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新RAV4 AWD簡述

gendoh wrote:
這種城市定位的休旅車...(恕刪)

沒錯~
假四驅...真正要越野的...建議不要買!
若輕度脫困使用...牛頭的四驅就沒問題~
Mars liao wrote:
這當然,沒有白癡到開...(恕刪)


有上山的就知道~有些小山路樹蔭遮天…地上長滿青苔~我只是停下車要在起步…剛好是上坡~FF SX4怎麼踩油門就是上不去,只好乖乖的倒退下來😅
ki84a wrote:
有上山的就知道~有些...(恕刪)


對啊,k大!我有一次只是停山邊(FF的馬5),左輪在柏油右輪在泥土地上,想說乾乾的沒事,就算真的打滑左輪也還吃得到應該沒問題。結果下午下個雨,右輪那邊整個變爛泥,去牽車就打滑了離不開...撿了一堆石頭撲在輪子附近,搞得很狼狽才脫困...
我租過Toyota的4WD (Corolla Fielder 4WD), FF和4WD有沒有是一樣的, 車子就是很輕飄, 唯一的差異是油耗變爛不少.


ki84a wrote:
有上山的就知道~有...(恕刪)
Ronza wrote:
新RAV4上所搭載的Dynamic Torque Vectoring是怎樣的系統呢?簡單的說明一下,
最大的特點 “ 這是沒有中差也沒有後差的獨特四驅”

Ronza wrote:
後軸的電子離合器取代傳統差速器,對於左右輪的扭力分配有更好的效果。但因沒有差速功能,因此本系統對於操控沒有幫助,著重於惡路雪地的脫困性能。


上面這2段說法有點問題:

1. 上一代的RAV4就是有你所謂的中差,但我認為最合適的說法是一個“多片式離合器”來控制動力是否要輸出到後軸。到了新一代RAV4,把這個離合器的位置從後軸移到前軸去了,好處是當不需要後軸動力的時候,傳動軸就真的不轉了,上一代的RAV4還是會轉,只是後軸動力不傳給車輛。

2. 我看第一頁的LR影片,估計新一代RAV4也是類似的機構,在後軸再加了2組離合器來控制2邊的扭力,可以做到主動分配後軸2輪的扭矩,這樣的機構同樣可以平衡2個後輪的轉速,只要軟體設定好,速度快慢應該無所謂。現在Toyota只是多了一個前軸離合器,可以徹底斷開動力,然後再依靠軟體的設定來適當分配扭矩,估計這也是新RAV4多了很多不同駕駛模式的主要原因。而且這個離合器的扭矩分佈同樣也把煞車控制扭矩的性能疊加進來,就變成所謂的扭力向量機構。

所以現在只要前軸的離合器接上,理論上後軸就會有動力,如今的4驅在SUV上都傾向往提升操控性來設定,畢竟越野的人實在太少。
我是RAV4 4.5 4WD的車主,同樣的車在美國叫AWD,這裡大多數人應該沒開過Rav4 4WD版本吧?我說明一下在D檔時後輪是沒動力的,但起步,過灣及爬坡時後輪就會有動力輸出輔助。所以要說它沒AWD也行,但切換到S模式後,後輪就會預設10%動力,最多可以分配到50%,因此操控會變好。此外可以按下4wd鎖定鈕,這時候前後輪各分配50%,速限40km。這些都可以在車上的四輪動力分配畫面看到。提供給大家參考
其實日系平價車款最好的AWD應該就屬SUBARU跟SUZUKI了,CRV的最雞肋,所以乾脆只賣FF車款!
說簡單一點,就是Aisin的變速箱,很多車廠都在用。
Direct Shift-8AT是另外一個亮點;目前最強的前驅8AT變速箱。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WF8F35

Applications
BMW:
GM:
Opel:
Peugeot:
DS Automobiles:
  • 2018–present DS 7
Toyota:
  • 2013–present Lexus RX
  • 2017–present Camry (4-cylinder non-hybrid engines)
  • 2019–present RAV4 (4-cylinder non-hybrid engines)
Volkswagen/MAN:
Volvo:
ThomasLin wrote:
上面這2段說法有點...(恕刪)


正解.

樓主開欄的圖上面就已經很明顯:
這是標準的 rear twin clutches 架構.

不要被前面那一顆離合器給弄矇了,
當後面有左右兩顆時,
前面那一顆只是為了省油,
是可以完全被省略的.

真要越野,
這種架構也會比最常見的:
前後傘齒差速器, 中差以離合器替代的架構來的好.
(當然啦...也要看軟體有沒有給你匹配)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