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王子 wrote:猜銷量嗎??987台,這台真的是目前完全是租賃和掛公司車的市場在撐(什麼是掛公司車,就是用租的方式買的車).一般民眾買的人真的很少 所以她們想要奪回小黃之基本盤阿---------------------------------Toyota Sienta、Luxgen M7的春天?交通部有意放寬一般計程車車身型式撰文:明翰點閱數:38,729 次2017/06/12分類:其他還記得前些日子,筆者撰文「多元計程車方案上路,Toyota Sienta有望接替Wish重振雄風?」的議題報導,當時提到多元計程車的種種狀況,看似都無法對Sienta接班Wish帶來太多幫助。不過2017年6月7日,立法院召開了「計程車車身式樣修正公聽會」,這一回交通部路政司表示,有意要放寬一般計程車的車身型式規定,與多元計程車同樣只要小客車都可申請為一般計程車,這將真的成為Sienta接棒的契機---------------------http://am.u-car.com.tw/36771.html
Evil driver wrote:所以她們想要奪回小黃之基本盤阿---------------------------------Toyota Sienta、Luxgen M7的春天?交通部有意放寬一般計程車車身型式(恕刪) Sienta開放計程車資格就會大賣這說法就像交不到女朋友的肥宅(交不到男朋友的魚乾女)說我要開放自己的交往條件讓林志玲(金城武)這類的名模(帥哥)來和我交往這樣我就會交到很多漂亮(很帥)的女朋友(男朋友)兩者是一樣的意思
Zace、Innova停產,以Sienta的條件,很難接續貨車這塊市場;銷量不錯的Wish停產,Sienta更無法承接計程車這塊市場。Camry銷量冷清、Vios和Yaris沒有起色,Sienta不如預期,和泰只能靠Altis獨撐大樑,這也難怪TOYOTA市佔率一直下滑。----------------------------------------------------二十幾年前,裕隆以上駟對中駟的策略,首次導入中型V6引擎的Cefiro國產化,不僅造成了熱銷,也扭轉了裕隆瀕臨倒閉的命運。二十幾年後,我們看到了和泰以下駟對上駟,定位比Yaris還低的Sienta,國產化之後連跳數級,一舉超越了Yaris、Altis,晉升百萬名車之列。如果讓它達標了,台灣人以後只能花上駟的錢買下駟了...............
nifan wrote:Sienta開放計...(恕刪) 今天在路上看到新的計程車了。是神A。和泰好像也不必擔心1.8的銷路,賣不好沒差,反正Wish丟掉的小黃市場,有一部分是神A接手。我發這棟樓的時候,是有感於本月在本版,都沒看到問這台車的菜單,或是分享菜單。到今天二十幾號了,好像還是這樣,似乎滿慘的。但是這中間發現和運可以左右銷售量,賣不出去丟給和運。所以一長一短,我月初猜900,現在不變。發文前沒看過車,前幾天去賞車了。發現前座因為排檔桿位置,腿部的左右空間很小,現在應該旁觀了,大概會放棄這台。
引用 eugene23 提供的圖片,是我看錯了,還是人急懸梁,狗急跳牆?請勿筆戰,如有引用錯誤資料,願更正道歉。俗話說的好: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長官。真的不知toyota的高層有沒有上過市場心理學?SIENTA 1.5L 英倫特仕版廣告打那麼大,還弄個員工價來扯後腿。要衝銷售量也不是這樣亂搞,這種短視近利的行為,讓早幾個月買的消費者怎麼吞得下去,難道要消費者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自爽…早買早享受嗎?消費者要知道,現在SIENTA是買方市場…買方市場…買方市場…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只要市場上沒有需求,賣方只能降價求售。再等個二個月,等到鬼月,一定有更大的優惠等著買家,沒有全車系標準配備循跡防滑系統(TRC)? 沒有車身穩定系統(ESP)?有的話,拜託大家半夜不睡跑去買。以上兩種配備即將列入新車標種配備,如果不重要就不會立法規定要裝了,生命無價,請三思!等主被動安全設備都列為標準配備,才有入手的價值。撐久就是你的!
一誠拉麵 wrote:要衝銷售量也不是這樣亂搞,這種短視近利的行為,讓早幾個月買的消費者怎麼吞得下去,難道要消費者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自爽…早買早享受嗎? 對呀!應該全面調漲10萬元,讓之前買的車主有揀到大便宜的爽度,然後就會幫車廠大肆宣揚,刺激銷量...這樣一定可以達到每月2000台的指標!
一誠拉麵 wrote:等主被動安全設備都列為基本配備,才有入手的價值...(恕刪) 其實明年,所有新車,esp就要列為標準配備,若非急用,真的沒必要現在買。sienta在台上市的整個過程,應該可以拿來作為行銷的負面教材,因為從預售價的訂定開始,就走高空,脫離市場機制,接著一路鋪天蓋地廣告,大唱獨角戲,疲勞轟炸,搞嫌惡行銷……,自嗨玩了大半年,也沒多少人捧場,現在想找下台階,搞個基本款微調降價,背後其實是全面員工價?真的要狗急跳牆嗎?若真如樓主所說,買方市場形成,檢討起來,也是和泰自己造成的。台灣話叫做:好好鱉,殺嘎屎流。一手好牌,打成輸到脫褲的局面,也真的是讓人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