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教 RAV4 要改善底盤問題...

aronyang wrote:
TNGA跟BMW沒什麼關係吧
TNGA是模組化底盤(平台),目的是多車型共用,以降低從開發到生產的成本。
這東西本身沒有操控性的設計取向。


前兩句話是正確的, TNGA的確是全球模組化底盤, 跟BMW沒有關係.

這是Toyota官網寫的,我覺得寫得不清不楚: 只強調模組化底盤, 但對車主有什麼好處沒特別著墨:
https://global.toyota/en/mobility/tnga/

倒是這美國一個Toyota經銷商的網站,資訊比較豐富一點:
https://westburytoyota.com/blog/overview-of-toyota-global-architecture-platform

對車主而言, 有以下幾個好處:
Lower center of gravity to give drivers better handling 重心降低,操控較佳
Increased (thirty to sixty-five percent) chassis stiffness 底盤剛性較好
Lower cowl in order to give drivers better visibility 駕駛員視野較佳
Improved fuel economy 較省油
Improved powertrains for both hybrid and gas vehicles 動力傳動系統較好
Reduced emissions 降低排放廢氣
Better responsive steering 轉向較靈敏
Better ride quality 乘坐性較佳

但以我實際的經驗, 操控性仍然不如Honda, 更不要說去跟BMW比. 不過省油較好倒是真的.
fcr3 wrote:
新世代的車像RAV4
CRV通過麋鹿測試,時速75。
RAV4通過麋鹿測試,時速71。
KUGA麋鹿測試,時速68。(恕刪)

Eclipse Cross通過麋鹿測試,時速80。

不要再講操控了!
2018年購入3008 GT line
2019年購入Eclipse Cross exceed
兩年間都唔記得試過幾多架SUV。
操控好的車、入彎時更有信心也較舒適和安全。
如果我未試過其它車、真的不會多口説什麼。

畢竟rav4、crv跟kuga是新世代suv,戰力均衡又強大,銷售也厲害,是大部分人的選擇。有些車也不錯,但畢竟少人拿來比較,不是不好,就屬少眾的好選擇,經常被遺忘 ,真是遺憾,像三菱EC8月賣不到80台...
Monte920 wrote:
前兩句話是正確的, TNGA...(恕刪)
kt racing 26000
Tein 要三萬,避震器改掉,舒適升級,過彎側傾改善很有感,輪胎胎壓要足夠,再改前拉桿$2000就夠了
耀文0519

KT車友裝不到一年滲油,我裝不到一年半異音,不是異音就是滲油,不用考慮了

2023-02-23 13:14
我開RAV4 5代...感覺60以下有晃.軟軟的

但60以上不敢說比歐洲車...但有拉住....
fcr3 wrote:
畢竟rav4、crv(恕刪)


畢竟一般人都不懂車,容易被品牌給迷思。

過去在某行業的第一品牌工作,只要說說話術,客戶就買單,畢竟公司在對外廣告行銷已經下這麼多功夫,所以競爭對手也只有同事。

現在離開了,若要買同樣的商品,我可不會回前公司買,沒有品牌迷思,反而能讓自己遇見更多好東西,不過條件還是要懂,所以一般人還是去買品牌吧,這樣懂的人,才不用跟大家一起買貴。
codyhlau wrote:
Eclipse Cross...(恕刪)


不要再拿麋鹿測試來說操控多好了
幾乎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了
如果要拿麋鹿測試
為什麼不拿外媒的SKIDPAD測試
RAV4 0.84G的極限比日蝕的0.78G高上許多
hungmaxy wrote:
不要再拿麋鹿測試來說(恕刪)


是fcr3拿麋鹿測試來說RAV4操控多好了,
他現在拿銷售比

我只是普通駕車人仕
連SKIDPAD測試今天才知道
在普通道路使用上,RAV4,EC,3008那架操控好?
各位朋友大家好,

真感謝大家的分享與建議,


昨天(星期天)有安排試乘Rav4和KUGA,

由於新小改款的Rav4 2.0試乘車還沒掛牌,

所以昨天是先開業務自己的Rav4油電車,

因為主要是要讓我爸媽試坐後座,

(汽油版與油電版後座座椅應該都相同)


原本我以為我爸媽坐了Rav4後,

應該要喜歡,應該就會叫我買了,

結果超乎預料,

我媽竟然完全不能接受Rav4的後座!

我媽不喜歡太包覆感,
(請見諒,我媽完全不懂車,
只是反應最直接的感受),
當然,以Rav4的懸吊設定路感
對老人家來說一定是好的,
我姐夫是開Rav4 4代的,
我媽很喜歡4代的後座,
所以都是以4代的後座為標準,
沒想到竟然不愛5代的,

我們立刻再去試乘KUGA ST-line,
我媽反而較能接受KUGA的後座,
但,當然會比Rav4更跳動感,

看來Rav4算是先出局,

這個星期天會再試乘KUGA 1.5,
看懸吊是不是比ST-line軟一點,
如果還OK,
應該就是KUGA 1.5了。

這樣也好,不用還要再改底盤那些的。

感謝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