做的不符 不是改變寫的 就是改變做的 而不是牽拖解釋!)

蒼穹之子 wrote:
其實我覺得您舉的例子,有一些些怪怪的地方,因為輪胎的規格並不是這樣子的

輪胎除尺寸外,還有一個容許最高速限代號來表示規格。
例如 「P代表150公里」「Q代表160公里」「R代表170公里」「S代表180公里」「T代表190公里」「U代表200公里」。

所以我用輪胎「速限180」「速限190」來舉例等級,那怪怪的?那裏輪胎的規格並不是這樣子?

蒼穹之子 wrote:
若車主沒發現,原來5W公里時,機油己經是被換成比較貴的.....
之後保養十次,分別是14100和23600,差9500...等於 額外付出的金錢成本
對車主而言,真的有必要花這額外的金錢嗎?

其實這類問題很難有一定標準答案!
大原則但不是絕對
車在你脫手時里程數少可用便宜機油(若用高級機油可能是浪費錢)
車在你脫手時里程數高可用高級機油(若用便宜機油在脫手前可能引擎會大修)
但何謂「里程數少」「里程數高」又很難數據化。(像一般人認為里程20萬算高,但我們跑機場一年里程就18萬)
又有可能便宜機油保護性差,但你顧車溫和駕駛,車開到里程數很高也沒事。
反之就算用高級機油,但冷車就大腳油門激烈操駕不愛惜,一定會減少引發壽命。

所以貴的高級機油,是否是必要額外的金錢花費?很難講!也許真的是浪費錢!也許因高級機油提供更好保護,讓你在脫手前少一筆龐大修車費。
TSC1153 wrote:
當上" 法院❞時是以手冊為依據還是你自己認定為準? 車廠本就有義務寫清楚而不是讓消費者自己類推,尤其是特別影嚮安全的部分, 把這部分寫清楚有這麼難嗎?
(保養廠用手冊表列外之機油型號,寫的跟做的不符 不是改變寫的 就是改變做的 而不是牽拖解釋!)

你應該先搞清楚何為自己認定,何為油品規範準則
如果手冊記載跟油品黏度規範所涉及的保固問題真如你們想的如此爭議
去跟國際各大油商反應吧
他們應該比你更擔心



另外一部車使用零件及耗材那麼多
如果全部都要預設成車主什麼都不懂的需求而樣樣標示的清清楚楚
那可能真的有點難

不過如果你們的訴求力量更大些
車廠也許就有需要評估是否更改手冊了
也許還能驚動日本母廠
瀏覽一下留言,有點訝異
應該支持樓主的聲音要多一點吧

如果是原廠自己遺漏,那必須要舉證他所添加的機油是安全無虞的
支持樓主
建議
先去了解何謂API
何謂SAE
這兩個油品再基本不過的規範
你再去跟原廠灰會比較好


說真的如果我是消保官
真的會直接叫你先去學這兩樣再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