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zzo wrote:foxfoxfox wrote:
我的意思是美國沒有A...(恕刪)
特別第一
次嚐試與台灣國瑞汽車合作,設計開發全新車型的新一代Corolla,
提到Altis
特別說明,是我大學同科系的(工業設計系)的一位學長設計的喔
我們學校背後的財團之前在台灣也有汽車廠(不過現在倒了,在彰化山上)
所以大學時系上就有運輸工具設計的課程!!!
那時教這門課的老師是石志傑老師
據說現在是中國GM的設計總監!!
所謂名師出高徒啊!!
)
HONDACURA wrote:
15.2公里那是台灣測試的,corolla拿到台灣能不能贏civic就不知道了
在日本civic在測試比新corolla還要好達17.7公里(也是平均喔)
奇怪為什麼toyota不做vvtl-i引擎,人家honda都拿出i-vtec來了
不過這次new corolla扭力比civic17.7kg大0.1kg,但馬力小輸4hp

michael yang wrote:Rhisiart wrote:
Toyota 的車輛調教不見得輸給 Honda, 上面大大提供的 WRC 照片剛好可以用來說明.
WRC的世界中
跟量產車完全是兩馬子事
引擎懸吊底盤甚至變速箱輪胎完全不一樣
Rhisiart wrote:只是這一種調教不會出現在家庭房車的身上. ... 中略... 只因為台灣的 TOYOTA 是以家庭房車為主力, 操控自然不在強調的範圍, 只要車子夠大, 耐用, 故障率低, 這不就滿足了大多數家庭的需求嗎? 所以說, 與其說 TOYOTA 有多神, 不如說他的策略正確
Rhisiart wrote:Toyota 的車輛調教不見得輸給 Honda,
michael yang wrote:
真得厲害的車廠
看看賽車最高殿堂F1就知道
需要豐沛的財力技術力才能去玩F1
沒錯, Honda 一直都有迎合大眾口味設計的車子, 但是 Honda 的引擎與底盤調教永遠被人家拿出來強調, 因為這是他們不肯退讓的地方, 每一台 Honda 出產的車子絕對不會被人誤認成 Toyota. 因為他們不像 Toyota, Toyota 可以生產一些車輛用來展示他們也有開發技術的能力, 也有生產高級車輛的能力, 也有調教底盤的能力, 也有滿足操控需求的顧客的能力, 但是 Toyota 永遠就是 Toyota, 他可以為了一款車不大賣就關掉, Celica & MR2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賺的錢不夠多就停掉. 但是這種事情不會出現在 Honda 身上, S2000 到現在還在賣, 甚至連 NSX 也都還有在賣!! 從這裡就知道兩家車廠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