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由2005 Altis拖曳臂召回事件,探討車輛安全和品管責任

在T牌的發言~有參考價值的不多~
在看過別家的,那才叫做討論~~

我比較好奇是只有這個區間有問題?
雖然我已經把我的ALTIS加裝了後四點拉桿~跟上井字~

只是希望T牌能重視它車子的相關問題~
什麼多裝的配備,為什麼不多加一下後面的剛性呢?
後四點一支也不過三~四千元~
操控性真的差很多~

awfeng0727 wrote:
5-6年前日本三菱汽車不是也有發生高層隱瞞車子設計暇疵問題
有些高層都被刑事起訴.在台灣我們可不可以告他阿


那一陣子在日本,最怕坐到就是三菱的車~
照這樣看來....車身偏移的問題應該是十幾年前的車種就有了.....因為朋友的一台車齡十幾年的toyota老車...就會發生平面道路慢速行駛車身偏移的問題....方向盤放開就會自動左偏....去修車場檢查都查不出個所以然來...都說沒問題...但車身就是會自己偏.....想想還真神奇....基於安全問題...朋友還是選擇這台老車作報廢....寧可買一台新三菱....也打死不碰toyota= =||
真可怕,我已經通知我舅舅趕快回原廠處理,
真是頭又大了
這種趕工的手法跟對岸有啥差別
新聞也不可能去追蹤
原廠用肉眼就能判斷是否該換新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res59 wrote:
在T牌的發言~有參考...(恕刪)


一台3、4千的話,幾萬台就很驚人了,對一個徹底執行扣死當的業者來說,是不可能會做這種傻事的。

密封膠品質不良也許和泰是無辜的
但為了趕交車而改以手工焊接
這跟偷工減料有何不同
這樣不就是所謂的黑心商品

檢察官是不是可以以公共危險罪起訴負責人
和泰車主也可以告詐欺要求民事賠償
政府也可以要求停止銷售
如果公權力不作為
車主自己也可以有動作而不只是被招回摸頭式的更換零件而已
alantw80 wrote:
這應該是設計出問題~而不是品質出問題~


toyota 零件製造廠都有國際品質認證

人工電焊很難控制品質

每個電焊工的技術很難一樣

就算同一個電焊工技術好的人員製造100個零件強度可能有很大的差異性

機械電桿比較能夠維持相同條件時間焊接速度 焊接距離 品質比較容易控制

難道台灣toyotq廠品管不知道嗎?

可能國際品質認證應該火雞換來的

趕工草率製造零件過5年才出來解決問題 黑心車 都敢拿出來賣

另杯也讀過焊接學在學校和公司也玩過

要是目視能夠檢查出來還要拿鐵鎚打物件

車主最好保障自身安全一定要換新零件
我記得前些日子有人講國瑞汽車的製程都要符合日本豐田的認證...

試問: 日本豐田會允許/接受國瑞汽車用 人工焊接的方式製造扭力樑嗎? 還是國瑞和和泰私自變更製程??
人工啪電孤? 這是製造自行車的水準耶... 丟臉!

怪不得altis在試車場失控撞車時, 真正的原因和事發當時的照片通通都被封鎖隱瞞, 高層還大言不慚說, 開豐田車的都不會開那麼快.. 那位試車手還真倒楣, 試到爛車生平多了個失控紀錄..


昨天才出來的新聞嗎 熱呼呼

目前並無任何因這個問題而發生的事故。預定7月2日直接以掛號信函通知對象車主,請車主依信函說明,前往全台豐田服務據點免費檢查。

應該是本來就要解決的事情 自己先發稿趕快解決
還好現在沒有意外事故出現
就回廠檢查就好吧
這樣還算有認真要面對...

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做保養
都免費給他們看
BTSEED123 wrote:
真夭壽好險我的是02...(恕刪)


我的也是02年的
去年開的時候總覺得左高右低
去原廠, 外面保養場都看過
就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最後只好換一組高低可調的避震器 (tein)
可是怎麼調就沒辦法調一樣高
不是左邊太高就是右邊太高

某一次回原廠保養
車子撐起來時 我會自己巡一下底盤有沒有問題
突然看到後拖曳臂右邊有一條裂縫
再看一下左邊並沒有那條裂縫
我跟技師說這裡是不是裂開了
他說要去上定位機量角度 看有沒有歪掉才知道
結果是歪很多

後來就把整組後拖曳臂換掉
花了好像8000還是12000, 太久有點忘了
只能當作花錢消災阿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