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衷心建議您把T...(恕刪)
事實上,Toyota在HSD上的設計,正是它理論上可靠度不可能高於純油或油電分離(例如Volvo V60 Diesel Hybrid)系統的原因。在HSD系統上,油電任一方失效,都會導致車輛失去動力。
前陣子有prius車主inverter掛掉,整台車便失去動力,就是一個例子。
SulaKing0001 wrote:
再談談銷售業代部分
回想起
14年前我買第一臺toyota的情景
TOYOTA價格與他廠同等級價格差不多, 價格就是目錄價格,殺個價, 贈品談一下,
雙方可接受就直接簽約,直來直往,應讓業務賺的就讓他賺, 畢竟人家也要養家活口
這兩個星期
覺得陪伴14年的老車該退休了
也想讓自己人生"奢侈"一下(小弟年薪僅60W,百萬國產車對我已是天價),欲購買toyota油電車
到展場看車業代都很熱誠
但問到折扣價格時
就好像"諜"對"諜"一樣
業代回應都是,有當期車的價格,領牌車,庫存車的價格,特式車價格,內裝顏色不同的價格等等,
最後答案總是
非常非常模糊的價格帶(例如少個4W-8W), 會補一句,他會再跟主管爭取更優惠的價格
每次他們這樣回答
我都直接回, 那你的主管是哪位?我直接跟你們主管買就好了.
用眼花撩亂的價格差異和推出特仕車,讓消費者無法比較
這是車商面對網路公開資訊的因應技倆.
消費者似乎被當成"猴子"在耍
另一個心得是南,北價差問題
"天龍國"的車價卻是"地虎價"
一樣東西, 配備就是差2-4W
網友常說的往北買, 價格就便宜.
這是真的
消費者跑到北部買車,讓北部公司越壯大, 但對南部發展是毫無助益
可是誰會在南部當"盤子"
(恕刪)
wayne36183512 wrote:
其實比起過往..
現在的價格都已經很透明了!!
你以為14年前就沒折價可談嗎???
我認識的資深業務都說10幾年前....賣一台車都可能賺5萬以上
扣除車輛獎金(1台X萬)
換個鋁圈...多賺1萬
裝個皮椅...多賺8000
裝個防盜器...多賺5000
多保個丟賠....又多賺1萬!!
換個CD片箱....又多賺5000
只因為當時的資訊不對等.....
所以當時業代個個年薪百萬...
車主也以為買車就是這樣~
~~~~~~~~~~~~~~~~~~~~~~~~~~~~~~~~~~~~~~~~~~~~~~
講句難聽一點的~~
車子本來就該照定價賣...(去7-11買東西有誰在殺價??)
是業代願意犧牲自己的獎金以換取成交!
殺得多...客人賺到
殺得少...業務賺到
總之
你買的越便宜,業代賺得越少!!
若你是業務...你會先亮底牌嗎???
業務之所以要打心理戰..
就是怕客人去比價
最早報價(亮底牌)的業務總是最輸~~~
厲害的業代先"畫大餅"就是不報價...
等你拿別人開的單去給他再慢慢橋!車價可能低...但再從配備跟保險凹回來!
當初台本出來..搞不二價....業代沒成交還有底薪2萬多!
現在殺得不比福特少
後來LUXGEN...也搞不二價
最後還不是先買先享受,晚買享折扣!!其實比起過往..現在...(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