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nboy wrote:也不用每次油價要漲就...(年終領的到4.6才有鬼啦....考甲的年份每月薪水加一加我都不知道沒領到的那2各月被誰A走了恕刪) 想不到這位員工大大也是受害者之一...但新聞及官員都承認是4.6難道,那不見的2個月,就跟鎖在檔案室的台電購煤合約一樣,被小偷偷走了??想不通...damnboy wrote:也不用每次油價要漲就...(恕刪)
kelly590 wrote:但小心政府新訂法規後.比舊法規收更多甚至多到離譜(我是能確認它們這些吃銅吃鐵兼吃阿魯米的是很嗜錢的).那才是你我要注意的.不然又讓這些無良政客多一財源.亂亂花跟貪.不合理的徵我們就要反對.合裡的話OK啦.) 獅王動力 wrote:同意+1,如:二代健保,保費狂漲,裡面結構也沒改,不知道在漲什麼?難道各位鄉民們都被漲的~~無關痛養嗎? 我倒是覺得加稅也沒什麼不好隨油徵收 加稅減稅 反貪腐這是三個獨立的事件 少繳稅並不能反貪腐
damnboy wrote:年終領的到4.6才有鬼啦....考甲的年份每月薪水加一加我都不知道沒領到的那2各月被誰A走了...(恕刪) 辛勞的damnboy大大領2.6個月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主管領6.6個月所以平均年終4.6個月
CUFOX wrote:我倒是覺得加稅也沒什...我倒是覺得加稅也沒什麼不好隨油徵收 加稅減稅 反貪腐這是三個獨立的事件 少繳稅並不能反貪腐 (恕刪) 大大所言甚是,民眾可以同甘共苦,共體時艱,但最可恨的就是居上位者帶頭貪腐~誠如大大所言, 上述三個似是獨立事件,但孰不知魔鬼真的藏在細節裡...好比說,台電的購煤合約,竟然在關鍵時刻被小偷"偷走了"...小偷啥也不偷,專偷台電購煤合約,真太神奇了~誰知購煤每噸160美元的合約細節中,藏著什麼東東~而,最可怕的是,現政府在諸多監督機關/司法/媒體等等集體失能的放縱中,政府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細節,真的藏著很多魔鬼...
據說財政部在研擬課徵"能源稅",將燃料稅跟其他雜七雜八稅金合併一起,這樣各行業都事在公平課稅的原則下進行課稅,希望公部門跟那個只拿薪水不做事的"利委",可以盡快通過能源稅,讓喜歡大腳踩油門,怠速開冷氣吃便當的駕駛,就多拿點鈔票來換操控快感,最好一公升調漲到50元,路上車輛就變少,大家都會響應節能減碳,騎腳踏車上班,這樣空氣品質會更好,
既然是名目是燃料稅,當然是要隨燃料徵收,在課稅要符合公平的原則下,燃料用得愈多的人,當然繳的稅要愈多,沒理由要少用燃料的人去補貼燃料用得多的人。如果燃料稅政策一改,我想大家對車輛的油耗會更敏感,會選擇更省油的車子,這樣對荷包和空氣品質都會有幫助,我相信在政府的精算下,對稅收的影響應該不大,但對一年跑不到兩萬公里的駕駛者,是比較公平的。
在下去過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他們的95汽油折台幣約4.8,91汽油約3.8.畢竟人家是產油國.去過泰國及德國,泰國的汽油與台灣差不多,德國是比台灣貴.台灣為什麼汽油比人家貴,因為台灣不產油,全控制在商人手裡.市場原則,一個商品大家都買得到的話,價格自然會降低,有如台灣產米,而且政府會控制米價.但我們不產油,價格就被商人控制.人家賣貴,我們會因為貴而不買嗎?全球石油越來越少,中東國家已開始轉下游產品,因為他們已經知道石油少,能賺的錢就少,所以開賣下游產品.中油和台塑的汽油製程不同,成份不同,加上台塑的設備較新,相對上成本較低.中油受到法定盈餘及設備老舊的羈絆,油品售價硬是比台塑高.另中油還受到國營這個大牌子,你能想像很多偏遠地區能找到中油加油站,唯獨台塑少的可憐,尤其是離島,高山等地.比較之下,台塑當然不願當傻子.在下還蠻支持隨油徵收,但我覺得光靠政府可能有點慢,或許由立委推動修法可能比較好.畢竟怎麼收,如何收都是個問題,因為現在的加油站不會只賣汽油,如何分開,如何徵稅就看加油站業者如何拆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