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絕不自刪】【6/27更新】台規RAV4保桿內的秘密之-----最後一塊拼圖

Cloudy Shiau wrote:
成立T-NCAP養...(恕刪)


叫立法院把台灣車型認證法規全部跟歐盟同步,大家直接參考NCAP 不是更爽、更有公信力?

台灣政府花好幾億搞了車規實驗室ARTC、驗證報告公信力全世界車廠都相信,連這種全世界不到十家的"車廠指定驗證實驗室"都還被說三道四,幹嘛再搞啥T-NCAP,到時候又一堆人講東講西。

何必浪費錢,叫立法院法規直接改歐盟同步,以後大家直接看NCAP比較實在。

BBdog3388 wrote:
叫立法院把台灣車型...(恕刪)

你會不懂ARTC現在做的測試和NCAP有何不同?
你拿ARTC執行的無法公布細節的法規測試在和T-NCAP比啥??
目前需求是什麼?
是台灣沒有任何[公開]的汽車相對安全資訊
你可提出除T-NCAP以外任何其他替代方案嗎?

就算台灣法規和歐盟完全同步有啥用處?
法規碰撞細部資訊還是不得公開呀
法規同步還是不能參考Euro-NCAP呀
因為Euro-NCAP和歐盟法碰撞的標準和過程不同,目的更不同!

Cloudy Shiau wrote:
你會不懂ARTC現...(恕刪)


驗證很貴至少上千萬絕對跑不了。只要台歐法規一致、車廠為了省錢一定會用歐規同車型(不只是同車款,而是車型完全一樣)的驗證報告直接申驗。不會找自己麻煩搞台規車還要花大錢改車又要重新送測(聽過5萬公里耐久測試嗎?測試可不只碰撞測試而已)。

只要是法規同型車,因為整車結構重要零件都完全相同,NCAP 的實驗報告就可直接參考。當然歐盟法規也沒規定氣囊數,但只要車身安全結構重要零件一模一樣,氣囊這些外加安全配備在買車時選跟NCAP選測車完全一樣的,就是科學上經驗證完全一樣的 NCAP 車款,台灣消費者就再也不會被呼攏。不過法規跟歐盟同步,台裝車應該是會絕跡,因為沒得 cost down 了!

搞清楚了嗎?不過歐盟法規一致的事跟 T-NCAP 一樣都不會成真。 因為我們這樣的小老百姓沒那屁股被邀參加"公聽會",這種嚴重不利產業大佬口袋的事,就像加個"後撞審驗"一樣、早在上公聽會之前就會被搓掉!

scott wrote:
是呀..這麼便宜還...(恕刪)


所以說你們都不是作老板的料。

1000萬台 * 2000就好 = 200E

BBdog3388 wrote:
驗證很貴至少上千萬...(恕刪)

我再請問你一次:
請問你懂不懂法規上車型認證和NCAP新車評介的差異??
你一直在法規車型認證上打轉
而且一直想把法規碰撞和NCAP攪和在一起
但是明明二種測試目的不一樣呀
車型認證如果要千萬那是要做太多項目
NCAP可沒那麼多項目好做
你看NCAP評分項目就知道

你自己在前幾頁也很清楚告訴大家為何大家看不到ARTC的測試結果
因為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法規碰撞或測試會公開細節
因為那是用來給政府單位[核准上市]用的
NCAP新車評介是用來提供[公開]的汽車相對安全性資訊
以供民眾購車參考

因為上市車輛已做過法規認證
所以往往NCAP的標準甚至測試過程會更加嚴苛以比較出差異
像正面撞擊或側面撞擊的時速
NCAP測試時速就都高於在做車型認證的碰撞
你哪有可能拿法規碰撞的結果來推估NCAP的結果?
如果二種測試可以這樣推估
那歐美甚至中國日本這些有NCAP的國家都是白癡再多做NCAP嗎??
法規碰撞不管怎樣改
只要不公布就無法滿足希望得到[公開]相對安全性資訊的目的

車型認證的法規碰撞只是看看你考試有沒有及格60分
需不需要重修
NCAP是在這些及格的裡面
重新考一次較難的
來比較誰考的分數較高,誰比較低
Cloudy Shiau wrote:
我再請問你一次:請...(恕刪)


歐盟英文官方資料有很清楚說明,Type approval 跟 NCAP 各自的功能、也有說明這兩者的功能/目標是如何連接。建議先你去看一下歐盟為什麼在"法律車型認證"外又建立"NCAP"來利用兩者的聯接,讓歐洲車輛更安全。搞清楚後、才能了解什麼才是一台歐盟認為安全的車。

別老愛問別人。先問下你自己、"歐盟 ECE等"及NCAP官方基本資料,你看過了嗎? 先去看過好好搞清楚細節、再跟大家說明一下,Type approval 跟 NCAP 在車安上各自的功能重點及連接、證明一下自己真的搞清楚了再來討論吧!

你上面的PO文、歐盟官方公開資料有很詳細的答案。建議你先去看一下!





BBdog3388 wrote:
歐盟英文官方資料有...(恕刪)

我是不懂啦
那不知道你能開示一下我說的哪裡有問題?

Cloudy Shiau wrote:
我是不懂啦
那不知道你能開示一下我說的哪裡有問題?


黑光 wrote:
...(恕刪)

哈!
因為我英文夠不好看過了也不知道差在哪裡?
所以才需要[開示]

一個會建議別人去查資料的人應該自己很了解
但我是很難理解
一個如果很清楚type approval和NCAP的人
會認為當台灣type approval 都完全遵照歐盟ECE後
就可以拿Euro-NCAP來做參考!

這種只有一個情況有辦法成立
那就是台灣所有販售車輛都是歐洲進口車
國產車、日規進口車、美規進口車都不能存在
而且台灣還要遷就歐洲市場的買車習慣
因為Euro-NCAP是不做銷售較低的車輛
台灣賣得好但歐洲賣不好的你也沒得參考
那這樣的參考和現在有何差異??

如果國內業界或相關單位的[專家]會有這樣的想法
那就不難理解台灣汽車產業為何現況如此
應該是誤會吧
剛在現代汽車版看到類似的文章
韓國人這樣搞不意外
但toyota應該不至於這樣做吧
等樓主交車澄清
loveeva30115 wrote:
此文章同步發布於RAV4.tw】
【本人絕不自刪此文】
各位大大好
這兩天看到RAV4的IIHS新項目成績時,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樣都軟掉了,甚至有種被騙的感覺
如果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可以看這篇-->IIHS的逆襲...RAV4 冏了
簡單來說
TOYOTA為了在美國IIHS的駕駛座小面積偏位撞擊成績,從2013年的Poor改善成Good
而在駕駛座加了一塊擋塊來加強(也就是我主題所指的拼圖);
不過IIHS前幾天突襲針對副駕駛座進行同樣的項目測試,沒有加強過的副駕駛座經測試後的成績,重回了2013年駕駛座的Poor。
不過事情就如此單純嗎?同樣使用田原工廠生產的RAV4的我們,緊急狀況下選擇撞駕駛座就好了嗎....???
事情恐怕沒這麼單純...
接下來我在Facebook的4.5代RAV4專屬社團看到此篇報導相關討論下的一張照片(張貼的網友懷疑台規根本連駕駛座側都沒裝),循線在RAV4家族找到下列圖片
這時看到的畫面對於下星期交車的我來說更是晴天霹靂:
此照片未取得當事人授權,因而刪除

所以我說那個擋塊呢?
所以我說那個擋塊呢??
所以我說那個擋塊呢???
.......抱歉,我小X家上身了。
不過我基於破釜沉舟的精神,鍥而不捨的找找找,希望能把這塊拼圖找出來
於是憑著我不是很爛的英文,過了不久就讓我找到了
2016年式美規前保桿及周邊零件爆炸圖:
由此圖和此文章第一張圖比較相對應位置可得知,此擋塊應為圖片裡料號為52140的零件
(另有2015年式美規爆炸圖,同樣有此零件)
料號敘述為"BRACKET ASSY, FRONT BUMPER SIDE MOUNTING,LH"。
(注意僅有LH左側,並無右側RH)
再來,將焦點轉移到國際版隨意等級,可以發現美規料號52140的零件消失了:
檢視保桿相關料號一覽,並無52140此料號:
綜合以上資訊,我相信料號"52140-42010"就是那塊拼圖。
但我還是很懷疑,雖然美規和國際版在前內鐵周邊的零件料號都一樣
但小面積偏位撞擊測試成績真的能因為這塊擋塊而逆轉嗎?不是因為美規還有其他部分加強?
真的能單純加裝嗎?
這之後就交由大家討論囉~~
==========6/27更新線==========
各位網友大家好
昨天閒著沒事幹,又去找了車體結構和鈑件相關的料號。
根據我的觀察,只有內龜板等等少部份零件有獨立出現台灣專屬規格(TAIWAN SPEC),其他零件還有分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專屬規格
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和搭載盲點偵測系統車款零件共用,所以應該沒有剛性差別的疑慮。
其餘主要結構類和鈑件代號,在各編號的車款都是共用的(例:標示為ZSA4#.ASA4#開頭車款用,這兩個代碼車款差別在動力配置)
且各車款開頭編號,到各地的車款和歐規是相同的
重點在於台灣搭載3ZRFE的ZSA42L,主要結構鈑件都和歐規(標示EUR)的ALA32L.ZSA44L等共用
有趣的是,車側鈑件部分居然也有改款前後的差異(可見於適用車款的生產日期)
口說無憑,不過我也懶得一個一個截圖了XD
小弟在此貼上連結
大家可以一項一項點進去看
http://japancars.ru/index.php?route=catalog/toyota&area=GR&cat=662340&mdf_id=25608
在這部分我選擇的車款代號,是和台灣配置最相符的ZSA42L開頭、適用國家標示為"GEN"(General)的車款
其中沒看到台灣專屬的車款代碼(有看到RUS俄羅斯.SA南非.ARL不知道什麼國家),因此選擇GEN.
不過實際進來台灣的車型代碼,就要等下禮拜我的車子交車之後以VIN碼查詢才能知道是否相符囉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