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請問為何一堆人說toyota坐起來像坐船一樣?


theworldtung wrote:
如題為何一堆人說坐t...(恕刪)


過彎的時候會晃, 但是在直行的時候比較舒適.

也不用改, 大部分的人比較喜歡這樣.
習慣用50km/L過彎的還是少數.
TC

theworldtung wrote:
如題為何一堆人說坐t...(恕刪)


建議,找一台BMW3(新舊都Ok)開開,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再不然,去test drive mondeo.

德國設計的都比較有開車的感覺。。。
為何開山路時, T牌的車經常都是路隊長,可見一般

theworldtung wrote:
如題為何一堆人說坐t...(恕刪)


曾在半夜搭過wish和柴莽小黃 所以有深刻體驗

wish 開到一百四的路感 卻讓我有開到一百七八的錯覺

尤其坐後座 感覺更加恐怖 切換車道 路面高低起伏 車子也上下左右飄動

隔日搭到 柴莽 一樣開到一百三四

坐在後坐的我們 卻沒有不安心的漂浮感 感覺像八九十而以




開船不錯阿.....

難得假日還可以開船出遊...

別的車系都沒機會享受咧..........@#$%
theworldtung wrote:
如題為何一堆人說坐t...(恕刪)


請你道路上隨便攔一台計程車並且試坐
我相信要攔到wish應該不難
7個貨艙4支吊竿需要停靠深水碼頭的8萬噸貨輪,
穩的很!

HowardDiwght12 wrote:
你是指之前國道的BMW大5撞到Yaris的事情吧?無可否認Yaris車體是弱了非常多,可是如果用同價位的比我就不信BMW1系列撞的贏Camry3.5!...(恕刪)


我想你不知道進口車的板金有多硬.
有機會用手開開看老一點進口車+非油壓桿的引擎蓋(就是有一根或兩根要自己拉起來卡住的那種)
你就可以知道進口車的跟國產車板金硬度起碼差兩倍以上.雖然硬度不是絕對 但硬的至少比軟的好

光看全車鈑件設計就知道進口跟國產板金設計差多少了.
更不用說 進口車的氣囊更多更安全.

現在新款進口車引擎蓋設計再輕量化 再環保也不會比以前軟.或是整體設計比以前更不安全
(越設計越不安全的神車 大概也只有國產T牌做的出來.)

兩車以60km 對撞. 我寧願坐在一系列. 至少安全性等級贏國產T牌10倍..

為什麼我敢這樣說. 因為我自己就有一台130i. 我敢跟你賭BMW 絕對比國產TOYOTA 硬+安全.
BMW2007 wrote:
我想你不知道進口車的...(恕刪)


小車慣性已經有弱勢了!會吸收比大車相撞後較大的衝擊力,即便BMW1系列車體結構版金很硬, Camry版金很軟,大車撞到小車一定就有差,而且硬不硬是看車架結構不是鈑金,鈑金只是一層表面的皮而已,自己上youtube查一下crash test撞擊測試,就知道了,不想多說!(雖然之前再路上看到Vios被老Volvo 740方方車撞的不成車型,但是那是Vios,不能用Vios代表整個Toyota,而且我也沒說歐系車脆弱,歐系車設計本來就會很安全阿)而且硬要比起來沒意義,車是用來代步的,不是拿來故意撞的!而且再說一次有多少錢做多少事,衡量自己的能力選自己能接受的車,如果我有花不完的錢,誰不想開1A2B、牛馬,就是自己收入不高,我才買還算普通的國產車開!(就像我如果身上只有80萬多餘的錢,我只會買Civic FortisIO Altis這幾種車,絕不會打腫臉買BMW3系列,但是如果我有200多萬以上的閒錢的話就會考慮BMW3系列、Audi A1、A5等車款,偏偏就沒有那麼有錢,那也只能空想而已)
應該是椅子的包覆性不夠
加上椅子偏軟吧...
而台灣路不好是眾所皆知的特色之一
所以經過時就會有種「坐轎子」的感覺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