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student wrote:一直有個問題想問為什...(恕刪) 這問題就我所知一個原因是遊覽車大部分是個人車主所以希望車身彩繪有自己的特色另一個原因就是台灣的巴士都是使用冷烤漆這種方式如果噴成單色無法像小車那樣漂亮所以才會使用彩繪的方式讓車車有特色以上是我所知道的如果有錯請大家多多指正我也可以增廣見聞
我也認為歐美的遊覽車感覺比較好雖然裝備沒有很豪華, 但簡單樸素視野遼闊不知道是否為審美觀的差異?台灣的車子都喜歡弄得雍容華貴的樣子時間久了就很俗氣,但又設計的不是很好像有些布窗簾,裡面又多了一層白色簍空窗簾但窗廉又給你釘死不能滑動,只能收窗簾的下襬乘客視野就被限制住了而且過多的裝潢使得車內空間很狹隘頭頂上常有小電視, 很大顆的喇叭, 還有莫名其妙的麥克風線基本的置物空間, 走道空間, 乘坐空間都被犧牲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很少人會用到的娛樂設備另外台灣大多的遊覽車都是雙層的我也覺得很詭異...明明只坐一層的人, 卻要把車子弄高到兩層不知道這是因為市場價格因素還是感覺比較氣派...其實感覺起來坐單層的車子,頭頂空間會比較寬敞坐起來當然舒服多了如果樓主老爸再換車的話可以參考一下畢竟乘客通勤時的舒適度才是最大的吸引力吧
老實說老人家比較喜歡坐高一點.對他們來說視野比較好反而如果出去玩坐到像國光號那樣的遊覽車.有的客人會生氣說:我們是叫遊覽車.怎麼派客運來!?現在打造出來的遊覽車都有高度限制.不能超過3米5的高度.有些遊覽車坐起來搖搖晃晃.一半是司機開車技術的原因啦!再來就是懸吊系統的問題.有些是懸吊系統是氣壓避震.有的則是鋼板懸吊.鋼板懸吊是卡車在用的比較多.舒適度跟氣壓避震比起來會差很多.還有一點就是"台灣的路爛透了"
jerryL wrote:我也困惑了好幾年, ...(恕刪) 其實國內會把車體打這麼高是因為當年仿的是國外的雙層車體某N牌因為很氣派結果這個型一用就用了20年不過這型車因為受限於高度法規(在台灣只有市區雙層公車可以到4米2,現行法規中大客車只能到3米5以前可到3米8)在台灣並不能做成真正的雙層車所以被稱為假雙層因此下層也不能載人後來法規也嚴格規定下層不能裝玻璃所以才會有樓主家的情形以上是小弟所知的
開遊覽車真的很辛苦,而且大部份賺的錢都被貸款公司賺走了,SCANIAK114 wrote:柳柏在北部銷售量真的可以稱霸了~很多公司都一口氣拉十幾二十輛的....真的很嚇人 拉的多好殺價!...(恕刪) 你說的好像是中部的"丰御遊覽客運公司",我有位大哥說入這車行貸款利息還蠻低的。一友車體 真的是~~貴重 (一樣的車,又貴又重),安全是比較好些。平日有跑交通車的話,還是低價車比較划算吧!chun000 wrote:常在想這種車要怎麼賺...又要隨車小姐!...(恕刪) 對了辛苦錢除了被貸款公司賺走,還有就是隨車小姐(不用附車貸還跟車主分利潤)
這篇應該是我看過最酷的『開箱文』~ 不~ 是『開車文』~哈~開大型車一直是我老媽的夢想,這篇給他看到可能她會吵著要我跟你借來開開的可能~呵呵~開遊覽車的師機真的很辛苦~替辛苦的『運將』大哥們喊聲『加油』啦~希望一路平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