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想想同樣的情況,如果車子沒有電子輔助裝置會如何?
電子輔助裝置應該比較類似於,在超出原本底盤設定的極限時,再稍微把極限延伸出去。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那比較像是警示的作用,提醒駕駛人開得有點過頭了。
我也看過 civic 8 的測試影片,高速變換車道的那一個,看起來是很有用沒錯,不過那是設定好的情況。
如果類似的情況,可是車速慢點會如何?如果更快點又會如何?
在"安全速限"下"壓到水灘"失控" "VSC介入"...
假設今天車子沒有"VSC介入", 肯定是不妙阿...
但還是令人好奇的是"安全速限" "失控" 這兩件事
車廠在設計汽車的時候都沒有留空間的嗎?
雖然說台灣的道路... 但是堤頂大道耶,又不是一般道路...
同事開過Wish的都說比其他車(比如Altis)還穩
那開Altis, 車上又沒VSC的人,怎麼辦?
他們連在安全速限下壓到水坑的權利都沒有,得用力閃?
如果車子的極限太低,加裝電子補助應該是車廠該做的
怎麼還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如果車商全面加裝VSC,並且不收費,這是他們該做的
畢竟這是對開他們車子的人的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