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上班族 wrote:
請問為了省電, 紅燈...(恕刪)
切到P檔雖然不用擔心HSD電量不足時系統無法對其充電,但萬一被後車推撞,變速箱損壞的機率也較高。因此個人的作法大都是:
1.如果停等時間不長,維持D檔並踩煞車。
2.如果停等時間較長,且確認HSD電量尚稱充裕時,切到N檔並開啟手(腳?)煞車。但此時需留意動力電池SOC狀態。
其實切到N檔對省電的幫助相當小,個人長時間停等之所以傾向切到N檔,主要是如此腳可以不用一直踩著煞車,比較輕鬆愜意。
p.s. 一般來說,HSD電池SOC低於40的話,系統會強制啟動ICE充電。
第65桶油油耗數據(中油92無鉛;第64桶因操作失誤無法取得可資計算之數據):
行駛里程:顯示值1021 km,實際值1055.714 km (第39度單桶破千達成)
油耗:42.773公升
電腦顯示平均速率:32 km/h
電腦顯示油耗值:3.9 L/100 km,相當於25.641 KmPL
里程數除以油耗量所得油耗值:24.682 KmPL
誤差值:3.89 %
燃油不足警笛鳴報,至加油間的行駛里程:顯示值132.3 km,實際值136.798 km
電腦顯示燃油不足警笛鳴報至加油間的油耗值:4.0 L/100 km,相當於25 KmPL
電腦顯示平均速率:29 km/h
扣除本桶平均誤差,推估實際油耗為24.064 KmPL。
故,燃油不足警笛鳴報後,消耗燃油估計為5.685 L;
以滿油45公升計,警報響起時所餘燃油為:45-(42.773 – 5.685) = 7.912公升
由於私訊詢問Cox body damper者日眾,其中亦不乏詢問本產品與各式拉桿、結構桿功效之差異者,故於此略抒個人對於Cox body damper與各式拉桿、結構桿相異之處的看法。
連同引擎室拉桿和下結構桿在內,這些可視為「純」剛體的部件,主要作用應在於強化車身剛性,然而這些套件可能並不能吸收並抑制車體振動及其所造成的共鳴音。甚至於以「強化共鳴箱結構會造成更多的共鳴」觀點而言,這些東西說不定還會使車殼變成更完美的共鳴箱,然後……
以小提琴共鳴箱為比喻,強化車身剛性的套件大略可以比擬為增強導音與諧振功能的「音柱」、琴馬、側板等。除非笨重到一個程度,否則這些東西作用越好,共鳴就越好;在車輛來說,似乎就是各種震動聲會被放得更大更久。body damper略像是在共鳴箱兩端各裝上一只制音器(damper);由於它會吸震,因此會直接讓共鳴箱體擴大原始聲響的效用減低。
body damper的確也具有拉桿的功能,這是在車體將要、或正出現拉扯形變狀態下,它會發揮的作用;也是一般強化結構的部品所具有的功效。不過,即使車體本身幾乎已經不會「伸縮」,但還是會共鳴諧振。這就好比,三代時期的「鐘」這種早期樂器,算得上是結構相當強、不會伸縮的剛體了吧?但它還是會因共鳴諧振而被用作能發出大音量的樂器。所以,結構本身強固不會伸縮形變,並不意謂不會製造共鳴。要抑制共鳴,就要靠具有制音器功能的部件或材料方可達成。我認為這就是Cox body damper獨到之處。
p.s. 本樓內容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先經原作者授權。
車友tmot君也跟進加裝了Cox body damper。他的車先前已進行諸如CPM Lower Reinforcement、spoon rigid collar、TANABE引擎室拉桿、TANABE下結構桿等多項強化車體剛性的改裝,因此在決定下訂Cox body damper前,甚至業已下訂安裝完畢實際上路前,他都不免擔心再加裝這款產品會不會感受不到什麼效果。但安裝完畢開過一週後,他也表示『行駛中的聲音共振明顯有變化,車內聲音變清析了,聲音共振不會有拖泥帶水的感覺』。他甚至認為,這項改裝可排到其座車目前所有改裝項目的前三名;而他也高度推薦所有prius車主都該加裝本項產品。
至此,以我所知含本人在內,三位進行是項改裝的車主,都對其功效表示高度肯定。特此將本項資訊分享予prius車友周知。
p.s.本樓內容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先經原作者授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