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bZ4X 價格大跳水

台灣人就是貝戈戈

外國人要賺台灣人的錢
日本人要賺台灣人的錢

台灣人更要騙台灣人的錢
你看華碩/宏達電/垃圾俊


他們號稱國產品牌 結果賣給台灣人的價錢 都比國外賣還貴耶
所以我從來不支持國貨 我寧願買進口的 至少品質好上很多
若是Toyota bZ4X 像Altis一樣在台生產....賣個百萬左右....會不會在台市佔大增?
redwarf wrote:
電池不需要生產?
電池的7年~10年的壽命和回收不用算入社會和環境成本?

電動車一個電池效期是7-10年才有所謂你的生產、回收的額外社會和環境成本
氫氣車是每次加氣,就會多那一串"生產、運輸、儲放"的額外社會和環境成本

今天一個油車區域要開始導入氫汽車
要先蓋產氣站 再蓋加氣站
然後規劃產氣站到加氣站之間的定期運輸
以上全都是全新
就問台北市 加氣站 能放哪邊?
能如電車直接放停車場?

redwarf wrote
電車最大的瓶頸只有在電池?
才不是的咧,最大問題充電時間和國家電網的支援。

一台車快充沒啥感覺,要是一個區塊同時跑入1000台的車來快充,
在台灣這種弱不經風的電網情況下就等著看好戲吧。
大陸玩的起來主要還是他們近二十來年的基礎建設的進步,再加上電網的本夠厚。

呵呵
原來台電在某區增設了1000台電動車充電設備
同時1000台開始充電該區就會可以看好戲?

真有趣

充電自行接的超過負荷自己家跳
充電透過台電申請的早就算好電網負載了

難不成大陸也是一口氣某一區域直接蓋個成千上萬的充電樁?
你自己都說大陸也蓋了20年,到台灣就要瞬間更新?
這不是自打嘴巴?
民主外送:接受假民主、特色管理、利益輾人民。
Iamghost1113 wrote:
呵呵
原來台電在某區增設了1000台電動車充電設備
同時1000台開始充電該區就會可以看好戲?

真有趣

充電自行接的超過負荷自己家跳
充電透過台電申請的早就算好電網負載了

難不成大陸也是一口氣某一區域直接蓋個成千上萬的充電樁?
你自己都說大陸也蓋了20年,到台灣就要瞬間更新?
這不是自打嘴巴?


你把台灣的用電規劃想像的太美好了

真的

台灣的規劃存在很大的問題
第一段的部份:
電池的社會成 & 環境本並不你想像的7~ 10年才會發生一次。
而是會不停的產生,因為不是只有一台電車在路上跑,是每天每年都會有新電池的需求。
氫燃料的生產建構反而是比較長久性 (前提是他要被發明出來)

另外談到運輸的問題,電能的運輸是更麻煩的。
氫燃料是物質、可保存可借由交通工具或是運輸手段來處理物質從工廠到供應點
但,電能就不是這樣了,他是能量!!
要保存就要轉換成化能或是有科學已經透析了E=MC^2把能量轉成物質
現階段看來除了電纜繩傳送外,並沒有其他方式做遠距離輸送電能

第二段的部份:
要佈充電站之前要考慮的東西可多了、絕對不是你說的充電超過就自家跳電而已。
活生生的例子不就發生在幾年前的台灣南部大跳電,把全台灣的電網拖下來?!
在一個區塊加幾支快充,可能做一下初步評估就ok。
你申請加個100隻150kW的看看,那個區塊的電力設備、電纜都要全部大更新了
這些不是成本? 忘了說當Watt數高到一個程度的設備的費用可不是等差加上去的,是直接用跳的!
想省錢? 那就多規劃一些空間來設置設備吧。
更別說台灣現在連電都缺,
慘一些的話還要再多蓋幾間"乾淨煤"的來燒或是多燒一些天然氣來增加空氣中的CO2

大陸就是有地、有空間。
多蓋幾間核電廠也不會有人在那邊囉嗦。(叫的人應該都被消失了吧)

電車在台灣不是不可行,至少比氫燃車更有機會。
只是比照對岸的現況,我們至少輸他們超過10年以上的基礎建設。

Iamghost1113 wrote:

電動車一個電池效期是7-10年才有所謂你的生產、回收的額外社會和環境成本
氫氣車是每次加氣,就會多那一串"生產、運輸、儲放"的額外社會和環境成本

今天一個油車區域要開始導入氫汽車
要先蓋產氣站 再蓋加氣站
然後規劃產氣站到加氣站之間的定期運輸
以上全都是全新
就問台北市 加氣站 能放哪邊?
能如電車直接放停車場?


呵呵
原來台電在某區增設了1000台電動車充電設備
同時1000台開始充電該區就會可以看好戲?

真有趣

充電自行接的超過負荷自己家跳
充電透過台電申請的早就算好電網負載了

難不成大陸也是一口氣某一區域直接蓋個成千上萬的充電樁?
你自己都說大陸也蓋了20年,到台灣就要瞬間更新?
這不是自打嘴巴?





altezzaclio

殺瘋了.

2023-03-11 22:42
Jenny101
Jenny101 樓主

真的是殺紅眼了

2023-03-12 12:40
小股9 wrote:
供需決定市場價格,大陸內需出問題

新能源汽車股集體上演暴跌行情,比亞迪、理想汽車跌近8%

【汽車減價戰】內地車企發動割喉減價戰,一眾車股重挫

最高狂降10万!超30个品牌宣布!

全面潰敗,國產新能源汽車怎麼了?

血流成河,却才刚刚开始

大陸電動車淘汰賽開始,淘汰不良的廠牌沒甚麼不好的
短期市場飽和,也就是"會買"現有科技的電動車的人趨於飽和
等待電池新科技可帶領市場進入另一個躍進
美國並沒有封鎖大陸電動車的發展
watson0106 wrote:
大陸電動車淘汰賽開始...(恕刪)

大陸的電動車確實性價比超高
且大多配有高通8155的中控螢幕
沒有8155運行起來就是比較卡,也容易死機
台灣如果要配高通處理器的電動車,恐怕只有賓士的才有
撇開大家都知曉的比亞迪不說
中國國產的還有小鵬,蔚來,理想,極氪,零跑...等廠家的電動車
內裝和配置都不會輸給特斯拉
怪不得日系、歐系車總是缺晶片
因為大陸的電動車已經把好的晶片給掃光了
豐田章男為什麼卸任
豐田也很怕自己成為下一個柯達 諾基亞

日本花了很大的功夫研究氫能源的配套及運用
但氫能源的製造是很花能源跟費用
日本的算盤是
各國花錢製造氫能源
但運用技術我一家獨大
可讓我日本車持續站在領先地位
無奈 中國大陸 歐洲 美國 都不玩氫能源
都玩電動車
日本頭都洗一半了
放棄不甘心
一條道走到底又怕一敗塗地

不過
這些都是大國的博奕
他國的事務
台灣的汽車都是特供的
比別國的車都好
賣得貴
才配得起台灣人的身價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