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2010 all new wish 暈車如何解決

唉喲 wrote:

這一看就知道是兩車...(恕刪)
那這個勒~??
來~以你的"專業"知識告訴大家
從神轎斷腳談力學

也別硬凹說hub跟軸無關
自動斷腳的神轎

更別說......這是對作用力進行釋放的結果
http://ucareicare.net/song.mp3
明董 wrote:
那這個勒~??來~以...(恕刪)


你......
.......

錯了!!!!!!


那是當是人的腳!
不是腿.......

緊酸~~~~~~
solio468000 wrote:
目前路上跑的車, 稍..這種廉價簡單的底盤, 怎會穩定? 如下圖, 買了還要裝這裝那, 越裝越硬越晃, 受害的還是車主!.(恕刪)

不看還好, 一看你的圖片,
這根本是貨車等級的底盤 @@@@
T牌有名的踩高蹺,你買之前應該要做點功課,換避震吧,再不行只能換車了
難怪 之前坐朋友的WISH去墾丁 還殺到佳樂水
車上滿座 除了駕駛和副駕駛座(我)兩個
第三排暈一個吐一個
第二排暈一個吐兩個
開沒兩下就停車吐
本來還以為是山路的問題
原來不止山路的問題XD
z0z0z000 wrote:
難怪 之前坐朋友的W...(恕刪)


開WISH這種5+2車型,先天條件就不足,開山路要有技巧,如果照一般房車開法,當然
2、3排會暈翻了,載滿人還是順順的開,不急踩油門、急煞車,善用2、3檔的切換,我開
WISH 5年多了,還從來沒有人在我車上暈車過,包括拍婚紗時,跑陽金到萬里,整車攝影
師、化妝師、助手都睡翻了,拍完婚紗還對我說一路睡真不好意思.

家裡也有台new wish,四月底才買一台給老爸開,我來說說自己開這車的心得。
以目前成員的坐車心得倒是還沒有有人有暈過車,這很奇怪,跟網路說的不一樣,也許是我開車比較保守也說不定。
另外,國產這個級距的車,除了馬5(和i-max一樣)以外,有誰是獨立懸吊的?
只是以購車前試座的心得來看,家人的反應new wish反而比i-max舒適好座,試乘過才換t牌的,以前家中是開f牌的。
以下國產進口 類似格局的車 , 後輪皆為獨立懸吊(多連桿/拖曳臂)

三菱 savin
裕隆 serena
福特I Max
馬自達 馬五
那志捷 Luxgen
進口車
豐田 previa
福斯 全車系
歐寶 zafira
路華 全車系
VOLVO 全車系
雙B奧迪全車系
這等尺碼的車, 用扭力樑來配置, 無非省成本和省空間 ...但連帶而來的是不穩定和晃動...
扭力樑拖曳臂是小車3.5米左右在用的, 將那不安定調教成靈活, 許多歐系的小鋼砲皆為如此..但用在大尺碼的車,
他的缺點幾乎無法透過調整去改善..緊急閃躲的麋鹿測試, 後軸跟不上前軸, 駕駛方向盤無法和車身相配合, 這是危機的開始...

豐田最常見扭力樑非獨立後懸吊, 小型車(亞瑞士)要用, 中型房車(阿替司)要用, 連大尺碼的希望號也要用...省成本! 但要開的, 請溫柔駕駛! 難怪豐田高層自己都不要臉的講說: 買豐田車的都不會開很快 應該是不能開很快才對~~
solio468000 wrote:
以下國產進口 類似格局的車 , 後輪皆為獨立懸吊(多連桿/拖曳臂)

三菱 savin
裕隆 serena
福特I Max
馬自達 馬五
那志捷 Luxgen
進口車
豐田 previa
福斯 全車系
歐寶 zafira
路華 全車系
VOLVO 全車系
雙B奧迪全車系...(恕刪)


別的車我不知道,
但opel zafira後輪絕不是獨立懸吊,
是扭立樑複合連捍+防傾桿.
zafira操控不好嗎?
扭立樑不好嗎?
是調教的問題,
而不是扭立樑的問題。
還有其實大部分的平價進口車都是後輪非獨立懸吊,
與你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
在FOCUS出現之前
進口平價車多是後扭力樑,大車小車都一樣
他出現後
別人只好跟進
現在幾乎都變成多連桿了

但是也沒聽說以前的進口車會因為扭力樑造成
樓樓上所說的問題.....而且還評價很好,歐洲車多穩操控好這樣
也從沒聽說啥3.5m以下才能用,你去大陸看到的福斯房車應該70%以上都是後扭力樑


但是T牌懸吊配太軟了,的確是個問題
可是希望號算是蠻正常了,沒開過的人就別在嘴泡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