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最近想買TOYOTA汽車的感慨!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衷心建議您把T...(恕刪)

事實上,Toyota在HSD上的設計,正是它理論上可靠度不可能高於純油或油電分離(例如Volvo V60 Diesel Hybrid)系統的原因。在HSD系統上,油電任一方失效,都會導致車輛失去動力。
前陣子有prius車主inverter掛掉,整台車便失去動力,就是一個例子。
版主可以了,每家差不多就這樣,
價錢可以的話就可下單了,至少你可以買到一台
妥善率高的車,你去F版的看看,新車就有問題的
不少案例
簡單一句話,別怪豐田,是我們的車商愛錢不長進!
看美國的車價錢,
以最近的Prius c,
配備比別人少,價錢比人家貴那麼多!
toyota

SulaKing0001 wrote:
再談談銷售業代部分
回想起
14年前我買第一臺toyota的情景
TOYOTA價格與他廠同等級價格差不多, 價格就是目錄價格,殺個價, 贈品談一下,
雙方可接受就直接簽約,直來直往,應讓業務賺的就讓他賺, 畢竟人家也要養家活口

這兩個星期
覺得陪伴14年的老車該退休了
也想讓自己人生"奢侈"一下(小弟年薪僅60W,百萬國產車對我已是天價),欲購買toyota油電車
到展場看車業代都很熱誠
但問到折扣價格時
就好像"諜"對"諜"一樣
業代回應都是,有當期車的價格,領牌車,庫存車的價格,特式車價格,內裝顏色不同的價格等等,
最後答案總是
非常非常模糊的價格帶(例如少個4W-8W), 會補一句,他會再跟主管爭取更優惠的價格
每次他們這樣回答
我都直接回, 那你的主管是哪位?我直接跟你們主管買就好了.
用眼花撩亂的價格差異和推出特仕車,讓消費者無法比較
這是車商面對網路公開資訊的因應技倆.
消費者似乎被當成"猴子"在耍

另一個心得是南,北價差問題
"天龍國"的車價卻是"地虎價"
一樣東西, 配備就是差2-4W
網友常說的往北買, 價格就便宜.
這是真的
消費者跑到北部買車,讓北部公司越壯大, 但對南部發展是毫無助益
可是誰會在南部當"盤子"
(恕刪)


和泰給新車(給業務)作新車配件(隔熱紙..腳踏墊..等等)的金額是2萬
其實所有國產車業者差不多都是2萬額度

EX:數年前去買YARIS G版 皮椅要加價 就是這2萬去扣

所以 當你看到和泰業務拿出來哩哩叩叩的特仕車型錄上的售價
大概都是原款的牌價還要再加價上去 說穿就是加了這2萬
也所以 要買和泰的車 比較建議方式 就是別去看所謂特仕車的型錄
除非特仕車增加的配件或配備完全是符合自己需求的
依原車型錄>>牌價>>開口先扣2萬 後面再談

再來所謂北 南 差異
和泰在北 中 南 東都有各區的經銷商
同款車的車價折扣 各經銷商不一
去年我爸買CAMRY油電頂級 在桃園
業務拿出一張TOYOTA各款車 桃園區經銷商的折扣單 CAMRY油電車不分等級折扣價4萬or 5萬 我忘了…
其他款ALTIS VIOS YARIS的折扣有4萬~6萬不等 但確定都是整數
因為業務是已經第二次買車的某營業所所長
所以他直接打出這張折扣單 明說這車就是營業所賺業績
他也知道其他區的經銷商CAMRY油電車可以折到6萬
但是桃園區經銷商就是給4萬(or 5萬) 他也沒辦法
如果我們真很計較那價差 只能請我們到別區經銷商買

另外 車險也要多注意
如果沒有仔細去核對項目 通常保額都會拉高 也會增加意外險的項目
保額高 相對保費的抽佣也增加

供參考
沒甚麼好驕傲的, 也許等和泰六月份的銷售出來發現比五月還差時, 七月份就是跳樓大拍賣的時候了...

PhantomII wrote:
事實上,Toyota...(恕刪)

理論我不太想講,也沒大家厲害!但每年從我手上賠出去的賠案,我應該是不會買油電車,福斯,本田,馬自達!(個人意見)!福斯,本田,馬自達三家車不貴,修起來不輸賓士,開心酸的!我沒錢,一台車要跟我五年以上,所以各方面我都要考慮!您有看過馬自達3撞BMW740二台修理費差不多嗎?看到真的駡人!

SulaKing0001 wrote:
文章較長請見諒我先與...(恕刪)


跟NOKIA不一樣吧....,NOKIA是因為專注在研發自己的系統,但系統卻不符合大眾胃口(超難用),等到發現已

經為時已晚,所以那陣子才非常慘
如果要買最便宜~直接列出你的需求單子~
表明網路看單到的價錢虛報低1W~2W~
問業代最低給到多少?!
問到滿意就買了阿? 龜啥?!

我真的不懂你耶~!!!

wayne36183512 wrote:
其實比起過往..

現在的價格都已經很透明了!!

你以為14年前就沒折價可談嗎???

我認識的資深業務都說10幾年前....賣一台車都可能賺5萬以上

扣除車輛獎金(1台X萬)

換個鋁圈...多賺1萬

裝個皮椅...多賺8000

裝個防盜器...多賺5000

多保個丟賠....又多賺1萬!!

換個CD片箱....又多賺5000

只因為當時的資訊不對等.....

所以當時業代個個年薪百萬...

車主也以為買車就是這樣~

~~~~~~~~~~~~~~~~~~~~~~~~~~~~~~~~~~~~~~~~~~~~~~

講句難聽一點的~~

車子本來就該照定價賣...(去7-11買東西有誰在殺價??)

是業代願意犧牲自己的獎金以換取成交!

殺得多...客人賺到

殺得少...業務賺到

總之

你買的越便宜,業代賺得越少!!

若你是業務...你會先亮底牌嗎???

業務之所以要打心理戰..

就是怕客人去比價

最早報價(亮底牌)的業務總是最輸~~~


厲害的業代先"畫大餅"就是不報價...

等你拿別人開的單去給他再慢慢橋!車價可能低...但再從配備跟保險凹回來!

當初台本出來..搞不二價....業代沒成交還有底薪2萬多!

現在殺得不比福特少

後來LUXGEN...也搞不二價

最後還不是先買先享受,晚買享折扣!!其實比起過往..現在...(恕刪)


今天最中肯
說到業務的心聲了
只能說一句
個個消費者都想探尋所謂的 神單 超折價

來~~~ 換你來賣車
看也是不是諜對諜

看也是不是到頭來 被殺到
只剩 幾千塊
消費者還覺得你賺好幾萬

YIROM wrote:
今天最中肯說到業務的...(恕刪)


本來就是~
網路價錢已經很透明了~
說真的~ 為了那點贈品就牽拖來牽拖去~
我反而懷疑是真的想買車嗎?!
售後服務~保固~交車檢查才是我在意的阿~!!!

連我買機車也是找熟悉的店家買~
我明明知道他比網路神單報價貴個1500~
我還是找他買~ 因為往後種種的信任。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