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an wrote:這張圖,有什麼可以看...(恕刪) 如果說 這樣是保護雙方那麼.......我相信 歐洲車都不及格了雪鐵龍那張照片 至少機車整個車頭都變形了小Y這張 機車看起來沒事雖然說 汽車大燈到輪拱這邊最脆弱 因為很多車的內鐵沒包到這但是也不能因為這樣 就解釋成 要保護行人 保護對方現在保險桿的面積比以前大 確實是為了保護行人因為以前的保險桿高度面積 大約只有20-25公分上下 現在很多都超過30公分保險桿的高度 如果速度超過三十 撞到人 一樣要殘當初HONDA領先歐洲的行人保護 是設計在引擎蓋上 撞到人之後 引擎蓋會抬起當緩衝避免行人的頭部強力撞擊引擎蓋 而有此設計假如 這麼容易壞的保險桿是為了保護行人 保護雙方那麼 以前3-4代喜美讓人津津樂道的保險桿 應該要恢復隧道洗車 都可以將保險桿洗到掉下來 撞到人的話 應該也會掉下來當緩衝不用說內鐵 整個保險桿只有塑膠 還是有彈性的 這不是更能保護?美規保險桿 還必須在低速 不到十公里的撞擊下 不會發生變形 破裂才符合標準歐洲是率先使用 行人保護規範撞擊測試的地區 歐洲車( 包含在歐洲上市的日系車)保險桿也沒這麼脆弱保護行人 遇到車速較快的車 行人一樣沒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