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為何罵者眾?TOYOTA還是銷售冠軍?

aknakn wrote:

N牌鐵衛隊??????????????????????錯 我連N廠的TIDDA及仙草還有自已開的TEANA 有不好的都罵(很難聽 連N廠保養廠 都罵我這人非常白木)/(私下 聽朋友說N場的人罵我)


N牌賺錢叫薄利多銷,T牌就叫暴利。(我是要比較當時時空 現在有關???? 我有說現在N廠很好????)


喔,所以叫人不要買Camry要買Teana算罵Teana是吧?你講時空怎麼就淨講T廠呢,現在的時空不利於裝ABS是吧,還跟你無關哩。那T廠用甚麼引擎變速箱又怎麼跟你有關了。

即使是護衛隊也可以當的有點格調,如果只會說謊和兩套標準,只會讓人更反感你捍衛的品牌。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
aknakn wrote:
(由你回答才對 你支持的VIOS 1代引/變 是用在哪一等市場????)

怎麼會是由我回答咧
對產品及市場有疑慮的是你,不是我耶

如果是由我回答
前面我也說過那麼多了
我覺得以vios的市場而言
它現在這樣的配置剛剛好
至於價格,當然能越低越好,但價格不是我能決定的


aknakn wrote:
剩下的 我要去看 因為我不懂

不用看了
因為那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
我主要只是在告訴你
車廠對引擎的新舊定義是有其一定的規範可依循
而不是像你一樣單單只用年份來定義


aknakn wrote:
(這是台灣的一些車商有利的供需原則 不是 對台灣消費者最有利的供需原則)

還是一樣的回應
車廠對照市場能提供適當的產品比較重要
至於是不是一系列都是最新的技術,那個重要性因人而異
就像你認為v6應該對每個消費者都有利,但不是全部消費者都這樣想
至少我就不是,以那種排氣量,我還是覺得L4就足敷需求了
至於有人願意選擇花較多的油錢及後續保修來換取更優的引擎寧靜度,那端看每個人的價值觀


aknakn wrote:
有 但是只在油耗上 沒其他問題 除非有新材料/新材質可以取代

如上回應
aknakn wrote:
動機/時空/原因/財務 A32 2.0 使用V6 對那時裕隆 是不得已的做法 被逼到要先做那時代不會做的事

2.0 V6 成本之大 如果 你一定要把那時的動機/時空/原因/財務 拿來跟現在的裕隆/和泰等等比

我所說的進步之意 就會把國產車大部分都打回 退步


我只問你一個問題
既然它是好的,既然它可以用
那為什麼後來又不用了?
這時反而是變成你在替車廠找理由了,你覺得呢?


(動機/時空/原因/財務 如第1代TEANA 2.3使用V6技術 他也有用 但是 油耗一直比不上 被壓倒的最大原
因 )變成你在替車廠找理由了,你覺得呢?(倒了跟我沒關 因為 我又不是保N隊.



aknakn wrote:
我想 你有請問開CEFIRO 的人都開多久 就賣了??他們都只有抱怨 油耗少 很少人 說他很爛 很多人開到爛

OR還在開 /以當時的消費者真的不得利嗎?(請去 比當時所有車種價錢/設計/配備 等等就知道了)我想 你有請問開CEFIRO 的人都開多久 就賣了??他們都只有抱怨 油耗少 很少人 說他很爛 很多人開到爛

OR還在開 /以當時的消費者真的不得利嗎?(請去 比當時所有車種價錢/設計/配備 等等就知道了)

很難去說它是好車或不好的車
對照當時它的上市確實也曾風光過
而也是它將2.0級距又整個往上帶
當時2.0升的主市場是EXSIOR或ACCORD K7之流
CAMRY在當時仍是進口身份,不歸在這個級距
也因為A32,而讓整個國產中大型房車的水平一下子提升不少
但價格帶也是往上攀了不少
這要說對全體的消費者而言都是正面的? 我持保留態度
不過這也讓一部份預算比較多的消費者可以選擇更好的產品,這也是事實
至於花了比較多的預算買到相對比較好的產品,這代價值不值得,每個人看法本來就會不同

那時台灣經濟在起飛前/中期 左右 油錢又低 因為裕隆快要倒了CEFIRO引進熱賣 反而帶動 其它車廠價錢降低/配備升級 對消費者利大於害
aknakn wrote:
那時台灣經濟在起飛前/中期 左右 油錢又低 因為裕隆快要倒了CEFIRO引進熱賣 反而帶動 其它車廠價錢降低/配備升級 對消費者利大於害


胡說八道。

本來70萬以下的2.0市場,硬是被N廠用小而無當的2.0V6和多餘的配備拱到80幾萬,買的人也衰,後來油價一路漲,二手價就一直跌,你憑良心真的覺得這就是所有消費者要的嗎?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

流川 風 wrote:
怎麼會是由我回答咧對...(恕刪)


aknakn wrote:
(由你回答才對 你支持的VIOS 1代引/變 是用在哪一等市場????)

怎麼會是由我回答咧
對產品有疑慮的是你,不是我耶

如果是由我回答
前面我也說過那麼多了
我覺得以vios的市場而言
它現在這樣的配置剛剛好
至於價格,當然能越低越好,但價格不是我能決定的

如我回答 我會跟大家說 現在的(CP值)說法只對一半 只對車商有利 /去想一下 另一半才是對消費者有利 但是 我想另一半的說法 大家都懂 會做得很少 不過 至少 我也提醒過 就好
aknakn wrote:
剩下的 我要去看 因為我不懂

不用看了
因為那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
我主要只是在告訴你
車廠對引擎的新舊定義是有其一定的規範可依循
而不是像你一樣單單只用年份來定義

(不單年份還有開發到實作到成熟)
aknakn wrote:
(這是台灣的一些車商有利的供需原則 不是 對台灣消費者最有利的供需原則)

還是一樣的回應
車廠對照市場能提供適當的產品比較重要
至於是不是一系列都是最新的技術,那個重要性因人而異
就像你認為v6應該對每個消費者都有利,但不是全部消費者都這樣想
至少我就不是,以那種排氣量,我還是覺得L4就足敷需求了
至於有人願意選擇花較多的油錢及後續保修來換取更優的引擎寧靜度,那端看每個人的價值觀

我那時有說過全部改V6了?????我從頭到尾 只說:舊的可以用 只待更好出現 我那時有說過全部改V6了?????我從頭到尾 只說:舊的可以用 只待更好出現

aknakn wrote:
有 但是只在油耗上 沒其他問題 除非有新材料/新材質可以取代

如上回應

aknakn wrote:
那時台灣經濟在起飛前/中期 左右 油錢又低 因為裕隆快要倒了CEFIRO引進熱賣 反而帶動 其它車廠價錢降低/配備升級 對消費者利大於害

你哪隻眼睛看到其它車廠價錢降低???
還是你認為CAMRY由進口轉為國產化,那也算是價格降低了?
aknakn wrote:
如我回答 我會跟大家說 現在的(CP值)說法只對一半 只對車商有利 /去想一下 另一半才是對消費者有利 但是 我想另一半的說法 大家都懂 會做得很少 不過 至少 我也提醒過 就好

所以你還是沒有把後續保修負擔給算進來啊
看吧
你又繼續跳到之前了,只看車子配備新舊來評定對消費者有利與否
對一個只要求都會代步車的消費者而言
花相對比較多的保養維修也可以算在有利的因素裡面嗎?



aknakn wrote:
(不單年份還有開發到實作到成熟)

那你還真行
大陸的VIOS新引擎你如何確定開發到實作已經成熟???

同理
之前也舉過VAG的DSG,這在歐洲市場也已經算是成熟的商品了
怎麼到台灣來又水土不服了?

你真行耶,什麼產品行,什麼產品不行你都能事先就知道了
你家的CVT耐用度,你真的那麼有信心嗎?
保修資訊外面有在流通嗎? 萬一過保後突然怎麼了,或是遇到合理範圍的損耗時
你知道要花多少預算嗎? 你應該都沒啥概念吧


aknakn wrote:
我那時有說過全部改V6了?????我從頭到尾 只說:舊的可以用 只待更好出現

V6對照當時的L4
不就是更好的出現了嗎?
你知不知道你的觀念已經開始打結了
我都是用你的觀念來舉例給你聽的,你沒感覺怪怪的嗎


raven77 wrote:
胡說八道。本來70萬...(恕刪)


民國70年 台灣經濟開始起飛 (前期)

民國80年 台灣經濟開始進入成熟(中期)

民國90年初 台灣經濟開始進入下降(後期)

一度裕隆自力開發的新車「飛羚」,還被國內媒體諷刺為「Failing」(失敗)。這使得裕隆從八十二年至八十四年連續三年虧損,將其推落谷底。
  然而經歷三年的虧損,新定位帶來新技術、新組織及新通路,老化的帝國注入新生命,由少主嚴凱泰領軍的裕隆反敗為勝了!八十五年首度盈餘十五億,到了八十六年稅前盈餘更達到五十五億,那年年終,三義山區依舊濕寒陰雨,卻掩不住嚴凱泰作出浴火重生的宣示:「以前的種種努力證明,沒有扶不起的裕隆,我們會讓員工以穿裕隆的制服為榮!」

中期時 油價 27以左右 (被政府壓)

民國90年95-100年之間 台灣經濟開始進入下降期(後期)

同時油價開始起飛(政府放手)

本來70萬以下的2.0市場,硬是被N廠用小而無當的2.0V6和多餘的配備拱到80幾萬,買的人也衰,後來油價一路漲,二手價就一直跌,你憑良心真的覺得這就是所有消費者要的嗎?

請問 你有去 CEFFOR 的車友會 問過OR查過 有多少人罵爛?
aknakn wrote:
請問 你有去 CEFFOR 的車友會 問過OR查過 有多少人罵爛?

這不用查吧
二手車價已經給了答案了
若是產品本質好,原車主就不會想用比同級車還低的價格賣掉它
若是產品本質好,新車主就會願意用比同級車更高一點的價格接手它
這是最實際的想法
無關爛不爛,只關大家認為它的價值在哪
aknakn wrote:
民國70年 台灣經濟開始起飛 (前期)

民國80年 台灣經濟開始進入成熟(中期)

民國90年初 台灣經濟開始進入下降(後期)

一度裕隆自力開發的新車「飛羚」,還被國內媒體諷刺為「Failing」(失敗)。這使得裕隆從八十二年至八十四年連續三年虧損,將其推落谷底。
  然而經歷三年的虧損,新定位帶來新技術、新組織及新通路,老化的帝國注入新生命,由少主嚴凱泰領軍的裕隆反敗為勝了!八十五年首度盈餘十五億,到了八十六年稅前盈餘更達到五十五億,那年年終,三義山區依舊濕寒陰雨,卻掩不住嚴凱泰作出浴火重生的宣示:「以前的種種努力證明,沒有扶不起的裕隆,我們會讓員工以穿裕隆的制服為榮!」

中期時 油價 27以左右 (被政府壓)

民國90年95-100年之間 台灣經濟開始進入下降期(後期)

同時油價開始起飛(政府放手)
本來70萬以下的2.0市場,硬是被N廠用小而無當的2.0V6和多餘的配備拱到80幾萬,買的人也衰,後來油價一路漲,二手價就一直跌,你憑良心真的覺得這就是所有消費者要的嗎?

請問 你有去 CEFFOR 的車友會 問過OR查過 有多少人罵爛?


Cefiro的上市帶來甚麼配備增加車價降低百分之百是你瞎掰的,這跟有沒有問過Cefiro車主又有甚麼關係,那你又問過多少Vios車主覺得現在的引擎變速箱很爛的,沒問過的話你又在砲啥?

我不會期待任何人批評自己車爛,但是Cefiro油耗不佳是事實,日產不要說2.0,2.3都不敢推V6也是事實,這場失敗的新試驗卻讓車商賺飽了,請問消費者得到甚麼,V6的爽嗎,怎麼個爽法說說看?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